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歸
無情歲月去如流,
眼底蹉跎兩鬢秋。
不是馮唐元易老,
祗緣宋玉獨多愁。
思家舊業如江燕,
結社初心似海鷗。
明日長歌云外笠,
五湖添個釣魚舟。
無情歲月去如流,
眼底蹉跎兩鬢秋。
不是馮唐元易老,
祗緣宋玉獨多愁。
思家舊業如江燕,
結社初心似海鷗。
明日長歌云外笠,
五湖添個釣魚舟。
無情的歲月像流水般匆匆逝去,眼前光陰虛度,兩鬢已斑白如秋。并非像馮唐那樣本就容易衰老,只因為如宋玉般多愁善感。思念家鄉舊業如同春歸的江燕,結社的初心恰似自在的海鷗。明日我將戴著斗笠在云端放歌,五湖之間又增添一葉釣魚扁舟。
馮唐:漢代大臣,《史記》載其年九十余仍居郎官之職,后以“馮唐易老”喻生不逢時、年華易逝。
宋玉:戰國楚辭賦家,以《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聞名,后世常以“宋玉多愁”代指文人悲秋之情。
江燕:春燕歸巢,此處喻對家鄉舊業的深切思念。
海鷗:典出《列子·黃帝》,古人以與鷗鳥相親喻淡泊無爭的心境,此處指結社初心的純粹自由。
五湖:原指太湖流域的湖泊,后泛指江湖,代指遠離塵囂的歸隱之地。
此詩當為詩人中年或晚年所作。詩中“兩鬢秋”“馮唐易老”暗示年華漸老,結合“思家舊業”“五湖釣魚舟”,推測詩人或因仕途不順、漂泊日久,生發出對家鄉的深切思念與遠離塵俗、歸隱田園的強烈愿望。
全詩以“懷歸”為核心,前半感慨歲月流逝、愁緒難遣,后半借“江燕”“海鷗”“釣魚舟”等意象,將思鄉之情與歸隱之志融于一體,情感真摯,結構圓融,是一首典型的文人抒懷之作。
三山昂首狀魁嵬,虎踞龍蟠萃一臺。若跨地靈規貢宇,英才袞袞拔條枚。
郭隗臺前信使還,便攜書劍出閩山。濟時功業尊周召,經世文章在孔顏。杏苑探花三月里,楓宸獻玉寸陰間。京華若問侗庵老,萬頃云頭一鶴閒。
為脫田文難,常懷紀渻恩。欲知疏野態,霜曉叫荒村。
東山棋局暫夷猶,元老還家尚黑頭。自是洞仙無甲子,誰知琪樹幾春秋?行看曳履趨三殿,且慢騎羊向十洲。待歷中書念四考,始攜黃石問丹邱。
明月皎如銀,中有丹桂影。懷人坐良宵,衣裳露華冷。
風花欲去向誰邊,化作香泥色尚鮮。最是東君無力甚,難留一片畫欄前。
嫌夢短,問途長。不堪量。更道山多隨路轉,歷炎涼。云里初放殘陽。馬蹄破,又早昏黃。路盡更疑無去處,有羊腸。
丹崖石壁倚層峰,別是人間天一重。流水白云長自在,蒼苔翠蘚漫堆封。仙人跨鶴歸何處,游客攜琴喜見逢。自古傳聞三十六,誰知此地有靈蹤。
王子宅前千個竹,拂檐當戶總蕭蕭。土垣近出青相映,池水下通寒不凋。上客頻留蒼玉佩,佳人時度紫鸞簫。重尋載酒題詩處,記取龍灣第二橋。
趙鬼食鴨肅刂。諸鬼盡著調。
不見翻風麥浪齊,但看煙柳接長堤。牛眠野岸初肥草,燕掠寒潮乍退泥。單棹賣漿依戍堠,連筒汲井灌蔬畦。懸知節氣將芒種,再望甘霖助一犁。
西都舊事君須記,東潁新詩我未能。來伴支筇眺斜日,晚山相對玉崚嶒。
心閒無夢到南柯,惟惜殘春又欲過。一徑綠陰芳樹合,半簾紅雨落花多。閑吟詩到清新句,坐看杯生瀲滟波。自是經朝書倦讀,不關中酒臥林阿。
秦虢風流本一家,豐枝秾葉映雙花。欲分妍丑都無處,夾道游人空嘆嗟。朱幩玉勒控飛龍,笑語喧嘩步驟同。馳入九重人不見,金鈿翠羽落泥中。
人道秋風長桂時,天臺散種未為遲。如君算到白榆窟,揀取南來第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