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鄭嚴州四首 其二
父老迎使君,舟楫桐江波。
那知使君心,一片煙雨蓑。
杖藜對客星,清風雙嵯峨。
沙鷗公故人,應為小婆娑。
父老迎使君,舟楫桐江波。
那知使君心,一片煙雨蓑。
杖藜對客星,清風雙嵯峨。
沙鷗公故人,應為小婆娑。
父老鄉(xiāng)親們熱情迎接新任的嚴州知州,船槳輕劃蕩起桐江的粼粼水波。誰能真正理解知州大人的心境?他的心如同披著煙雨的蓑衣般淡泊。手持藜杖面對嚴子陵的客星遺跡,清風中兩人的品格都如高山般峻拔。沙鷗是您相交已久的故友,此刻定當為您的到來輕輕起舞。
使君:漢代對州郡長官的尊稱,此處指即將赴任嚴州的鄭某。
桐江:即富春江,流經(jīng)嚴州(今浙江建德),因嚴子陵曾在此隱居而聞名。
煙雨蓑:用蓑衣置于煙雨中的意象,比喻淡泊隱逸的心境。
客星:指東漢隱士嚴光(字子陵),其與光武帝劉秀同游的故事被載于《后漢書》,后人稱其釣臺為“客星臺”。
雙嵯峨:指詩人與鄭嚴州兩人的品格高潔,如高山般峻拔。
沙鷗:常作為隱逸者的象征,此處喻指與自然親近的故友。
婆娑:原指盤旋、搖曳,此處形容沙鷗因故人到來而輕舞的樣子。
此詩為送友人鄭某赴任嚴州而作。嚴州(今浙江建德)因東漢隱士嚴子陵隱居釣臺而富有隱逸文化傳統(tǒng)。詩人借嚴子陵典故,既契合嚴州地域特色,又借此表達對友人淡泊品格的贊賞,暗含期待其以清廉治民之意。
全詩以“迎使君”起筆,通過桐江景色、煙雨心境、客星典故、沙鷗故友等意象,贊頌鄭嚴州高潔品格,融合地域人文與隱逸精神,語言質(zhì)樸而意境清遠,是宋代送別詩中兼具情誼與文化深度的作品。
蜀錦年來可作衣,
西園春色故芳菲。
天工成此新翻樣,
翡翠機中玉唾飛。
解唱東山瓦鼓歌,
不知節(jié)拍有誵訛。
要教聲響如當日,
快向凌霄走一遭。
君王未起。玉漏穿花底。
永巷脫簪妝黛洗。衣濕露華如水。
六宮鸞鳳鴛鴦。九重羅綺笙簧。
但愿君恩似日,從教妾鬢如霜。
往說齊侯寢,此堂申甫馀。
千齡長秀聳,眾木既消除。
杖履每多興,冰霜深自如。
涼風破蒸暑,真賞復誰須。
臨湍設機械,云母終日舂。
不勞致精鑿,無乃貪天功。
流駛響逾急,灑灑水面風。
村莊縱可隱,誰復棲梁鴻。
和氏得荊璞,眩走數(shù)百舍。
謂足奉至尊,過眼不售價。
有時置篋笥,光彩忽驚夜。
持歸弄兒女,足以照里社。
歸云薄如霧,徐行江上山。
徘徊印松竹,輕風約之還。
悠然渡江去,馀影猶闌斑。
白鳥更自在,幾點落遠灘。
月色到江上,角聲過山來。
山城半綠樹,佳處仍樓臺。
古屋翠微頂,疏檐宜晚開。
隱幾月入座,山長潮信回。
無功愧殺將軍李,
忍死徒勞屬國蘇。
畢竟讒人還玉汝,
奇功專在美人圖。
芒鞋踏破一春閑,樂盡芳郊嫵媚山。
坐石溪頭云欲起,訪朋林下月隨還。
詩尋茅店雞聲外,夢逐星河鷺影間。
待把圖形歸去說,滿庭修竹似阿蠻。
南山松柏老龍鱗,
朝菌寧知秋與春。
除卻前頭周甲子,
四旬也閱過多人。
斫霜螯,紫蟹鮮。傾秋露,芳樽滿。
小園中,綠橘垂,疏籬下,黃花綻。
碧亭亭、窗外兩峰寒。卻不覺、身在瘴江邊。
金陡潼關(guān)道,天臺玉瀑泉。望鄉(xiāng)園。萬里云山遠。
且追歡。醉如泥,錦瑟前。
高卑一曲動玄青,
春日春風拜考亭。
不是昊天無處著,
潔魂應送水成清。
本是雙林大士家,來尋丁令問桑麻。
琴聲冷遞沙邊月,雪瓣閒飄縣里花。
虎豹挈兒初度水,人民連雨盡隨車。
大荒到處應犁遍,一缽從今莫浪嗟。
武烈翊中興,楚材冠當代。文派亦俱昌,沿流等起廢。
湘鄉(xiāng)接桐城,雄跨欲無對。羽翼郭與吳,云龍瞻進退。
湘綺別樹幟,映古紛雜佩。末運稍衰竭,能者猶數(shù)輩。
袁子生其鄉(xiāng),沾被篤所愛。壯志遂時杰,縱轡忘歷塊。
惘惘終自返,一幾八家在。溫故效語言,有穎出荒穢。
九霄湛露垂,挹之滋渴肺。此事根效友,冥漠盈萬態(tài)。
賤簡豎儒業(yè),孤囈絕狂吠。我老馀誘子,物外馨謦欬。
蘭衾消得春如醉。幾拌厭厭睡。醒來特地怯輕寒。孤負桐陰佳處小闌干。
天花能已維摩病。圓覺參宗鏡。著身花是有情禪?;ㄈ魺o情底事鏡長圓。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