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介溪聯句
長安東陌復西城,
十載并州客舍情。
寄跡不妨旋馬地,
歸心如負狎鷗盟。
遙山晴送城頭色,
好鳥時聞禁里聲。
金馬由來方朔隱,
日長門巷似冰清。
長安東陌復西城,
十載并州客舍情。
寄跡不妨旋馬地,
歸心如負狎鷗盟。
遙山晴送城頭色,
好鳥時聞禁里聲。
金馬由來方朔隱,
日長門巷似冰清。
在長安的東市西陌間往返,十年客居并州,滿是客舍中的情誼。寄身之處不妨狹小如僅能旋馬之地,歸鄉之心卻似背負著與鷗鳥親近的舊約。遠眺晴日里遠山送來城頭的暮色,不時聽到禁宮中傳來婉轉的鳥啼。金馬門本是東方朔隱于朝的所在,如今門巷清冷如冰般潔凈。
并州:古州名,治所在今山西太原一帶。
旋馬地:僅能讓馬轉身的狹小之地,形容居處局促。
狎鷗盟:與鷗鳥親近的約定,典出《列子·黃帝》,喻指退隱山林的愿望。
禁里:指宮廷,帝王所居之處。
金馬:金馬門,漢代宮廷門名,學士待詔之處。
方朔隱:東方朔曾為漢武帝侍臣,雖處朝廷卻自視為隱者,后世以“方朔隱”喻指朝隱。
此詩為與介溪(或指明代權臣嚴嵩,號介溪)聯句之作。當為作者客居京城(長安代指京城)期間,與友人唱和所寫。詩中“十載并州”點明長期客居經歷,結合“金馬”“禁里”等詞,推測創作于作者任職朝廷、應酬交游之際,反映了當時文人間以詩會友的雅趣及對個人境遇的感慨。
全詩以客居生活為線,串聯京城見聞與內心思緒,既寫現實居處的局促,又表歸隱的向往;既繪晴山好鳥的明麗,又狀門巷清冷的孤寂。通過典故與景物的交織,展現了文人在仕途與退隱間的微妙心境,語言含蓄而情感真摯,是一首典型的應酬聯句佳作。
秋風拂檻氣蕭森,
兀坐紅窗思轉深。
烏鳥尚然知反哺,
吾生卻愧不如禽。
江南春暖杏花多,拾翠尋芳逐隊過。滿地綠陰鋪徑轉,隔枝黃鳥近人歌。
鳳凰臺上草如煙,兩兩紅妝嬌可憐。笑折桃花翻彩袖,醉攀楊柳落金鈿。
白馬金鞍游冶郎,醉攜紅袖上梅岡。銀鈿金雁春風里,指點江山坐夕陽。
雙飛蛺蝶戀青莎,逐隊流魚泛碧波。共買杏花村里酒,來聽桃葉渡頭歌。
長干寺前花不稀,淺紅深白映山扉。樓頭載酒看花坐,堤上行吟踏月歸。
何處佳人婀娜妝,青山初日炤流黃。輕羅半掩金跳脫,春寺燒香繞畫廊。
臺城東望樹蒼蒼,玄武湖春碧水長。晴雪亂翻飄蛺蝶,錦云如砌宿鴛鴦。
蒼帝祠前開錦席,青玕樹底讀碑文。
深杯自可寬懷土,一飯誰能忘報君。
地遠祇應瞻紫氣,山高贏得望紅云。
朱花瑤草春風媚,對飲何辭落日曛。
連衽成帷迓漢官,
翠樓沽酒滿城歡。
白頭翁媼相扶拜,
垂老從今幾度看。
入林真喜共談玄,不廢傾囊肘后編。
矮竹幽花留藥氣,異香名畫過云煙。
年躋周甲欣孺慕,運際艱屯燭亂先。
獨有腰間古斑駁,時時摩玩見孤騫。
放下簾鉤斗已橫,支頤獨自對寒檠。
焰搖始悟窗風入,光淡方知鏡月明。
與爾同嘗凄切味,可能照出別離情。
燈花結到秋閨里,是否征人計旅程。
渺渺太湖水,遙遙光福山。
梅花一萬樹,窈窕非人間。
思與堯峰叟,扁舟數往還。
煙巒七十二,坐嘯聽潺湲。
服章觀象,山龍是則。
容止蹌蹌,威儀翼翼。
筍輿輕捷繞坡陀,
石竇抽關噴決河。
幸許羊腸成坦履,
不應狹路響風波。
上缺象微變,老陰光尚全。
何曾舊魄減,已與太陽偏。
圓相異前夕,寒芒猶滿天。
嫦娥怨幽獨,惆悵破瓜年。
名花踰嶺至,婀娜自成陰。不分芳春色,猶馀晚歲心。絳分疏翠小,青入嫩紅深。本識仙源種,無妨共入林。
何來武陵色,移植向深閨。葉不迎秋墮,花仍入夏齊。菲菲能拂石,冉冉更成蹊。尚挾風霜氣,流鶯未敢棲。
寂寞誰相問,清齋隔市囂。忽遺芳樹至,應識雅情高。布葉疏疑竹,分花嫩似桃。野人看不厭,常此對村醪。
耳根聞得吳田熟,
客自吳歸乃不然。
中戶無糧支卒歲,
上都有雪瑞來年。
斜陽古柳趙家莊,
負鼓盲翁正作場。
死后是非誰管得,
滿村聽說蔡中郎。
燈影稀疏兩岸樓,市聲已寂睡聲齁。
幾家夢斷三更過,此老心窮八極游。
服氣仙人吾不學,坐禪釋子彼何求。
夜思晝讀諸郎識,俯仰青春鬢忽秋。
因師傳秘頓無爭,
抽卻玄珠一道明。
天樂至今聲不絕,
玄珠果滿赤龍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