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八日立秋未旦起行山園口占
北斗離離柄漸西,披衣出戶聽晨雞。
豈惟蒲柳先搖落,坐覺風云已慘凄。
斷簡不妨重料理,清樽隨處可提攜。
穿林莫惜衣霑露,爽徹靈臺勝寶犀。
北斗離離柄漸西,披衣出戶聽晨雞。
豈惟蒲柳先搖落,坐覺風云已慘凄。
斷簡不妨重料理,清樽隨處可提攜。
穿林莫惜衣霑露,爽徹靈臺勝寶犀。
北斗星稀疏,斗柄漸漸指向西方,我披衣出門聆聽晨雞報曉。豈止是蒲柳最先凋零,我頓感風云已透出凄慘悲涼。舊書不妨重新整理,美酒可隨時攜帶。在樹林中穿行莫怕衣服被露水打濕,這清爽透徹心靈的感覺勝過珍貴的犀角。
離離:形容星星稀疏的樣子。
蒲柳:植物名,即水楊,入秋早落葉,常用來比喻早衰。
斷簡:指殘缺的書籍。
清樽:清酒,酒器。
靈臺:指心。
寶犀:珍貴的犀角,古人認為犀角有辟邪等功效。
此詩創作于立秋時節清晨,詩人在山園散步時有感而發。立秋意味著季節轉換,秋意漸濃,詩人或許由此聯想到時光易逝、人生變化,在這樣的心境下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立秋之景表達時光感慨與生活態度。其特點是情景交融,將秋景與心境巧妙結合。在文學史上雖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但體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
雕霜捏粉,作西域、萬里狻猊,攫拿爪踞。側腦平蕪,猛氣驍騰何怒。奔犀駭虎。更何論、田間狡兔。似鮑老、裝成假面,筵前決賭。
道上兒童戲汝。算冰澌雪盡,愁伊無據。恰遇獅王,微笑擲花而語。明駝洛下,費幾許、銅山才鑄。今何處。一樣荒煙細雨。
尋常多愛此峰游,蹤跡疏來已十秋。
他日會心峰愈勝,小詩難寫興悠悠。
蘆橙橙。
逐水流。
東風忽如起。
那得入石頭。
長川夜冷,瑩琉璃、千頃平鋪寒碧。誰放清輝收密靄,點入一輪蟾魄。
歸盡漁舟,響殘菱唱,露氣零秋白。更無風浪,水天相映一色。
驚見墮璧遺珠,交光上下,清處無人識。喚起瑪夷裁匹練,摹取廣寒真跡。
便欲披襟,馭風乘氣,醉訪騎鯨客。一聲長嘯,水宮驚動龍蟄。
舊憶淞江經歲別,
春陰無俚嘆賓虹。
生平能事都如此,
浦溆漁舟著意工。
閬苑天風接玉屏,
江山文字見英靈。
蒼茫三百年間事,
片石誰尋十友亭。
聞道蕭娘病欲蘇,
畫船日日傍西湖。
南屏一路春陰綠,
只少當年舊酒徒。
欲尋凈土羼遺民,奈此泥犁黑劫淪。
東海昔年遲蹈我,北山今日恐驅人。
坡翁抵死居無竹,老子平生患有身。
萬古閻浮詩冢在,蘧廬天地一微塵。
鰲翻溟漲折靈山,漂落塵區莽眇間。
自有神仙護真境,故令林木斷人寰。
碧城萬玉重重合,琪樹三株寂寂間。
安得長風破高浪,拂衣東去一躋攀。
水部為郎日,長安聯署時。
相過不作客,對飲或論詩。
人望熊車遠,書傳鵩賦遲。
歸來空一水,音問杳難期。
蟆頤江水小羅浮,
梅術花時踏雪游。
五字七吟天一角,
東南何處是皇州。
未關西洛無宗旨,自是東家有故常。
釋梵不為寧過計,江湖有道合相忘。
交君一臂風千里,老我平生夢幾場。
云月煙林真杜口,何如弟子列成行。
起踏寒溪雨,來嘗老屋茶。論年我蒲柳,涉世子龍蛇。嫩綠初還水,嬌紅半著花。澆春可無酒,試與問西家。
世正矜投筆,人誰話濯纓。君窮猶鬼瞰,我病亦天黥。古寺云埋徑,官濠柳暗城。便應從此去,已負白鷗盟。
小柳志超逸,病毛才崛奇。俱為一抔土,但有百篇詩。漠漠江山靜,匆匆歲月移。黃塵沒馬首,賴子一伸眉。
畋也頗豐下,本期渠克家。才令配晨月,又復摘秋瓜。寒泊堪秧稻,荒池足漚麻。熊兒幸無恙,聊伴老生涯。
賴皇天,錫豐年。
勤禹稼,力舜田。
喜慰三農,愿嘉禾秀瑞麥鮮。
賦九州,貢八埏。
神倉御廩咸充滿,養民以養賢。
十丈瓦屋八九間。
蘆作柱。
薤作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