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舟游近村舍舟步歸四首 其四
斜陽古柳趙家莊,
負鼓盲翁正作場。
死后是非誰管得,
滿村聽說蔡中郎。
斜陽古柳趙家莊,
負鼓盲翁正作場。
死后是非誰管得,
滿村聽說蔡中郎。
夕陽西下,古柳旁的趙家莊,一個背著鼓的盲眼老翁正在開場說書。人死后的是非功過誰還會在意呢,滿村的人都在聽蔡中郎的故事。
負鼓:背著鼓。
作場:開場表演,這里指說書開場。
蔡中郎:即蔡邕,東漢時期文學家、書法家,這里指有關蔡邕的故事。
此詩創作于南宋時期,陸游晚年蟄居故鄉山陰農村。當時鄉村文化活動中,說書是常見娛樂形式,詩人在鄉村游歷,看到此場景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鄉村生活場景,反映出鄉村文化娛樂情況。其特點是生動寫實,以小見大。在文學史上體現了陸游對生活細致觀察和質樸的創作風格。
歲晚身何托,燈前客未空。
半生憂患里,一夢有無中。
發短愁催白,顏衰酒借紅。
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
八年門第故違離,千里河山費夢思。
淮海風濤真有道,麒麟圖畫豈無時。
今朝有客傳河尹,是處逢人說項斯。
三徑未成心已具,世間惟有白鷗知。
溪遶層巒路遶溪,飛梁相接掛晴霓。
山川王氣今何有,巖谷靈蹤昔未躋。
十里松篁參羽仗,半天樓閣倚云梯。
勝游欲盡無窮目,未到桃源客已迷。
暗雨來何急,寒房客自醒。
驟看燈閃閃,擬對竹青青。
聲到江干盡,風回葉上聽。
更長那得曉,欹側想儀形。
扶日行黃道,乘云上紫微。
憂勞形末命,恭儉見陳衣。
布德刑開網,和戎戢武威。
要知懷惠處,行路涕交揮。
侯門誰預識馮諼,歲晚寧知范叔寒。
傾蓋尚憐吾道在,立談相信古人難。
開懷磊落無城府,握手侵尋出肺肝。
共許異時終此去,滿冠塵土待君彈。
今日中牟令,當年太守孫。
獨能憐此老,肯避席為門。
寒日風濤壯,邊城簿領繁。
平生子曾子,白首得重論。
先生秀句滿天東,二子緣渠再得窮。
詩禮向來堪發冢,孫劉能使不為公。
炎方瘴癘避軒豁,故國山河開始終。
傳語元龍要相識,江湖春動有來鴻。
漸漸烏竿五兩輕,一帆秋色下江濱。
請纓北闕非無意,捧檄南州且為親。
神驥解韁天上足,風鵬搖翮日邊身。
歸途瞇眼塵沙惡,想夢西湖十里春。
諱窮懷祿得辭勞,腰折頭低不復高。
夢幻更堪追鳥跡,去來何有校牛毛。
依違玩世從君好,叱咤生風蓋代豪。
聞說妙年心尚在,忍看花絮受風飄。
早慕浮云恥系匏,泠然風馭起三茅。
青菁可種無閑地,黃鶴歸來失舊巢。
石鼎頗傳驚俗句,醉圖未免取僧嘲。
何須西望長安笑,誰是平生莫逆交。
千里馳詩慰別離,詩來吟詠轉悲思。
靜中取適庸非計,林下相從會有時。
生理只今那得說,交情從昔見于斯。
含毫欲下還休去,懷抱何由得細知。
六月鄞江旱,焦勞刺史憂。
戴星趨洞府,踏月叩龍湫。
引咎青章設,為壇古法修。
山川將爾徧,牲幣豈吾留。
帝意茲回眷,神聰俯應求。
油云潛感召,靈雨忽滂流。
急勢朝翻幕,寒聲暮咽溝。
余波平浦嶼,翠色蔽田疇。
池閣消殘暑,閭閻慶有秋。
邦民無以謝,惟起載途謳。
此身豈復系西東,流浪江湖伴塞鴻。
曲突非圖三爵客,直鉤何羨六鼇翁。
千年陳跡祇今日,萬里故園猶個中。
冗散偶逃人指數,未應吟嘯坐妨公。
闕然車馬不聞音,行路艱危已備更。
求舍問田真得計,臨流據石有余清。
江山滿目開新卷,韋杜諸人得細評。
閑處著身容我老,忙中見記識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