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覲謝恩詩三首
鳳闕龍樓插漢高,清明朝會集英豪。山呼萬歲還丹輾,班蹙千官拜袞袍。紅日光中承御詔,紫霞深處宴蟠桃。醉來自覺沾恩重,盡把新詞付彩毫。
九重漏徹動晨鐘,萬國衣冠正會同。拜舞影搖三殿外,臚傳聲度五云中。御臺賜酒羔羊白,繡袞絢霞宮錦紅。惟有侍臣才思捷,連篇獻賦敵揚雄。
庭燎搖光雙鳳闕,布衣直上九重天。方逢海澨朝宗日,正是番蠻入貢年。萬國謳歌歸圣化,群黎鼓舞樂乾元。草茅賤士觀光處,朝退從容漫著鞭。
鳳闕龍樓插漢高,清明朝會集英豪。山呼萬歲還丹輾,班蹙千官拜袞袍。紅日光中承御詔,紫霞深處宴蟠桃。醉來自覺沾恩重,盡把新詞付彩毫。
九重漏徹動晨鐘,萬國衣冠正會同。拜舞影搖三殿外,臚傳聲度五云中。御臺賜酒羔羊白,繡袞絢霞宮錦紅。惟有侍臣才思捷,連篇獻賦敵揚雄。
庭燎搖光雙鳳闕,布衣直上九重天。方逢海澨朝宗日,正是番蠻入貢年。萬國謳歌歸圣化,群黎鼓舞樂乾元。草茅賤士觀光處,朝退從容漫著鞭。
其一:宮殿高聳入云,在清明時節(jié)的朝會聚集了眾多英豪。群臣高呼萬歲,然后轉(zhuǎn)身,官員們簇?fù)碇莼实邸T诩t日光中承接皇帝的詔書,在紫霞深處參加蟠桃宴。喝醉后自覺蒙受皇恩深厚,便用彩筆寫下新詞。其二:皇宮中更漏聲盡晨鐘敲響,各國使者身著盛裝前來朝會。朝拜舞蹈的身影在宮殿外搖曳,傳臚的聲音在五彩云中傳揚。皇帝在御臺賜下羔羊般潔白的美酒,大臣們身著絢麗如霞的紅色宮錦袍。只有侍臣才思敏捷,連篇獻上的賦可與揚雄媲美。其三:宮廷的火炬在雙鳳闕搖曳光芒,我一介平民得以直上九重天。正逢四海來朝的日子,正是番邦蠻夷入貢的年份。萬國都歌頌皇帝的圣明教化,百姓們都為盛世而歡欣鼓舞。我這草野之士有機會來此觀光,朝會結(jié)束后從容地?fù)]鞭離去。
鳳闕龍樓:指宮殿。插漢高:形容宮殿高聳入云。
山呼萬歲:古代朝見皇帝的禮儀,臣下高呼萬歲。還丹輾:具體含義待考,可能是轉(zhuǎn)身等動作。班蹙:官員簇?fù)怼P柵郏夯实鄣亩Y服。
臚傳:科舉時代,殿試后宣讀皇帝詔命唱名。五云:五彩云,這里指天空。
庭燎:宮廷中照明的火炬。布衣:平民。九重天:指皇宮。
海澨:海邊,這里泛指四方。朝宗:原指諸侯朝見天子,后泛指四方歸附。番蠻:對少數(shù)民族或外國的稱呼。
圣化:皇帝的圣明教化。乾元:指天,也可指盛世。
草茅賤士:指地位低下的人。觀光:參觀、瞻仰。
此詩可能創(chuàng)作于國家繁榮、政治穩(wěn)定時期,朝廷舉行大型朝會,各國來朝、番邦入貢。詩人作為參加朝會的一員,被當(dāng)時的盛大場面和繁榮景象所感染,懷著對皇帝的感恩和對盛世的贊美之情創(chuàng)作了這組詩。
這組詩主旨是歌頌朝廷的盛世和皇帝的圣明,突出了朝會的隆重和天下歸心的景象。其特點是語言華麗、場面描寫宏大。在文學(xué)史上雖未產(chǎn)生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dāng)時的社會風(fēng)貌和文人對朝廷的態(tài)度。
憶君時接夢中魂,昨識沈酣北海尊。
烏縱忘機難止幕,蘭雖抱馥忌當(dāng)門。
無妨把剪裁云樣,莫便攜鋤屬月痕。
記取秣陵秋色好,一編對榻細(xì)評論。
童兒長成何所求,農(nóng)家職守惟牧牛。春風(fēng)著物百草長,驅(qū)牛嚙草來沙洲。童知牛性不擇草,遇豐茸處俱堪留。乘閑好弄三孔笛,綠楊影里聲悠悠。天上日車休轣轆,少待吾牛飽其腹。牛得飽兮安吾心,牛不飽兮愧吾牧。不施鞭樸牛馴擾,順牛之性無機巧。牛蹄行,牛尾搖,背上閑閑立春鳥。高下陂陀任所之,牛日服兮牛不知。嗚呼司牧盡如此,人間那受饑寒死!
