蘇幕遮
乍薰香,還對鏡。提起相思,好夢偏無準。門外垂楊風力嫩。吹上眉端,化作懨懨病。
綠緣階,紅滿徑。敢怨飄零,儂與花同命。芳草天涯煙路認。一半春愁,一半離人恨。
乍薰香,還對鏡。提起相思,好夢偏無準。門外垂楊風力嫩。吹上眉端,化作懨懨病。
綠緣階,紅滿徑。敢怨飄零,儂與花同命。芳草天涯煙路認。一半春愁,一半離人恨。
剛剛點燃熏香,又對著鏡子梳妝。相思之情涌起,可美好的夢境卻難以捉摸。門外柔弱的春風吹動著垂楊。這愁緒吹上眉梢,讓我懨懨成病。綠色爬滿臺階,紅色落滿小徑。怎敢埋怨花朵飄零,我和花命運相同。望著天涯芳草,辨認著煙霧中的道路。一半是春愁,一半是離別的怨恨。
乍:剛剛。
薰香:點燃香料。
無準:難以捉摸。
風力嫩:指春風輕柔。
懨懨:精神萎靡的樣子。
敢:怎敢。
儂:我。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作者在春日看到落花、垂楊等景象,聯想到女子的相思離別之苦而創作,可能反映當時社會中女子在情感上的無奈與哀怨。
這首詞主旨是寫女子的相思愁怨。其特點是情感細膩,借景抒情手法運用嫻熟。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婉約詞的風格特色,展現了詞人對女子心理的細膩刻畫。
河頭時有浣衣人
處處春流漾白蘋
橋下輕舟來往疾
南經娛老北蹲賓
翠鎪片玉,黃唾靈芬,秋信江浦。等是林亭,倚到涼煙薄暮。不分伴孤吟,尚留得、凄蛩倦羽。絡玲瓏寄向萬里,袖熏味卻辛苦。
更縹緲、蓬山何處。娥影高寒,國香無主。老質不眠,起粟肌消誰誤。剪剪紫羅裳,算同瘦、瑤階宿露。弄金風,又如墨、冪云篩雨。
觸目不會道,運足焉知步。
倒腹傾腸,翻成露布。
石田頂戴諸人,爭敢絲毫錯誤。
卻憶王老師,不打這破鼓。
東風吹斗柄,
暖律變嚴凝。
草色迷殘燒,
溪流帶斷冰。
兒書春日榜,
女剪上元燈。
莫笑蒲龕睡,
山翁怯歲增。
沿山一棹婺溪行,
山色蒼蒼溪水清。
擬到黃州說風景,
小茅篷底浪花聲。
騮馬連錢映錦袍,平生氣壓五陵豪。探丸未了封侯事,直取單于血釁刀。
金釵十二列蛾眉,臨別牽衣控玉羈。越女吳姬都選遍,更將佳麗覓燕支。
美如冠玉似陳平,斗罷雞場塞外行。百戰功勛酬圣主,十年貧苦笑書生。
去歲不作瘧,今年乃病溫。初無一床臥,但有小舟蹲。未怕黃州鬼,唯憂楚國魂。明朝強撐拄,搖兀到吳門。
所見與所聞,豪華同賤貧。寒時端有獨,溫處乃能均。幸止藥餌費,深知天地仁。流行代斯有,不必嫁諸鄰。
朝溯濁水頭,暮沿濁水流。
濁水洶涌無今古,導源乃自觸口之山湫。
就中引水筑堤閘,下溉萬頃良田疇。
百年樂利生玩愒,農病乃始為官憂。
磺溪有司古遺愛,關心民瘼西門儔。
昨日發書徵父老,欲以輿論參民謀。
愧予南畝一袯襫,時從父老講鋤耰。
曾聞晚禾重節候,耕種不得逾清秋。
愿藉堤防出眾力,速興水利祛民愁。
穰穰禾黍慰私祝,高歌同詠滿車篝。
大雅何寥廓,
宗工慶有歸。
虞廷賡喜起,
仙苑借清輝。
西興山色隔江招。眉翠妒春嬌。滿地流花,一奩碎月,江國女兒潮。
年時嫩約湔裙侶,多在段家橋。倦里笙歌,閒邊鐙火,總是可憐宵。
夫容和淚送流霞。莫浣越溪紗。水色簾衣,粉香窗扇,知醉那人家。
酒香紅被東風影,吹夢又天涯。一夜春潮,四山殘雪,狼藉枕邊花。
扁舟訪奇書,夜月南湖宿。主人開東軒,磊落三萬軸。
別庋加收藏,前賢矜手錄。北堂學士鈔,南宋遺民牘。
言過富春渚,登望文山哭。子陵留高臺,西面滄江綠。
婦翁為神仙,天子共游學。攜家就赤城,高舉凌黃鵠。
尚笑君房癡,寧甘子云辱。七里溪光清,千仞松風謖。
廬陵赴急難,幕府從羈仆。運去須武侯,君存即文叔。
臣心誓勿諼,漢祚憂難復。昆陽大雨風,虎豹如猬縮。
詭譎滹沱冰,倉卒蕪亭粥。所以恢黃圖,無乃資赤伏。
即今錢塘潮,莫救崖山麓。空坑戰士盡,柴市孤臣戮。
一死之靡它,百身其奚贖。龔生夭天年,翟公湛家族。
會稽處士星,求死得亦足。安能期故人,共臥容加腹。
巢許而蕭曹,遭遇全高躅。文山竟以殉,趙社終為屋。
海上悲田橫,國中痛王蠋。門人《蒿里》歌,故吏《平陵》曲。
彼存君臣義,此制朋友服。相國誠知人,舉事何顛蹙。
丈夫失時命,無以辭碌碌。看君書一編,俾我愁千斛。
禹績荒煙霞,越臺走麋鹿。不圖疊山傳,再向嚴灘續。
配食從方干,豐碑繼梅福。主人更命酒,哀吟同擊筑。
四坐皆涕零,霜風激群木。嗟乎誠義士,已矣不忍讀。
懸車束馬太行道,
取魯并齊七十城。
今日朝恩俱臥閤,
故人應得老人情。
不須桃李斗夭斜,
底事芙蕖飐晚霞。
最是野田芳草畔,
一枝閑澹女郎花。
踏白霜明夜,牽黃木葉秋。
斕斑文未豹,觳?炙先牛。
壓玉開三面,蒸酥讓一頭。
酒邊纖手削,醉倒老浮丘。
喜聽枝頭靈鵲語。指點蓬萊,此去無多路。牛女由來相憶苦。佳期空為銀潢阻。
頓足低昂揚袖舞。拔幟歌壇,試琢驚人句。霞彩連天天已曙。掣鯨身手傾城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