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蘄州庠會玉廷弟
南浦風煙雁破群,天涯翹首怕沾巾。
池塘春草十年夢,風雨彭城此會真。
樂在不知羈旅恨,話長誰厭酒杯頻。
須臾又是孤舟別,蘄水荊山更愴神。
南浦風煙雁破群,天涯翹首怕沾巾。
池塘春草十年夢,風雨彭城此會真。
樂在不知羈旅恨,話長誰厭酒杯頻。
須臾又是孤舟別,蘄水荊山更愴神。
南浦邊風煙繚繞,雁群離散;遠在天涯的我抬頭遠眺,怕淚水打濕了手巾。十年間,我常夢到池塘春草的美景;今日在風雨中的彭城與你相會,才知這一切真實不虛。相聚的歡樂讓我暫時忘記了漂泊的愁恨,話語綿長,誰會嫌酒杯斟得太勤?片刻之后又要乘孤舟分別,面對蘄水荊山的景色,更讓人神傷。
南浦:南面的水濱,古典詩詞中常指送別之地。
雁破群:雁群離散,比喻親人或友人分離。
池塘春草:用謝靈運《登池上樓》“池塘生春草”典故,此處指對往事的美好回憶或夢境。
彭城:今江蘇徐州,此處代指聚會地點。
羈旅:客居他鄉的漂泊生活。
蘄水:今湖北浠水,蘄州境內河流;荊山:蘄州一帶的山名。
此詩為詩人與弟弟玉廷在蘄州學宮(庠)相聚時所作。詩人長期漂泊在外,與弟弟分隔十年,此次在風雨中的彭城意外重逢,短暫相聚后又將乘孤舟分離,故借詩抒發聚散無常的感慨。
全詩圍繞“會”與“別”展開,前半寫久別重逢的驚喜(“此會真”),后半寫即將分離的惆悵(“更愴神”),情感真摯,結構緊湊,是一首典型的記錄兄弟情誼的送別詩。
披衣清曉倚闌干,龜屋裁成二寸冠。
盆檜雨余抽嫩綠,研池風過起微瀾。
愛書自笑心常在,去死懸知日尚寬。
回視前修似無愧,不教一字入長安。
德孫秀眉宇,慨然修初服。
枯腸貯詩書,十飯九不肉。
成童將覓舉,想見袍立鵠。
先澤儻未衰,豈無五秉粟。
汝能記吾言,并以告阿福。
閉門勿雜交,一經萬事足。
北斗離離柄漸西,披衣出戶聽晨雞。
豈惟蒲柳先搖落,坐覺風云已慘凄。
斷簡不妨重料理,清樽隨處可提攜。
穿林莫惜衣霑露,爽徹靈臺勝寶犀。
萬壑千巖自古傳,青鞋布襪更誰先。
泛舟菰脆鱸肥地,把酒橙黃橘綠天。
秦篆舊碑荒草棘,禹書遺穴慘風煙。
誰知陸子登臨日,已近浮生八十年。
黃卷青燈自幼童,長年頗亦有新功。
尚嘲孟??遲成佛,那計辛毗不作公。
學問更當窮廣大,友朋誰與共磨礱。
諸君果未捐衰老,鄙語人當致一通。
送了春歸又送秋,人間隨處寄悠悠。
百年此際成遺老,萬里當時賦遠游。
筆力日衰慚陣馬,江天歲晚狎冥鷗。
清狂自笑無時歇,又犯新寒上市樓。
仕不逢時勇退耕,閉門自號景迂生。
遠聞佳士輒心許,老見異書猶眼明。
奴愛才如蕭颕士,婢知詩似鄭康成。
早孤遇事偏多感,欲續殘章涕已傾。
岸幘出籬門,投竿俯溪瀨。
魚聚忽千百,鳥鳴時一再。
新涼杜甕香,亦有雉兔賣。
歡言洗杯酌,又破止酒戒。
出世仙姝下草堂,高標肯學漢宮妝。
數苞冷蕊愁渾破,一寸殘枝夢亦香。
問訊不嫌泥濺屐,端相每到月侵廊。
高樓吹角成何事,只替詩人說斷腸。
奉常遺緒冷如秋,閉戶知君頗好修。
千里可嗟妨晤語,兩書猶喜免沉浮。
但令有竹能醫俗,何患無天可寄愁。
一事卻須常自勉,勿容凡子得同游。
長生固非道,得道自長生。
書不傳關尹,言誰契廣成。
羅浮觀日出,句曲聽松聲。
聞說長安好,何妨醉太平。
浴罷閑無事,悠然寄一床。
水風涼醉頰,松月上虛廊。
岸久烏紗側,熏余細葛香。
今宵一美睡,何止傲羲皇。
情懷猶是昔年人,豈料侵尋八十身。
燈下看書方覺老,花前闕酒始知貧。
玉非鼠樸何勞辨,魚與熊蹯各自珍。
萬事回頭已陳跡,為君一笑落紗巾。
狼藉殘花滿地紅,擁衾孤夢雨聲中。
人生十事九堪嘆,春色三分二已空。
但有老盆傾濁酒,不辭衰鬢對青銅。
長貧博得身強健,久矣無心咎化工。
扇墮巾欹午夢回,鳴鳩又喚雨絲來。
數行褚帖臨窗學,一卷陶詩傍枕開。
糠火就林煨苦筍,密罌沉井漬青梅。
艾人行復巍然出,老大難堪節物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