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父作壽藏
昔聞劉伯倫,荷鍤常自隨。又聞陶元亮,自作挽歌辭。
人生一大夢,未了黃粱炊。有初必有終,此理夫何疑。
大阮吾宗杰,德事見所施。后凋難老質,壽考當期頤。
開阡營兆域,預卜青烏期。無乃大蚤計,究竟良不癡。
一旦與世辭,于焉乃真歸。庶幾達者觀,永謝高人嗤。
山川蘊嘉氣,雨露竹柏滋。于公更高門,駟馬來不遲。
昔聞劉伯倫,荷鍤常自隨。又聞陶元亮,自作挽歌辭。
人生一大夢,未了黃粱炊。有初必有終,此理夫何疑。
大阮吾宗杰,德事見所施。后凋難老質,壽考當期頤。
開阡營兆域,預卜青烏期。無乃大蚤計,究竟良不癡。
一旦與世辭,于焉乃真歸。庶幾達者觀,永謝高人嗤。
山川蘊嘉氣,雨露竹柏滋。于公更高門,駟馬來不遲。
過去聽說劉伯倫,總是扛著鐵鍬隨身帶著。又聽聞陶元亮,自己寫了挽歌。人生就像一場大夢,黃粱飯還沒煮熟。有開始就必然有結束,這道理有什么可懷疑的。叔父您是我們宗族的杰出人物,德行和事跡都有體現。您如寒冬后凋零的松柏,本應活到百歲。您開辟墓地,預先選定下葬的日期。這難道不是太早做打算了,仔細想來卻并不愚蠢。一旦和這世界告別,這里才是真正的歸宿。希望能有通達之人的看法,永遠免去高人的嘲笑。山川蘊含著祥瑞之氣,雨露滋潤著竹柏生長。就像于公那樣修造高門,駟馬高車到來也不會晚。
劉伯倫:即劉伶,魏晉時期名士,以縱酒放誕著稱,常攜酒出游,命仆人扛著鐵鍬跟隨,說“死便埋我”。
陶元亮:即陶淵明,東晉詩人,曾自作《挽歌辭》三首。
黃粱炊:出自“黃粱一夢”的典故,比喻虛幻不實的事和欲望的破滅。
大阮:指叔父。
期頤:指百歲。
青烏期:指選擇墓地、下葬的日期,青烏是古代堪輿家的代稱。
于公:西漢東海郯(今山東郯城)人,曾任縣獄史、郡決曹。于公斷案公平,家門前閭門壞了,他令人修造,說“少高大閭門,令容駟馬高蓋車。我治獄多陰德,未嘗有所冤,子孫必有興者”。后來其子于定國為丞相,孫于永為御史大夫。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叔父提前為自己營造壽藏(墓地),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受到道家、玄學等思想影響,對生死有較為豁達的看法。詩人可能處于家族平穩發展階段,希望家族能延續叔父的德行,走向興旺。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生死的正確態度和對家族興盛的祝愿。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將生死哲理與家族期望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生死和家族的觀念。
七里霧,莽噴?。
九里箐,森蔥茜。
霧多日出消,箐深日不見。
左右峭壁立,仰窺天一線。
密樹紛排連,叢竹亙千萬。
時疑薜荔中,山鬼白日現。
我行臘已殘,凍冱集飛霰。
玉樹交枝柯,銀海為之眩。
五陵冠蓋祖行杯,
萬里樓船曉日開。
越巂地形邛笮盡,
盤江秋色葉榆來。
客游南部能蠻語,
家出西京自楚才。
諸葛盟壇云樹里,
褰帷應向此登臺。
東風如醉怕開門,
芳草萋萋綠滿園。
歌舞樓臺春未老,
鞦韆院落月無痕。
玉鉤宛轉通詩意,
金縷依稀入夢魂。
獨倚闌干看麗影,
嫣紅奼紫總難論。
湖添秋氣凈,
鳥伴夕陽沉。
嗚咽城笳起,
猶忘歸去心。
門無吏擾夜安眠,
前守何如此守賢。
卻是山民纏舊習,
區區相送尚持錢。
日射關門宿霧開,
化城咫尺首重回。
仙云片片隨行騎,
直自清涼山頂來。
舉手炷香,而供養佛。其心自知,應念獲福。
舉手操刀,恣行殺戮。其心自知,死入地獄。
或殺或供,一手之功。云何業報,罪福不同。
皆自橫計,有如是事。是故從來,枉沈生死。
雷長芭蕉,鐵轉磁石。俱無作者,而有是力。
心不取境,境亦自寂。故如來藏,不許有識。
天下心知不可藏,紛紛嗅跡但尋香。端能百尺竿頭步,始見林梢掛角羊。
涼溫遠近轉增疑,不答當渠痛處錐。當逐小兒爭未已,仲尼何獨古難知。
馬祖有伴則來,彭公死時即道。睡里虱子咬人,信手摸得革蚤。
幾番寄我詩兼畫,滿紙煙云。樂我晨昏。新句難酬白雪春。
何時再買秋風棹,重采吳莼。酌酒三巡。衰柳芙蕖認竹門。
君家兄弟聯雙璧,館閣懷歸次第歸。想見吉陽秋雨霽,江天鴻雁一行飛。
眼看科第擢英髦,又見南飛逸翮高。多病無能留滯者,秋風相送使心勞。
是處秋能到,山寒菊亦開。
香偏凝澗壑,根故遠池臺。
不入神農譜,翻令田父猜。
陶家三徑里,憶爾賦歸來。
天下劉夫子,節義豈所論!
直道朝廷黜,絕學海內奔。
東南人才藪,賢者游其門。
絕粒殉國難,七日息猶存。
王生本高足,振袖赴清源。
上書促夫子,先期于九原。
三嘆亦殞命,無愧知己言。
王生義誠烈,夫子道益尊!
重尋歸徑紫峰西,
回首禪關路已迷。
出岫云都隨足起,
銜山日正及肩低。
溪橋斷處撐雙塔,
煙樹叢中臥一犁。
不有阮孚千兩屐,
那能摩壁盡留題。
邦人競說江都勝,
一朵千金尚恐非。
自笑寒廳何自得,
但馀階砌長苔衣。
秦開五尺道,牂牁漢內屬。唐蒙斬令頭,星郵遠相續。爨瓚一竊據,千載淪蠻服。明祖紆遠略,鞭箠森都督。奢香訴君門,九驛為君筑。遂令龍場路,使節通巴蜀。緬想經營初,錦袍親督促。一曲西溪水,曾照人如玉。宣慰緒勿延,明社嗟已屋。惟茲舊驛亭,香名永芬馥。奢香樹邊功,良玉擁戎纛。天生奇女子,爭輝二申錄。
誰移瑤種自瀛洲,淡淡春情為爾留。
一樹瓊云侵鏡檻,滿庭玉雨撲簾鉤。
楊枝未嫁司勛瘦,桃葉遲來子敬愁。
惆悵前溪舊詞曲,忍令寂寞下重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