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日夢
黃花隨處隱天流,
萬壑清風一夜秋。
可是謫仙緣未滿,
不妨還作此山囚。
黃花隨處隱天流,
萬壑清風一夜秋。
可是謫仙緣未滿,
不妨還作此山囚。
黃色的花朵四處綻放,仿佛與天際的流水相互掩映,無數山谷里的清風一夜之間帶來了秋意。難道是像李白那樣的謫仙緣分還未了結,所以不妨暫且還做這山中的‘囚徒’。
黃花:指黃色的花,通常可能是菊花等。
隱天流:與天際的流水相互掩映。
萬壑:無數的山谷。
謫仙:原指被貶謫下凡的神仙,這里可能指詩人自比像李白那樣有才華卻命運坎坷之人。
山囚:指被困在山中的人,這里有自嘲意味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仕途不順、身處山中之時。當時可能正值秋季,詩人觸景生情,借夢中之景抒發內心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詩人懷才不遇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秋景烘托心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文學功底。
扇開仙掌。
悠悠往事太艱難,看似荒唐卻苦酸。正是翩翩年少日,可憐一一入深山。
大虎門東海共天,承平不廢耀戈船。楚烽昨月傳雙羽,五嶺南邊只晏眠。
儒生習氣總難除,萬轉千番楮墨馀。入地也應為帶草,化蟲依舊作蟫魚。江南塞北難移性,兄弟妻孥總解書。一掃云間狂跡去,研光千尺展空虛。
車聲才歇接離緘,舊緒新愁兩不堪。添缽三秋憐海外,馱經萬里憶江南。芳菲藥碗聞初覆,妙密鴻詞且莫參。匡阜易深漂麥僻,好開懷抱笑高杉。
岳伯老妻貞淑配,侍郎賢母太夫人。下機斷發言雖切,贈典封恩報亦頻。史傳古人收列女,路碑賢行點麒麟。落花亦任斜陽里,不管東風片片春。
衰柳苦催空壁月,悲蟲真吊短檠光。無情少壯拋人去,只有窮愁氣味長。
洞庭八百里,玉盤盛水銀。長虹忽照影,大哉五色輪。我舟度其中,晃晃驚我神。朝發黃陵祠,暮至赤沙曲。借問此何處,滄灣三十六。青蘆望不盡,明月耿如燭。灣灣無人家,只就蘆邊宿。放舟龍陽縣,洞庭包五河。洶洶不得道,茫茫將奈何。篙師請小泊,石碇沈泥沙。是中大無岸,強指葦與莎。滯留三四晨,大浪山嵯峨。同舟總下淚,自謂喂黿鼉。白水日以長,僅存青草芽。轉眄又已沒,但見千頃波。此時羨白鳥,飛入青山阿。九山如馬首,一一奔洞庭。小舟過其下,幸哉波浪平。大澧沅澬湘,大江風忽怒。起我舟如葉,輕或升千丈,坡或落千丈。坑回望九馬,山政與大浪。爭如飛鵝車,炮打雎陽城。又如白獅子,山下跳鬇鬡。須臾入別浦,萬死得一生。始知茵席濕,盡覆杯中羹。蕭蕭湘陰縣,寂寂黃陵祠。喬木蔭樓殿,畫壁半傾攲。蘆洲雨中淡,漁網煙外歸。重華不可見,但見江鷗飛。假令無恨事,過此亦依依。我乘五板船,將入沌河口。大江風浪起,夜黑不見手。同行子周子,渠膽大如斗。長竿插蘆席,船作野馬走。不知何所詣,生死付之偶。忽聞入草聲,燈火亦稍有。劃船遂登岸,亟買野家酒。天寒白馬渡,落日山陽村。是時無霜雪,萬里風奔奔。外旃吹已透,內纊冰不溫。吹馬馬欲倒,吹笠任飛翻。不見行路人,但見草木蕃。忽看野燒起,大燄燒乾坤。聲如震雷震,勢若江湖吞。虎豹走散亂,麋鹿不足言。夜投野店宿,無壁亦無門。此行值三厄,幸得軀命存。明發見老姊,斗酒為招魂。揚舲下大江,日日風雨雪。留滯鰲背洲,十日不得發。岸冰一尺厚,刀劍觸舟楫。岸雪一丈深,屹如玉城堞。同舟二三士,頗壯不恐懾。蒙氈閉篷臥,波里任傾側。晨興視氈上,積雪何皎潔。欲上不得梯,欲留岸頻裂。扳援始得上,幸有人見接。荒村兩三家,寒苦衣食缺。買豬祭波神,入市路已絕。如今得安坐,閒對妻兒說。青草長沙境,洞庭渺相連。洞庭西北角,云夢更無邊。后有白湖沌,渺莽里數千。豈惟大盜窟,神龍所盤旋。白湖辛已歲,忽墮死蜿蜒。一鱗大如箕,一髯大如椽。白身青鬐鬣,兩角上捎天。半體臥沙上,半體猶沈淵。里正聞之官,官使吏致虔。