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感
爐香經卷伴清幽,長閉柴門避酢酬。
識得繁華原夢幻,看來身世等云浮。
無聊敲句尋生趣,著意看花遣宿愁。
最愛閑庭風吹柳,一彎眉月掛樓頭。
爐香經卷伴清幽,長閉柴門避酢酬。
識得繁華原夢幻,看來身世等云浮。
無聊敲句尋生趣,著意看花遣宿愁。
最愛閑庭風吹柳,一彎眉月掛樓頭。
香爐的香氣和經卷相伴,讓環境清幽寧靜,我長久關閉柴門,避開應酬。我已明白繁華原本就如夢幻一般,看來自身的遭遇也像浮云一樣飄忽不定。百無聊賴時我寫詩尋找生活樂趣,用心觀賞花朵來排遣往日的憂愁。我最愛那庭院中清風吹拂著柳樹,一彎如眉的月亮掛在樓頭。
酢酬:應酬。酢,客人用酒回敬主人。
身世:指人生的經歷、遭遇。
宿愁:往日的憂愁。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經歷過一些世事,看透了繁華的虛幻,從而選擇遠離世俗應酬,過上一種清幽閑適的生活,此詩便是在這種心境下創作的。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閑適生活的追求和對繁華的看淡。其特點是意境清幽,情感豁達。在文學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生活態度和精神世界。
解衣推食尋常事,
各有千秋志愿賒。
莫道滬江輕薄地,
市中還有魯朱家。
衲僧日日是好日,
要行便行無固必。
虛空天子夜行船,
摩訶般若波羅蜜。
昂昂志氣欲凌云,年少人中幾似君。
正養池魚資鯉隊,爭看野鶴在雞群。
清門紹述詩書業,彩筆縱橫繡錦文。
椿府又沾新雨露,桂花早早繼清芬。
時序遞來還遞往,
人事隨適亦隨緣。
重裘卸后衣單袷,
便是春服所宜然。
黃花隨處隱天流,
萬壑清風一夜秋。
可是謫仙緣未滿,
不妨還作此山囚。
九畹曾無舊日春,
都隨蕭艾混泥塵。
秋風冷淡山籬下,
惟有黃花是故人。
三城兩水隔風煙,一道長虹氣萬千。
自古名邦此吾土,幾年幽抱蕩晴川。
身凌綠樹紅房遠,詩羨白云黃鶴仙。
滾滾浪沙淘不盡,今朝人物又明天。
老鴉關,仰樹間。
靈卜西去何當還。
江外水不凍,今年寒復遲。
眾芳且未歇,近臘仍裌衣。
載酒適我情,興來趣漸微。
方舟大川上,環酌對落暉。
兩片青石棱,波際無因依。
三山安可到,欲到風引歸。
滄溟壯觀多,心目豁暫時。
況得窮日夕,乘槎何所之。
一為彈冠仕,遂廢東皋田。
不至二千石,行登四十年。
羈游無定許,鬢發欲蒼然。
萬里南江路,春風棹客船。
野澗江灣三兩枝,一時清絕破愁思。
纖纖弄蕊霜秋里,滴滴開花葉落時。
借問哦詩記幽夢,何如把酒對東籬。
不然采向林逋廟,并與寒泉薦一卮。
五柞宮中臘盡,萬年枝上霜清。
沈香火底坐吹笙。玄圃樓臺不瞑。
蕊女金釵剪燭,花奴玉導挑燈。
紅兒酒渴嚼春冰。忽報景陽鐘應。
草團風送雁歸聲,孤負春深雨未晴。
戴笠獨行韓大伯,到門不見李先生。
若非策蹇尋花笑,定是攜詩倩鶴評。
為語小童多汲水,明朝清曉待余烹。
新腔金譜翻歌舞。倦倚鸞笙移雁柱。
扶酲休去倚闌干,特地香濃花滿樹。
寸心可奈天涯去。已忍蓬山隔煙霧。
不須攜手共黃昏,拚得韶華無擲處。
不從時俗戀虛名,
一片丹誠護眾生。
滌得人間污垢盡,
出山何遜在山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