乍辭鸞輅出,回望鳳墀高。幸脫君王難,寧忘廝養(yǎng)勞。生輕慚比葉,命薄嘆同蒿。尚異烏孫貴,窮氈配二毛。
新恩偕伉儷,舊寵易累囚。飲恨辭金屋,含悽下玉樓。鳩巢元鵲憩,魚服暫龍游。不見平陽婿,次且擇衛(wèi)侯。
橫行羽林兒,生小邯鄲里。出塞入塞時,顧勛寧顧死。去年戰(zhàn)桑乾,今年戰(zhàn)樓蘭。馬上擒突厥,帳下降可汗。
誰知百馀戰(zhàn),封侯竟艱難。登埤望烽火,落日煙塵紫。
百戰(zhàn)久不歸,空閨淚如水。漢兵十萬馀,盡沒長城死。
城下有精靈,啾啾月明里。
何必封侯擁旌旄,遨游萬里亦稱豪。道逢博望應(yīng)相訝,身比蘇卿分外勞。雪水滿肥渠苜蓿,熏風(fēng)四月長葡萄。邊庭無事三軍靜,鐵笛橫吹寒月高。
邊塞四月尚棉衣,村樹新陰綠漸圍。雨少田園依水種,風(fēng)多燕雀向檐飛。官清能使人信服,民富方為國計肥。薄暮征人何處宿,揮鞭策馬趁斜暉。
紅顏綠發(fā)映春袍,
三十年前白下橋。
亂后重逢天竺寺,
相看如夢說前朝。
故人多在大江西,
欲寄封書懶不題。
昨夜東風(fēng)吹夢斷,
曉來無賴是鶯啼。
偉哉青云器,底蘊莫能見。
開口論利害,坐客服雄辯。
汪汪江海量,氣不許黃憲。
從來布衣愿,一擲輕百萬。
投瓜必報瓊,豈望在焚券。
雖承雨露恩,慷慨輒自獻。
與其便于已,孰若于國便。
蓋嘗推此心,天下欲兼善。
儒家惟有孟,日夜講不倦。
儻以利為利,請看貨殖傳。
鐵甕城高,蒜山渡闊,干云十二層樓。開尊待月,掩箔披風(fēng),依然燈火揚州。綺陌南頭,記歌名宛轉(zhuǎn),鄉(xiāng)號溫柔。曲檻俯清流,想花陰、誰系蘭舟。
念凄絕秦弦,感深荊賦,相望幾許凝愁。勤勤裁尺素,奈雙魚、難渡瓜洲。曉鑒堪羞,潘鬢點、吳霜漸稠。幸于飛、鴛鴦未老,不應(yīng)同是悲秋。
山中何意亦冠裳
攜手臨歧覺話長
馬渡晴橋沖野色
兔分仙桂摘秋香
云翻石峒經(jīng)瑤草
珠探驪龍得夜光
二妙相逢緣不淺
石渠今有漢文章
小隱輕華屋,深山自結(jié)茅。
亂苔侵石磴,疏竹映花梢。
泉瀨含清韻,風(fēng)來慰淡交。
閉門燒柏子,好把道書抄。
片石磨寒月,
五花鐫赤紋。
銅曾標(biāo)漢柱,
鼓擬篆周文。
寶鏡澄秋水,
蒼苔翳片云。
摩挲開合跡,
莫問故將軍。
廿四番風(fēng)轉(zhuǎn)畫叉,
天教徐淑配秦嘉。
玉臺一管生春筆,
遍為人間稱意花。
為固續(xù)漢史,
嗔原作楚騷。
偉哉二女子,
才學(xué)識俱高。
補天乘塊截江流
今古驚濤咽暮秋
萬石棱棱爭出水
千崖疊疊曲行舟
猿啼頻下孤臣淚
日落重增旅客愁
惶恐灘頭征雁斷
幾人回首望神州
爰有蒺藜,樹之中庭。日月幾何,維葉青青。青青之葉,不可采擷。凌彼嘉卉,自以為杰。念汝非種,亦天所生。憐而勿鋤,乃傷我于行。
嗚呼!疇昔之日,有一溉之德。不以為德,肆為殘賊。蒺藜蒺藜,誰其樹之?于汝勿尤,怛焉自思。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