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八堡圳水源感作
朝溯濁水頭,暮沿濁水流。
濁水洶涌無今古,導源乃自觸口之山湫。
就中引水筑堤閘,下溉萬頃良田疇。
百年樂利生玩愒,農病乃始為官憂。
磺溪有司古遺愛,關心民瘼西門儔。
昨日發書徵父老,欲以輿論參民謀。
愧予南畝一袯襫,時從父老講鋤耰。
曾聞晚禾重節候,耕種不得逾清秋。
愿藉堤防出眾力,速興水利祛民愁。
穰穰禾黍慰私祝,高歌同詠滿車篝。
朝溯濁水頭,暮沿濁水流。
濁水洶涌無今古,導源乃自觸口之山湫。
就中引水筑堤閘,下溉萬頃良田疇。
百年樂利生玩愒,農病乃始為官憂。
磺溪有司古遺愛,關心民瘼西門儔。
昨日發書徵父老,欲以輿論參民謀。
愧予南畝一袯襫,時從父老講鋤耰。
曾聞晚禾重節候,耕種不得逾清秋。
愿藉堤防出眾力,速興水利祛民愁。
穰穰禾黍慰私祝,高歌同詠滿車篝。
清晨逆流而上探尋渾濁的水源,傍晚沿著渾濁的水流而行。渾濁的水流洶涌不息,古今不變,它的源頭來自觸口山的水潭。在這里引水修建堤壩水閘,向下灌溉萬傾肥沃的農田。百年的安樂生活讓人懈怠,當農業出現問題時才開始讓官員擔憂。磺溪的官員繼承了古代仁政傳統,關心百姓疾苦如同西門豹一樣。昨天發文書召集父老,想要通過民眾意見來參與民生規劃。我只是個在南邊田地勞作的農夫,時常和父老討論耕作之事。曾聽說晚稻重視節氣,耕種不能超過清秋時節。希望借助修建堤防的眾人之力,盡快興修水利消除百姓憂慮。豐收的莊稼能慰藉我的心愿,大家一起高唱豐收的歌謠。
八堡圳:清代臺灣重要水利工程,灌溉彰化地區農田。
湫(qiū):水潭。
玩愒(wán kài):懈怠,疏忽。
民瘼(mò):百姓的疾苦。
西門儔(chóu):指像西門豹一樣的官員。西門豹為戰國時期治鄴能臣,以興修水利著稱。
袯襫(bó shì):蓑衣,此處代指農夫。
鋤耰(chú yōu):耕作農具,代指農事。
穰穰(ráng ráng):莊稼豐盛的樣子。
車篝(gōu):裝谷物的竹籠,此處代指豐收景象。
八堡圳是清代臺灣重要的農業水利設施,關系一方民生。此詩或作于作者考察水源、參與水利規劃之時,反映清代臺灣重視水利建設、官員與民眾共商農事的社會背景,體現作者對地方民生的關切。
詩歌圍繞八堡圳水源展開,既寫水利對農田的滋養,也述官員與百姓共商水利的舉措,最終寄望興修水利以解民憂、促豐收。全詩緊扣民生主題,語言樸實,具有鮮明的現實關懷。
生平俱異縣,相與忽同矛。
鈍質鉛逢錯,蕪心草賴耰。
每思難話別,卻恨莫同游。
到日應殘臘,來時卻順流。
高才日千里,再見愈難侔。
平生苦欲住山間,每恨家居不傍山。
游倦忽來參宥密,公馀卻得對孱顏。
援琴萬壑自同響,緩步一丘猶可攀。
信美終非吾久處,乞身惟待老鄉關。
白舫青門楊柳絲,湖中公事出偏遲。婆娑手板桓公府,應笑藍田晚更癡。
蕭蕭寒雨濕歸航,片語離尊味更長。此別應須不惆悵,衛郎無病到膏肓。
古甃千齡在,寒泉味最醇。
桃花秋水湔春衣,舊日蘭亭到亦稀。
斷岸羽觴晴日暖,遠山橫笛暮云飛。
沙棠舟落江鷗起,玳瑁梁空澥燕歸。
尚有采蘩思未足,不堪月色上羅幃。
慢把鴨鋤放。小樓頭、綠陰濃遍,倚欄悵望。一縷情絲煙共化,春水此情難量。都付與、啼鵑怊悵。不信東皇情最重,五更風、竟把花魂葬。空剩得,彩幡蕩。
前生本在蓬萊上。返瑤池、回頭俯視,人間景況。雨妒風欺歸亦好,塵世本來多恙。休苦戀、朱門蓬巷。后果前因難細問,意迷離、且醉青紗帳。任花底,金鈴響。
當戶南山特送青,薰風披拂到閒庭。
龍門分薄書仍讀,螢案情濃酒未醒。
燕語梁間憐舊壘,鷗飛水面戲新萍。
日長不管尋常事,獨倚南窗聽午鈴。
六月中興洗甲兵,金陵王氣復升平。
豈知困獸猶能斗,尚有群蛙亂跳鳴。
一面意開逋寇網,三邊不筑受降城。
細民堅壁知何益,翹首同瞻大帥旌。
舊國烽煙里,新亭涕淚中。
山河猶失色,未敢厭兵戎。
且莫悲商老,應須問塞翁。
誰將戢羽翼,一舉會高風。
漓水橋西列炬香,少城樓下變燈忙。
兒嬉萬里客程遠,老懶一龕春夢長。
三顧頻煩下草廬,艱危偏許共馳驅。
益州險沃稱天府,終始成都是漢都。
吳蜀山川一水通,荊襄偏據地圖雄。
云長千載英魂在,江左誰令數阿蒙。
季直堂堂貌城府,而我相視皆嬰兒。
嬰兒不相遇,啼笑誰能知?
要爾于途告爾慎,人生得罪非所期。
金陵自古帝王城,此去仙帆幾日程。
鳷鵲觀前秋水綠,鳳凰臺上晚風清。
身歸省署新承寵,道在河汾舊著名。
惜別天涯驚歲暮,隴云江樹總含情。
大江東下鄂州城,千里頻煩遠寄聲。壯志每憐人易老,異鄉猶喜月同明。云萍半世偶相遇,膠漆十年無此情。聞道歸來黃鶴語,五湖曾許白鷗盟。
春風艤棹楚王城,曾向蕭齋聽雨聲。臨水忽驚頭并白,看山誤喜眼猶明。愁來無復軒裳夢,老去難忘兒女情。最憶故園春事動,石田茅屋要尋盟。
江陵雖未慣,已作一年留。
料得到錦里,剩須談橘洲。
楓櫧夾堤岸,荷芰匝城溝。
南入湖湘櫓,北通襄漢舟。
逢人問風土,說與話難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