作齋為禳祓,觀者足闐闐。斂席覆其體,數里聞腥膻。一夕雷雨過,此物忽已遷。遺跡陷成川,中可行大船。是年完顏至,送死江之壖。或云祖龍讖,詭異非偶然。近日山陽人,采菱不知還。望見三龍浮,目若電火然。見龍多見尾,少見四體全。一龍已為異,三者亦罕傳。又因漁湖側,水中忽生煙。煙中一驢出,繞身步蹁躚。俄隨霹靂去,欲語無由緣。我聞語此事,乘舟往觀焉。徑往枯葭浦,白鷺爭相先。湖有劉備廟,實司浩渺權。徘徊無所見,歸棹月明前。昔游桃源山,先次白馬渡。渡頭何清深,鴻鵠在高樹。白馬亦洞天,昔人有奇遇。洞門不可見,但聞水聲怒。瞻彼羽人宅,乃乘方船渡。修廊夾五殿,重閣映千樹。規模象魏壯,回合綠陰護。山椒望五溪,壺頭入指顧。故宮在其北,屋瓦帶松霧。古杉晉時物,中空野人住。外圍四十尺,內可十客聚。我游瞿仙館,壇上表遺步。卻下八疊坡,一亭眾妙具。兩山抱澄潭,老木枝干互。瞻前秀而迥,坐久凜難駐。桃源獨不見,僻在宮南路。山行轉深邃,狙猿紛上下。石竇出微涓,令我意猶豫。昔聞漁舟子,水際見洞戶。今看去溪遠,定自后人誤。惆悵卻歸來,此游不得屢。于今二十年,歷歷經行處。昔游衡山下,看水入朱陵。半空掃積雪,萬萬玉花凝。或如生綃掛,或如薄霧橫。紛紛虎豹吼,往往蛟龍驚。人語不相聞,濺雹漂風纓。有魚緣峭壁,上上終不停。此中有神物,雷雨周八纮。昔游衡山上,未曉入幽谷。欲識所坐輿,橫板掛兩竹。狀如秋千垂,高下不傾覆。登山九千丈,中道多佛屋。一峰高一峰,峰峰秀林木。仰看同來客,木末見冠服。高臺石橋路,尋常云所宿。下方雷雨時,此上自晴旭。紫蓋何突兀,萬里在一目。馀峰六七十,僅如翠浪矗。北有懶瓚巖,大石庇樵牧。下窺半厓花,杯盂琢紅玉。飛云身畔遇,攬之不盈掬。祝融最高絕,紫蓋不足錄。俯視同仰觀,蒼蒼萬形伏。惟馀岣嶁峰,南睇半空綠。髣髴認瀟湘,向岳流屈曲。高處驚我魂,翻思宅平陸。其東有雷穴,靈異謹勿觸。云來綿世界,云去一峰獨。僧窗或留罅,云入不可逐。絕頂橫石梁,仙人有遺躅。山多金光草,夜半如列燭。靈藥不可尋,吁嗟歸太速。濠梁四無山,坡陁亙長野。吾披紫茸氈,縱飲面無赭。自矜意氣豪,敢騎雪中馬。行行逆風去,初亦略沾灑。疾風吹大片,忽若亂飄瓦。側身當其沖,絲鞚袖中把。重圍萬箭急,馳突更叱咤。酒力不支吾,數里進一斝。燎茅烘濕衣,客有見留者。徘徊望神州,沈嘆英雄寡。既離湖口縣,未至落星灣。舟中兩三程,程程見廬山。廬山遮半天,五老云為冠。朝看金疊疊,暮看紫巉巉。瀑布在山半,髣髴認一斑。廬山忽不見,云雨滿人間。雪霽下揚子,閒望江上山。山山如白玉,日照金孱顏。是時江水凈,影落清鏡寒。潮催庾信老,云送佛貍還。萬古感心事,惆悵垂楊灣。衡山為真宮,道士飲我酒。共坐有何人,山中白衣叟。問叟家何在,近住山洞口。殷勤起見邀,徐步入林藪。云深險徑黑,石亂湍水吼。尋源行漸遠,茅屋剪如帚。老烹茶味苦,野琢琴形丑。叟云司馬遷,學道此居久。屋東大磐石,棋畫今尚有。古木庇覆之,清泉石根走。因悲百年內,汲汲成白首。仙人固難值,隱者亦可偶。追惟恍如夢,欲畫無好手。
輕舟曾與玉鳧迎,還隱桑麻海上城。仙觀雨時憐穗起,石門風過憶泉清。微同草色先吹律,又借棠陰一聽鶯。莫訝閉門虛折柳,春光渾似踏歌行。
矜嬌顧影盼雙蛾,尚怯當場掩袖羅。不赴襄王夢行雨,卻隨學士舞回波。
歷下詞人老。有雄才健筆,睥睨群小。外史語林孰可比,朗詠高歌揮掃。任棘路、荊途機巧。筆底鐘馗能捉鬼,將鬼徒、流放沙門島。從此后,無煩惱。吾生文債何時了。正玖園、殘年凋景,難成詞稿。已報蠟梅雙樹發,又聽枯林寒鳥。繞廊廡、風牽蔓草。僂指嘉平余兩日,和新詞、險韻知多少。成此闋,心情好。
江干薄莫小村孤,借爨家家卻仆夫。天意不教閑懊惱,好風吹過野豬湖。
南州高士舊門風,蘿蔦姻緣一夢中。六四寄甥嗟耄老,八三邁母賴帡幪。故家喬木云煙冷,世界滄桑感慨同。太息名流復千古,不堪重唱大江東。
合樽促席相娛,計策棄捐不收。
堯歷開元歲,殷邦數中興。苑花紅未入,宮草翠先凝。功業時看劍,棲遲夜向燈。匡扶在諸老,貧病任相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