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宜山廷尉奉召北上
多年不見宜山子,到我來時作別筵。
三十星霜同榜日,四千風浪各方天。
可堪插翅隨鳧翥,不盡揮弦送鳳騫。
北斗瞻依意何極,貫城應在五云邊。
多年不見宜山子,到我來時作別筵。
三十星霜同榜日,四千風浪各方天。
可堪插翅隨鳧翥,不盡揮弦送鳳騫。
北斗瞻依意何極,貫城應在五云邊。
多年沒見到宜山你了,你來我這兒時卻擺下了送別宴。想當年我們同榜考中,至今已過三十年,此后各自在風浪中漂泊于不同天地。我恨不得插上翅膀像野鴨一樣追隨你,不停地彈奏琴弦為你這鳳凰般的人遠行送別。我對北斗星般的你敬仰之意無窮無盡,你應會到那五云邊的貫城之地。
廷尉:官名。
星霜:指年歲,一年星移霜換,故云。
鳧翥(fú zhù):野鴨飛翔,這里表達追隨之意。
鳳騫(qiān):鳳凰高飛,比喻陳宜山奉召北上前途光明。
北斗:象征被敬仰之人,這里指陳宜山。
貫城:指刑部,因陳宜山是廷尉,這里指代其任職之地。
五云:五色瑞云,象征吉祥。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詩人與陳宜山是同榜進士,多年未見,此次陳宜山奉召北上任職,詩人設宴送別并寫下此詩,當時詩人應是感慨時光流逝、友人分別,同時為友人的前途感到高興。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既有對往昔的回憶,又有對當下離別的不舍和對未來的期許。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古人送別詩的常見情感和表達手法。
非關憐翠幕,
不是厭朱樓。
故來呈燕頷,
報導欲封侯。
香閣臨清漢,丹梯隱翠微。
林篁天際密,人世谷中違。
苔石銜仙洞,蓮舟泊釣磯。
山云浮棟起,江雨入庭飛。
信美雖南國,嚴程限北歸。
幽尋不可再,留步惜芳菲。
虞世巡百越,相傳葬九疑。
精靈游此地,祠樹日光輝。
禋祭忽群望,丹青圖二妃。
神來獸率舞,仙去鳳還飛。
日暝山氣落,江空潭靄微。
帝鄉三萬里,乘彼白云歸。
傳道仙星媛,年年會水隅。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晝從云請,歸輪佇日輸。
莫言相見闊,天上日應殊。
禹穴今朝到,邪溪此路通。
著書聞太史,煉藥有仙翁。
鶴往籠猶掛,龍飛劍已空。
石帆搖海上,天鏡落湖中。
水低寒云白,山邊墜葉紅。
歸舟何慮晚,日暮使樵風。
晦節高樓望,山川一半春。
意隨蓂葉盡,愁共柳條新。
投刺登龍日,開懷納鳥晨。
兀然心似醉,不覺有吾身。
潘園枕郊郭,愛客坐相求。
尊酒東城外,驂騑南陌頭。
池平分洛水,林缺見嵩丘。
暗竹侵山徑,垂楊拂妓樓。
彩云歌處斷,遲日舞前留。
此地何年別,蘭芳空自幽。
鸞死鉛妝歇,
人亡錦字空。
悲端若能減,
渭水亦應窮。
維舟探靜域,作禮事尊經。
投跡一蕭散,為心自杳冥。
龕依大禹穴,樓倚少微星。
遝嶂圍蘭若,回溪抱竹庭。
覺花涂砌白,甘露洗山青。
雁塔鶱金地,虹橋轉翠屏。
人天宵現景,神鬼晝潛形。
理勝常虛寂,緣空自感靈。
入禪從鴿繞,說法有龍聽。
劫累終期滅,塵躬且未寧。
搖搖不安寐,待月詠巖扃。
朝夕苦遄征,孤魂長自驚。泛舟依雁渚,投館聽猿鳴。
石發緣溪蔓,林衣掃地輕。云峰刻不似,苔蘚畫難成。
露裛千花氣,泉和萬籟聲。攀幽紅處歇,躋險綠中行。
戀切芝蘭砌,悲纏松柏塋。丹心江北死,白發嶺南生。
魑魅天邊國,窮愁海上城。勞歌意無限,今日為誰明。
釋事懷三隱,清襟謁四禪。
江鳴潮未落,林曉日初懸。
寶葉交香雨,金沙吐細泉。
望諧舟客趣,思發海人煙。
顧櫪仍留馬,乘杯久棄船。
未憂龜負岳,且識鳥耘田。
理契都無象,心冥不寄筌。
安期庶可揖,天地得齊年。
還以金屋貴,留茲寶席尊。
江鳧嘯風雨,山鬼泣朝昏。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
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清蹕喧黃道,乘輿降紫宸。
霜戈凝曉日,云管發陽春。
臺古全疑漢,林余半識秦。
宴酣詩布澤,節改令行仁。
昔恃山河險,今依道德淳。
多慚獻嘉頌,空累屬車塵。
英藩筑外館,愛主出王宮。
賓至星槎落,仙來月宇空。
玳梁翻賀燕,金埒倚晴虹。
簫奏秦臺里,書開魯壁中。
短歌能駐日,艷舞欲嬌風。
聞有淹留處,山阿滿桂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