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蘇孺子出宰新建 其一
看花辭上苑,結綬向河陽。竹馬隨征蓋,江云滿訟堂。官閒山鳥下,歲稔秫苗香。莫學陶元亮,高吟擬上皇。
看花辭上苑,結綬向河陽。竹馬隨征蓋,江云滿訟堂。官閒山鳥下,歲稔秫苗香。莫學陶元亮,高吟擬上皇。
翩翩旌旆蔽長川,滿目秋光重黯然。
老淚曾向人落,離愁聊復為君先。
赤城舊欲謀三窟,白首還容受一廛。
歲晚田家足還往,只雞斗酒得周旋。
山木綠陰暗,駭云當晝繁。驚風乍掩冉,積雨連荒村。
映岫若銀竹,瀉澗如翻盆。懸霤遂及旦,暗空還至昏。
長川怒方蓄,濁浪正崩奔。暫見沒岸草,已復侵山樊。
沖波激遠嶼,聚沫旋林根。劈箭揺定目,殷雷驚客魂。
俄吞眾瀨沒,瀺灂成奫輩。波神信雄桀,灝漾方無垠。
儻不究其源,豈辯河瀆尊。朝盈暮已竭,暫滿安足論。
明旦立沙尾,若帶青沄沄。
步入山回處,茅櫩隱士家。
遠峰奔渇驥,曲徑裊修蛇。
純翠千莖竹,交紅一架花。
客來費清供,汲水自煎茶。
避賊入深谷,乘桴復悠悠。四顧江上山,群峰如薺稠。
是時雪霜霽,林壑氛霧收。茂樹蔭石壁,澄潭深不流。
??蕩擁荒崗,沖飚忽颼飗。山深水更佳,溪喧鳥啼幽。
平昔慕尋勝,所見良未儔。舉世逢禍樞,我獨成茲游。
暫賞興復闌,自??寛百憂。舍棹陟絕??,林光與云浮。
卻觀來時江,碧線縈長洲。一室茍自安,兩飯無余求。
彼蒼未厭亂,生民何時休。傳聞敵人營,近在瀕漢州。
尚恐復飄轉,詎敢辭淹留。已與農父言,傭耕事田疇。
耘耔紓井田,蠶績充衣裘。尚享黃發期,庶幾諧首丘。
山行密雨來紛紛,過午人家猶掩門。
水寒鷗鳥亦亡頼,煙濕梅花如欲言。
頓忘客子懷抱惡,可喜丈人顏色溫。
而今何計百年事,乞與清詩當綠樽。
萬古瞿塘峽,猶存禹鑿痕。
岷峨驅眾水,灔滪沒孤根。
云黑樹含雨,祠荒鴉噪昏。
悲涼瀼西地,三嘆相營魂。
丈人能事見斯文,世業家風盡屬君。
自許旦評方借借,豈同時輩漫紛紛。
清于須水真堪挹,秀自郎峰故不群。
五馬雙旌何足道,便看平步到青云。
禪闗無復老萊衣,陟屺心摧怨夕暉。
泣血可憐猶不死,望鄉無處欲何歸。
仁山老子方傳法,枯木堂中久息機。
不見桃花并柏樹,焉知四十九年非。
郴江帶郴山,逶迤入平楚。
偉觀甲瀟湘,信美非吾土。
阿咸方試吏,家風在儀矩。
此時奉親輿,行李慎袢暑。
別離同姓重,況我老爾許。
勉力事勾稽,遠臣觀所主。
靜聞簷際雨,密障坐隅風。
竹晚葉時墮,梅疏香欲空。
芝蘭室自好,文字飲誰同。
它日功名事,應從筆硯中。
溪行日有趣,便欲老絕澗。
復懷少陵作,亭午氣始散。
客子鬬身強,尚得加餐飯。
弟兄杳何許,不及沙頭雁。
昔聞劉伯倫,荷鍤常自隨。又聞陶元亮,自作挽歌辭。
人生一大夢,未了黃粱炊。有初必有終,此理夫何疑。
大阮吾宗杰,德事見所施。后凋難老質,壽考當期頤。
開阡營兆域,預卜青烏期。無乃大蚤計,究竟良不癡。
一旦與世辭,于焉乃真歸。庶幾達者觀,永謝高人嗤。
山川蘊嘉氣,雨露竹柏滋。于公更高門,駟馬來不遲。
淡泊幽人趣,蕭條隠者居。
疏簾隔花竹,凈幾展圖書。
自向交游密,何拘禮法疏。
為言陶靖節,吾亦愛吾廬。
僧房元寂寂,客意遂陶陶。
詩筆翻云錦,茶甌卷露濤。
鴉歸寒日下,雪盡遠峰高。
尚喜王喬近,吹笙坐碧桃。
無復清池照病顏,尚余詩思發天慳。
西風似水初鳴葉,細雨如塵不隔山。
歲熟自然民意樂,時平更覺鳥聲閑。
江梅會見花敷雪,劇飲須期倒臥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