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小琴惠詩二章即和原韻奉答
客邸何堪歲月催,幸逢舊雨共追陪。壯懷漸向風塵老,好句都從閱歷來。酬韻又添詩草富,衡文更見榜花開。重陽莫作登高賦,且盡筵前濁酒杯。
天涯頻嘆轉蓬身,小聚匆匆記早春。相憶曾勞魚遞訉,重逢卻值雁來賓。何期兩度同游跡,應是三生有宿因。難得忘年交誼篤,只愁欲別又逡巡。
客邸何堪歲月催,幸逢舊雨共追陪。壯懷漸向風塵老,好句都從閱歷來。酬韻又添詩草富,衡文更見榜花開。重陽莫作登高賦,且盡筵前濁酒杯。
天涯頻嘆轉蓬身,小聚匆匆記早春。相憶曾勞魚遞訉,重逢卻值雁來賓。何期兩度同游跡,應是三生有宿因。難得忘年交誼篤,只愁欲別又逡巡。
客居的旅舍怎能忍受歲月的催促,幸好遇到老朋友一起相伴。壯志豪情逐漸在風塵中老去,好的詩句都來自人生的閱歷。唱和的詩韻又增添了詩稿的豐富,評判文章更可見科舉中榜的喜悅。重陽節(jié)不要作登高的詩賦,暫且飲盡桌前的濁酒。常感嘆自己如蓬草漂泊天涯,短暫相聚還記著早春的時光。相互思念曾靠書信傳遞,重逢時卻正值大雁南來。沒想到兩次一同游玩,應是前世結下的緣分。難得的忘年之交情誼深厚,只發(fā)愁即將離別又遲疑不決。
舊雨:指老朋友,典出杜甫《秋述》中“常時車馬之客,舊,雨來;今,雨不來”,后以“舊雨”代指老友。
轉蓬:蓬草隨風轉動,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魚遞訉(yìn):指書信傳遞,古人有“魚傳尺素”之說,訉同“訊”。
雁來賓:大雁南飛,古人以雁為候鳥,秋來為“賓”,春歸為“主”。
三生:佛教術語,指前生、今生、來生,此處指前世因緣。
逡巡(qūn xún):遲疑不決,徘徊不前。
此詩為詩人客居他鄉(xiāng)時,友人張君小琴贈詩二首,詩人依原韻回贈之作。背景或為二人漂泊中偶遇,既有“轉蓬身”的羈旅之苦,又因“舊雨”重逢生“同游跡”之喜,反映了清代文人交游中以詩會友的常見場景。
詩為和韻酬答之作,以“客邸”“轉蓬”寫漂泊,以“舊雨”“同游”寫友情,既嘆歲月流逝,又贊交誼深厚,語言質樸,情感真摯,是清代文人酬唱詩中體現(xiàn)友情的典型作品。
正舞衣香滿,風日清佳,梅邊吹曉。酒近南山,任芳樽傾倒。履道坊中,聯(lián)吟高會,算香山年少。再六十年,先生便是,洛中遺老。人似頻羅,歲逢修禊,閱盡滄桑,幾回歌笑。往事青云變,朱顏蒼了。魯國靈光,鄭家書帶,稱經師人表。壽與名兼,家緣國慶,月圓花好。
潩上名園似洛濱,花頭種種斗尖新。共傳青帝開金屋,欲遣姚黃比玉真。秦嶺猶應篆詩句,杜鵑直恐降天神。老人發(fā)少花頭重,起舞攲斜酒力勻。
老人無力年年懶,世事如花種種新。百巧從來知是妄,一機何處定非真。園夫漫接曾無種,物化相乘豈有神。畢竟春風不揀擇,隨開隨落自勻勻。
種得瀟湘玉數(shù)竿
朝回幾度倚闌看
仙翁別后平安否
寫贈應期共歲寒
無情歲月去如流,
眼底蹉跎兩鬢秋。
不是馮唐元易老,
祗緣宋玉獨多愁。
思家舊業(yè)如江燕,
結社初心似海鷗。
明日長歌云外笠,
五湖添個釣魚舟。
洛浦申防勉自持,
黃初風調托陳思。
心隨破鏡飛天夜,
懷抱明珠墜水時。
湖海文禽羞比翼,
階庭紅藥怨將離。
牽牛秋思今何限,
塵海茫茫兩不知。
豐鎬先朝留建業(yè),清華瑣闥是仙官。
四方月旦南垣重,一疏霜飛北路寒。
臺上鳳凰人并美,關前龍虎氣猶盤。
舊游曾倚雙梧樹,難比玄都觀里看。
高人學舍無官事,
依舊幽棲坐碧山。
永日讀書云閣靜,
新晴開戶蘚花斑。
李膺未仕多推引,
蔣詡何人數(shù)往還。
桃竹詩筒勞枉贈,
丹厓瓊樹迥難攀。
春晚饒芳景,
官閒得細看。
隔窗黃鳥并,
開卷壁魚乾。
過雨蒼苔濕,
迎風翠竹寒。
發(fā)華搔更短,
斗酒自相寬。
鶯脰銀魚細似絲
紫須秋蟹飽霜時
鱸魚肉緊堪為臘
絕勝吳淞人不知
明滅漁燈出亂流,
依稀戍鼓傍行舟。
客程尚隔三千里,
歸夢先逾十二樓。
阮籍東園飛藿滿,
羅含西舍暮云愁。
不知射策成何事,
長使高堂寄遠愁。
執(zhí)手與歡別,
欲去情不忍。
馀光照已藩,
坐見離日盡。
落托劉郎作帝歸,
樽前感慨大風詩。
淮陰反接英彭族,
更欲多求猛士為。
黃州城西子所家,春來楊柳滿汀沙。
幾時載酒出東郭,到處看山行小車。
解拄仙人九節(jié)杖,去覓安期五色瓜。
云中華蓋可攬結,遲子歸來餐夕霞。
病多慵引架書看,雙袖龍鐘淚不干。
世態(tài)炎涼隨節(jié)序,人情反覆似波瀾。
溪風送雨過秋寺,山鳥將雛傍藥欄。
同學少年多不賤,獨將衰鬢客秦關。
人生萬幻一氂輕,
須筑銅駝萬里城。
莫道斜陽光不遠,
斷霞收盡十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