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至
老至貧逾甚,無營但晝眠。
瓶馀陶氏粟,杖少阮家錢。
妻子同饑渴,琴書欲棄捐。
黃花不肯放,留待酒如泉。
發少惟冠籜,龍鐘節一枝。
紅顏應有日,白首豈無時。
菊暖秋難得,柑寒晚更宜。
終同黃綺輩,懶作帝王師。
白頭依膝下,人羨六旬人。
谷口何如鄭,商顏不是秦。
收嫌香稻晚,采愛紫芝春。
日夕弄雛鳥,嬰兒戲錦茵。
老至貧逾甚,無營但晝眠。
瓶馀陶氏粟,杖少阮家錢。
妻子同饑渴,琴書欲棄捐。
黃花不肯放,留待酒如泉。
發少惟冠籜,龍鐘節一枝。
紅顏應有日,白首豈無時。
菊暖秋難得,柑寒晚更宜。
終同黃綺輩,懶作帝王師。
白頭依膝下,人羨六旬人。
谷口何如鄭,商顏不是秦。
收嫌香稻晚,采愛紫芝春。
日夕弄雛鳥,嬰兒戲錦茵。
年紀老邁,貧困愈發嚴重,沒有營生之計,只能在白天閑眠。瓶中僅剩如陶淵明般微薄的米糧,拄杖而行卻缺少阮家那樣的錢財。妻子兒女一同忍受饑渴,連琴書也幾乎要舍棄。黃菊遲遲不肯綻放,仿佛在等待美酒如泉涌的時刻。頭發稀少,只能戴筍殼做的帽子;老態龍鐘,僅靠一根竹杖支撐。青春紅顏終會逝去,白發蒼蒼哪有不來之時?秋菊綻放的溫暖難得,晚柑的清寒更覺適宜。最終愿同商山四皓黃公、綺里季這般隱士,不愿做帝王之師。白發蒼蒼依傍膝下,六旬之齡令人稱羨。谷口的鄭子真如何?商山已非秦代的商山。嫌棄晚收的香稻,更愛春日采摘的紫芝。朝夕與幼鳥玩耍,看嬰兒在錦褥上嬉戲。
陶氏粟:用陶淵明典,陶潛《歸去來兮辭》有‘瓶無儲粟’句,指家中米糧微薄。
阮家錢:阮籍、阮咸等阮氏家族多清貧,此處指缺乏錢財。
籜(tuò):筍殼,古代貧者以筍殼制冠。
黃綺輩:指商山四皓中的黃公、綺里季,秦末漢初隱士,不事帝王。
谷口鄭:漢代隱士鄭子真,居谷口(今陜西禮泉),以耕讀為樂。
商顏:商山,因商山四皓隱居得名,此處代指隱逸之地。
紫芝:隱者所食的仙草,象征高潔隱逸。
此詩應為詩人晚年所作,彼時生活貧困,卻選擇隱逸度日。詩中‘六旬人’‘白頭依膝下’等句,反映其年屆花甲、子孫繞膝的狀態,結合‘終同黃綺輩’‘懶作帝王師’,可見詩人放棄仕途、安于田園的心境,創作于隱居期間以抒懷。
全詩以‘老至’為核心,先寫貧困之狀與生活艱辛,再轉向對隱逸之志的堅守,最后描繪天倫之樂,層層遞進。通過個人境遇與隱逸理想的結合,展現了安貧樂道、超然物外的品格,是一首反映晚年隱逸生活的質樸之作。
十年塵土暗青袍,
作宦今看改鬢毛。
南國才名非汨沒,
北州民力正煩勞。
貧憐范叔惟塵甑,
貴識王祥有佩刀。
春興不隨公事了,
絳紗籠月坐揮毫。
喬木婆娑陰正肥
夕陽相對嶺崔巍
薰風拂樹涼云起
暮景蒼然送輦歸
須知元化仗丹青,
移得滄江在畫屏。
看取乾坤一般色,
可憐長短謾相形。
山水清音勝管弦,
層臺高峙俯琴川。
文章不朽名長在,
魂魄還登理或然。
聞道書藏三萬卷,
誰知事過一千年。
六朝寸土何曾保,
輸與昭明有數椽。
人日初過詩思發,草堂佳句爭妍。試燈風信逗花前。蠻鄉時節,換游賞,擘吟箋。
蘭若偶來成小憩,竹爐苦茗初煎。松間一杵磬聲圓。上方清梵,寂花雨,散諸天。
江天梅雨晝蕭蕭,送別愁吟白纻謠。處士才高融未薦,騷人魂斷玉方招。自傷櫪驥心千里,空羨冥鵬志九霄。酒罷征鞍迢遞去,不堪回首木蘭橈。
君歸迢遞淮西路,我客蕭條秋浦城。惻惻相看復惻惻,行行送別重行行。途中猿鳥哀聲斷,馬上云山遠碧橫。富貴窮通俱未決,直傾樽酒沃離情。
輟直讎書館,聯裾校藝場。
騰驤來萬匹,挺拔出千章。
直釣何妨得,餐風未必香。
搜才賴公等,要助俗成康。
簾卷南薰,微雨過、天容似沐。開綺燕,紅蕖別館,綠槐高屋。靈壽杖橫龍脊瘦,長年酒釀鵝兒熟。喚飛瓊、親捧紫霞杯,歌新曲。
雙鳳好,溫和玉。談儉幕,嬉萊眼。且功成身退,注名仙箓。蓮社焚香冰琢句,蘭亭泚筆云翻墨。愿朱顏、長伴赤松游,騎黃鵠。
巍巍金壁甕高臺,窗戶玲瓏八面開。陣陣皇風吹簫幕,飄飄爽氣自天來。
加趺坐地受朝參,貴賤相逢道撒藍。不解低頭施揖讓,誰知屈膝拜三三。
飯炊云子邑相兼,不用匙翻手自拈。漢使豈徒營口腹,肯教點染玉纖纖。
金鞍駿馬玉雕裘,寶帶珠纓錦臂鞲。身外不知天壤闊,妄將富貴等王侯。
忽報舒州逝,
深同海內傷。
平泉無草木,
北海漫文章。
要作人琴嘆,
空懷道路長。
臨風為之慟,
發色變蒼蒼。
萬里江寒雨氣腥
壯游有數幾人經
魚龍噴沫天真醉
鶯燕驚啼客獨醒
城闕風雷沈鼓角
海門潮汐走精靈
金焦濁浪聲如舊
可有英雄枕劍聽
屈指交游更幾人,
滇南塞北獨相親。
榮名苦勵英雄志,
衰病先摧逆旅身。
寡和焦桐音歇絕,
多愁詩句字酸辛。
文壇從此誰同調,
欲撿殘編化作塵。
九衢中,杯逐馬,帶隨車。問誰解、愛惜瓊華。何如竹外,靜聽窣窣蟹行沙。自憐是,海山頭,種玉人家。
紛如斗,嬌如舞,才整整,又斜斜。要圖畫,還我漁蓑。凍吟應笑,羔兒無分謾煎茶。起來極目,向彌茫、數盡歸鴉。
人境偏宜結隱廬。
弦歌方罷手調疏。
烏衣門巷耳生車。
戶外朱鞮嘗任滿,
窗前綠草不須除。
熱然披發正游初。
山寺通幽境,
鶯啼綠樹枝。
幡虹迎玉輦,
剎鳳駐云旗。
翠麓三乘辟,
佳辰萬騎宜。
松陰輝落景,
游豫近臣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