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日
楚客年華悲塞國,燕京春色念江潭。
香迎苑雪梅先放,翠入宮煙柳乍含。
行在旌旗猶駐北,朝廷冠冕自通南。
青山起策青藜杖,白發羞看白玉簪。
楚客年華悲塞國,燕京春色念江潭。
香迎苑雪梅先放,翠入宮煙柳乍含。
行在旌旗猶駐北,朝廷冠冕自通南。
青山起策青藜杖,白發羞看白玉簪。
客居北方的楚地游子,在歲月流逝中悲嘆邊塞的荒寒;身處燕京,雖見春色卻思念江南的水潭。宮苑積雪中,梅花的香氣率先迎來春光;宮中煙靄里,新柳的翠綠剛剛含著嫩芽。皇帝行在的旌旗仍駐留北方,朝廷的官員卻已與南方通連。我拄著青藜杖想要前往青山,白發蒼蒼卻羞于面對白玉發簪。
楚客:客居北方的南方人,詩人自指。
塞國:北方邊塞之地。
燕京:今北京,元大都。
江潭:江南水畔。
苑雪:宮苑中的積雪。
翠:指柳葉的新綠。
宮煙:宮中的輕煙霧靄。
行在:皇帝臨時駐蹕之地。
冠冕:代指官員。
青藜杖:用青藜莖做的手杖,此處指老者所用。
白玉簪:玉制發簪,常為官員冠飾。
可能作于元初,詩人作為南宋遺民客居燕京(今北京)。立春日萬物復蘇,但身處北方的詩人面對南北分治(南宋已亡,元朝廷在北,南方仍有遺民聯系),感慨漂泊,借春景抒發家國之思與身世之悲。
全詩緊扣‘立春日’節令特征,通過南北對比、景物描寫與政治隱喻,展現詩人復雜內心。既有對春日生機的捕捉,更暗含家國變遷的深沉感慨,語言工整含蓄,情感真摯動人,是融合個人際遇與時代背景的佳作。
五馬曾臨漢水濱,龔黃宦轍舊知津。
高門共識登龍侶,遠市都逢買犢人。
桑影扶疏環四境,柝聲周匝接三秦。
文翁更有歡心處,義塾弦歌總是春。
即看青女夜飛霜,
借與南枝作淡妝。
露重冰清風日暖,
人間一味有真香。
上山伐檀日已曛,檕迷駮馬還當分。
朝光滿盈明四目,胸羅萬鏡當人群。
魚龍出沒吁可怪,叢島攢峰云出云。
紫泉宮殿鎖煙霞,海燕西飛白日斜。
玉輦今歸何處所,錦帆應是到天涯。
眼看朝市成陵谷,不是宸游重物華。
祇有多情桃李樹,春來還發舊時花。
一病霜飆欲滿林,思君真覺瘦難禁。
別來聞有乘桴感,歸日應多抱?吟。
國事蹉跎憂未已,時賢肥遁計殊深。
愴人獨有山陽笛,撫逝懸知涕上襟。
寶剎白云峰,名泉匯九龍。經行數叢竹,飛瀉出深松。
氣肅三秋雨,聲含眾壑鐘。到來心自遠,長嘯采芙蓉。
云濕常凝草,苔深故沒橋。玉龍晴不去,珠箔凍初搖。
拂石流逾險,淩風勢轉驕。尋源因復上,迢遞出青霄。
天涯天涯予安歸,金門繡嶺春事非。
元鶴毳羽昔君子,班管暈痕舊帝妃。
彌天無土葬香骨,過雨有人拾象璣。
浪游滄海意不息,為倩東風擊蝶衣。
黃旗旁午責軍需,括匠搜船遍里閭。
士稚去時無鎧仗,武侯屯處有儲胥。
粟空都內憂難繼,甲出民間策恐疏。
昔補戎行今簡汰,空搔短發看兵書。
三度京華住,西山阻幽探。山靈故應笑,念之心懷慚。
維時當溽暑,積雨陽烏潛。街泥深沒屐,閉戶如眠蠶。
朝來忽開霽,暖翠浮層嵐。樹色濃與接,天光澹相參。
媌娥具娟好,窈窕勞遐瞻。中聞饒勝概,玉泉兼龍潭。
匯為裂帛湖,風景尤堪耽。營構侈慈氏,比櫛皆精藍。
惜哉碧云寺,衣冠瘞魏閹。迄今雖鏟削,吾意猶未忺。
茫茫景皇陵,往事嗟忠讒。抑有耶律賢,石壁留鐫劖。
緬懷金元來,游人幾停驂。世代遞遷更,山水猶回含。
何當真杖策,十日窮云巖。
短棹發臨湘,迢迢水驛長。
過云灑疏雨,歸雁帶殘陽。
岸靜千蟬響,林秋一葉黃。
未須愁旅泊,吹角近官塘。
慷慨爭揮壯士戈,洗兵竟欲挽天河。
苦煩父老通邛笮,難禁奸民教尉佗。
襖廟火焚氛更惡,鮫人珠盡淚猶多。
紛紛和戰都非策,聚鐵雖堅奈錯何!
有水復有山,豈云非佳勝。
昨來橋上眠,臨流俯涓靚。
玉峽束江腰,紅欄竹間映。
山礬落不掃,一夜沒樵徑。
忽破水禽棲,僧坊數聲磬。
病夫傀獨如枯僧,繩床縛夢窺孤燈。
一從瞀眼負秋魄,臥及風力催檐冰。
累旬越渫罹大札,府種交轢憂成癥。
勝衣素已苦羸頓,那敵熛颶紛憑陵。
用知維摩非得已,示疾特為群生矜。
勢有至難術乃圣,勿藥竟可蘇懵憕。
宵來一涊告脫熱,霍若大赦歡中興。
可憐萬念陷眢井,雞竿此際誰當徵。
平生詩壘頗摩厲,蝥弧奪既還先登。
衛青不死實天幸,收合煨燼猶差勝。
其馀事變雜朝市,置勿掛齒吾皆應。
獨茲吟境逝復得,色喜正可誇賓朋。
人生有情在胸臆,孰肯木木儕癡蠅。
安心是藥語良審,奈此佳句千崚嶒。
要知世有不龜手,未患寒壑探蛟罾。
跰躚詰旦得學步,便有世故奔填膺。
爾時索句恐寥落,寧獲馀力涂溪藤。
短章自釋博君噱,休語流俗資疑憎。
去年冬至第一日,
省墓人回船過急。
不知兩眼血乾無,
使我時時為君泣。
高陽池館舊編詩,粉璧籠紗系去思。
絳節移來芳草渡,筱驂迎及菊花時。
為聽鐵拍懷坡老,底用紅牙付雪兒。
有約看山廬阜近,春舟李委笛先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