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女鳳圖
秦臺明月下,照見乘鸞女。
玉簫聲不聞,緘情空復許。
相思何處憶離群,欲報佳期隔綵云。
懷中知有瓊華字,復夜清光獨映君。
秦臺明月下,照見乘鸞女。
玉簫聲不聞,緘情空復許。
相思何處憶離群,欲報佳期隔綵云。
懷中知有瓊華字,復夜清光獨映君。
秦臺的明月之下,照著那乘鸞的女子。再也聽不到她玉簫的聲音,只能空自許下深情。相思之時不知何處能憶起離群的她,想要赴那美好的約會卻隔著五彩云霞。我知道懷中藏著寫有美言的書信,在這又一個夜晚,清冷的月光獨自照著你。
秦臺:傳說中秦穆公為其女弄玉所建之臺。
乘鸞女:指弄玉,她與蕭史乘鸞飛升。
緘情:把感情深藏。
瓊華字:指美好的文字、書信。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詞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有感于弄玉與蕭史的愛情故事,結合自身相思經歷而創作。或許當時詩人與所愛之人分離,無法相見,借古人故事抒發自己的情感。
這首詩以弄玉的傳說為背景,抒發相思之情。其特色在于巧妙運用典故,營造出獨特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著名詩篇,但展現了詩人借古抒懷的創作手法。
莫殢春光花下游。便須準備落花愁。
百年雨打風吹卻,萬事三平二滿休。
將擾擾,付悠悠。此生于世百無憂。
新愁次第相拋舍,要伴春歸天盡頭。
談君十年事,猶是馬相如。
科斗題周記,瓠盧餉漢書。
歸停青雀舫,去問白牛車。
舊好應能憶,朱明有敝廬。
鳳闕龍樓插漢高,清明朝會集英豪。山呼萬歲還丹輾,班蹙千官拜袞袍。紅日光中承御詔,紫霞深處宴蟠桃。醉來自覺沾恩重,盡把新詞付彩毫。
九重漏徹動晨鐘,萬國衣冠正會同。拜舞影搖三殿外,臚傳聲度五云中。御臺賜酒羔羊白,繡袞絢霞宮錦紅。惟有侍臣才思捷,連篇獻賦敵揚雄。
庭燎搖光雙鳳闕,布衣直上九重天。方逢海澨朝宗日,正是番蠻入貢年。萬國謳歌歸圣化,群黎鼓舞樂乾元。草茅賤士觀光處,朝退從容漫著鞭。
丹邱雨里看春回,
密霧濃云撥不開。
怪底寒窗烘曉日,
朱轓親禱梵宮來。
吾州山水奇,往往出殘剩。曹山既著名,何巖復擅勝
遙望山破碎,近即石散迸。嵌綴亭館涼,割剝丘壑勁
繁林戴側廠,修廊蟠曲磴。崖深聞石氣,水清見魚性
澗香渡幽花,巖音孕清磬。洵足騁雅懷,況能逃暑病
當年采山石,頑劣遭排擯。豈知易世后,游屐名山盛
乃知天地間,得失本無定。名理既徹悟,寸心亦明凈
劇飲朋盍簪,陶然盡游興。
原桑飛盡霜空杳。霜夜愁難曉。油燈野店怯黃昏。窮途不減酒杯深。故人心。
羊山古道行人少。也送行人老。一般別語重千金。明年過我小園林。話如今。
潭潭百尺井,汲引鳴飛瀾。
驚回午醉客,一漱齒頰寒。
紅袖傳杯,琵琶度曲,常記共清游。杏子香中,海棠花底,低按小梁州。
十年多少滄桑事,水逝與云流。引鳳臺空,弄簫人遠,回首不勝愁。
平生謝幼輿,寄情在一壑。
豈無治世才,不易閒居樂。
酒醒山月高,松風自回薄。
煮新茶,消夜永。風過花梢,露滴鸚哥醒。斜月窺人穿曲徑。一桁湘簾,波漾銷魂影。
篆煙殘,蓮漏靜。清淺銀河,秋近明如鏡。小擘蘭箋吟未穩。點注霜毫,滿硯流云冷。
粉本勝龍眠,
白描通畫禪。
青娥真耐冷,
著意斗嬋娟。
想像馀杭風景同,披尋猶在畫圖中。
可憐富貴延南宋,猶憶神仙說葛翁。
梵宇云深飛鷲嶺,層樓水面闞龍宮。
憑他寫入丹青筆,輸與詩人體物工。
杳冥巉巖石,蒼茫遠近山。
案書無俗韻,侍女有云鬟。
靜省參三教,動淪閉四關。
閒來偶獨詠,自笑為開顏。
簾捲春風化日長,鼠牙無事到黃堂。月明滄海珠還浦,雨過青山虎渡江。五褲興歌輿頌遍,兩岐吐秀麥花香。我來肩息甘棠下,借得馀陰一夕涼。
四境弦歌處處揚,熙熙千里總春陽。安人每展經綸手,憂國還披鐵石腸。日永蒲鞭空示辱,風清麥隴有馀香。夜來試看城頭月,也得寒微一借光。
暖律吹春恰未稠,寒花對客若為愁。
占豐屢畏含沙蜮,辟惡嚴防侵黍猴。
豈有云帆濟滄海,共誰玉笛按涼州。
跨驢墜策知何日,莽莽煙塵一望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