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樓
連衽成帷迓漢官,
翠樓沽酒滿城歡。
白頭翁媼相扶拜,
垂老從今幾度看。
連衽成帷迓漢官,
翠樓沽酒滿城歡。
白頭翁媼相扶拜,
垂老從今幾度看。
人們衣襟相連,像帷幕一樣迎接宋朝的官員,翠樓前人們買酒慶祝,滿城一片歡騰。白發蒼蒼的老翁老婦相互攙扶著下拜,他們到了垂暮之年,不知道這輩子還能見到幾次這樣的場景。
連衽成帷:衣襟相連,像帷幕一樣,形容人多。衽,衣襟;帷,帷幕。
迓(yà):迎接。
沽酒:買酒。
翁媼(ǎo):老翁老婦。
此詩可能創作于南宋時期,當時南宋政權在一定程度上還受到百姓的擁護,當宋朝官員到來時,百姓會熱烈歡迎。詩中體現出百姓對宋朝的期待和對安定生活的渴望。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百姓迎接宋朝官員的熱鬧場景,突出百姓對宋朝的情感。其特點是通過場面描寫和人物刻畫展現情感,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百姓的心理。
滿庭山色半闌花,觴曲交飛古俠家。肝膽易傾除酒畔,弟兄難會最天涯。不教酩酊歸何事,望到茱萸節尚賒。燭暗溝渾都莫慮,近來官道鏟堆沙。
往日陳都諫,謀猷信有馀。初聞哀痛詔,即上治安書。丞相勞相嫉,君王嘆不如。可憐捐七尺,地下奉鑾輿。
我圃黃花晚,君行不下輿。屏居甘寂寞,佳節愧空疏。小待西風急,頻游夏屋渠。開時即重九,那恨子來徐。遲笑秦昭舅,吝譏和長輿。當時雖說貴,退步不為疏。萸實采重嶺,拒霜臨碧渠。梁王門下客,先后有嚴徐。歸去思陶令,安時似子輿。近知園可灌,唯恐菊相疏。酒幸濃如珀,詩令價重渠。看花隨早晚,何必更因徐。菊以黃為正,紛紛祇皂輿。待寒緣耿介,縱老不凋疏。秋凈花如染,時遷水走渠。惟留五字句,能不愧應徐。風流人稍間,涉筆為題輿。今我思黃菊,攜君近綺疏。先秋飄桂子,出水老芙渠。俯仰俱陳跡,聊書歲執徐。西風吹露斝,晴日駕香輿。羨彼根莖茂,憐予齒發疏。功成身老健,重味笑軒渠。甘谷誰能汲,瓶罌走莫徐。
聞說臨濠客,衰年謫宦貧。愛憎多異報,消息定誰真。得失雖由命,才名實累身。平生交契重,東望苦傷神。
結發事篇翰,游心竹素園。一赴公車召,乃自涉煩喧。中復罹世網,邅回守故樊。雌伏十馀載,安能凌風翻。艱危保末路,祗用拙自存。多君謝塵壒,丘壑道彌尊。榮名非所寶,詩書日討論。八十神逾王,操觚累萬言。眷念同聲者,忘年等弟昆。殷勤幾百里,椷寄道寒暄。而我滯行役,難逢笑語溫。豈不慕高義,何日訪衡門。
平生慣山水,見之如等閑。朅來驚老眼,何處無名山。崷崒千峰外,蒼茫一雨間。山神應解事,為我洗孱顏。
何草不黃,何日不行。何人不將,經營四方。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獨為匪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棧之車,行彼周道。
得地江山勝,時當秋氣深。雖從吳越至,何間去來心。日落爾時現,潮生如是音。樓臺面水月,處處足登臨。
卜得云居豈偶然,地藏天作乃神存。有人任了經營事,終日無為對竹軒。
何幸識高賢,同舟豈偶然。暮山長帶雨,秋水遠浮天。歸路征帆外,禪心落葉邊。相期攜手處,遙指鼎湖巔。
曾隨正德年中駕,親見昭陽殿里花。燕趙悲歌何處覓,旅魂飄泊楚天涯。
非智非愚浪著鞭,前程倒指事茫然。臨流一洗巢由耳,獨立斜陽認釣船。
北闕寒云結瞑陰,龍山飛度正森沉。可憐西第歌鐘滿,共把東曹酒盞深。柳絮忽邀詞客賦,椒花應折故園心。宵衣更從鳴珂去,玉樹青蔥指上林。
年年春思花前斂。費盡千紅諂。嬌楊盡道解相思。只是重來忍折折馀枝。臨波獨語堤邊絮。真耐終朝舞。此時聊與路人看。不見東風緊送暮云寒。
壯志今消盡,高懷寄水云。眼中人已矣,天外事空聞。故壘馀啼鳥,孤城但夕曛。徘徊一吟眺,悵念舊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