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時歌 秋歌十八首 其十七
秋風入窗里,羅帳起飄飏。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秋風入窗里,羅帳起飄飏。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平生子林子,一別今幾春。
寧知林壑中,忽見題墨新。
巉巉屹蒼石,恍若對其人。
徘徊不忍去,我懷誰為陳。
自子來江東,相去亦已邇。
謂當復相逢,跂首日望子。
云何竟差池,又此隔千里。
憑高久佇立,飛鴻渺煙水。
楚霧侵衣潤,湘江到眼明。
春連岳麓寺,花滿定王城。
佳客真如此,天公卻不晴。
空蒙殊可意,沙濕馬蹄輕。
黃郎千人英,凜凜霜松姿。鄴侯三萬卷,載復無遺辭。
十年居太學,辛勤厭朝虀。詞場事雄俊,傲睨深叢羆。
再拜天子前,袍笏光陸離。朅來皖水濱,樂哉同襟期。
顧我蓬之心,友婭慚非宜。朝來擺征衫,悵望當分攜。
君家閩海陬,去作楚郢歸。大哉天宇間,會合固有時。
丈夫志八表,曲士守一涯。錦衣行未暮,鸞桂先高枝。
清潤照冰玉,唱和共塤箎。行行得所詣,何必事町畦。
寒江清無波,愛景搖窗扉。袞袞江上山,萬象供品題。
還登古石城,往和白雪詩。儻因西飛鴻,寄我長相思。
秋風木葉落,送客麗譙東。
豈懷兒女戀,愛此趣味同。
至理無轍跡,妙在日用中。
聞言有不信,渠自馬牛風。
吾子實所畏,立志高冥鴻。
卓然游圣門,不受異說訌。
切磋豈不樂,愧非斲鼻工。
于皇太極蘊,精微浩無窮。
愿言終玩繹,默參元化功。
緩驅千騎出朝京,喚得春回眼界青。
旗腳靈風來廟步,馬蹄山雪過昭亭。
極知太守懷忠款,端為君王薦德馨。
慚愧去年冬十月,軍書徹夜聽鳴鈴。
劍潭百尺深,中有神物蟠。東流并山腳,鑿鑿穿巑岏。
廣擬一葦航,聲戰兩耳寒。異哉黃頭郎,放棹隨飛湍。
勢若從天來,千仞轉一圜。百里不及眴,孰與嶺道難。
長篙信敏手,岸石如劍攢。江頭憚瘏痡,誰不謀所安。
嗟嗟彼征夫,遭時棄師干。不裹馬革中,來葬魚腹間。
壯士等死耳,此命良辛酸。仆夫第知免,笑言雜悲歡。
寧知利害涂,倚伏如毫端。豈無跛男子,不救為可嘆。
晏安有鴆毒,懷哉宜鑒觀。
啼鶑喚起紗窗夢,紅日滿簾花影弄。翠屏香字冷薰爐,羅衣疊損金泥鳳。
去年君去燕歸時,今日燕來君未歸。欲把相思挑錦字,夜寒懶上鴛鴦機。
起來翠袖香羅薄,東風滿地桃花落。
今年米貴更風雪,破屋荒涼冷于鐵。
道人三日不出門,臥聽欹簷竹枝折。
高吟忽送三十韻,覿面未覺千里隔。
比公也自可憐人,家徒四壁衣鶉結。
君不見漢時蘇子卿,窖中嚙氈終持節。
是人道渠執拗,不知年老成魔。
偏要時時入室,所招怪恨者多。
阿呵呵,屈指東西誰似它。咄。
靡靡歲時晏,亂山紅葉稀。端居已無悰,況與親故違。
駕言臨廣路,惜此須臾期。祖燕未云洽,雞鳴促再馳。
晨裝儼然隊,天澹風凄凄。迤邐征人行,悵惘離言悲。
令德本高世,誠思開圣微。虎豹文采異,幾年丹詔垂。
眷茲皇華寄,那得淹遐隮。君王久延佇,去矣翔天墀。
顧我抱幽獨,已為清世遺。冥鴻聿高舉,蜩鸴何由追。
縈縈西郊道,晻晻朝陽暉。出處自殊跡,操袪胡不怡。
明當逐云月,依舊東岡陂。
憶曾總領道山仙,自挽狂瀾制百川。
廷策萬言功蓋世,臺評三上力回天。
楚東賸喜詩郵速,天北催頒詔墨鮮。
老我江湖堪野史,看公勛業手親編。
腰鐮聲相呼,十百南畝獲。婦持黍漿饋,幼稚走雀躍。
辛勤既百為,幸此歲不惡。王租敢不供,大室趣逋約。
雖云粒米多,未辦了升龠。姑寬目前饑,詎有卒歲樂。
樂歲尚爾為,一歉更何托。書生獨多憂,何以救民瘼。
玉兔愛佳泉,飲泉化為石。
規圓立山趾,萬古終不息。
應厭舊星躔,盈稀多缺夕。
自從寄茲蹤,表表無晦蝕。
光彩雖暫埋,體素得不易。
神物豈終潛,早晚照九域。
同是天邊侍從臣,江頭相遇轉情親。
瑩如臨汝無瑕玉,暖作廬陵有腳春。
五馬今朝成十馬,兩人前日壓千人。
便看飛詔催歸去,共坐中書秉化鈞。
自子來見我,倏焉十六秋。一聞沂上音,此意便綢繆。
中間豈不別,會合同轉頭。今茲舍我去,萬里不復留。
豈不能挽子,懼子為親憂。六月送歸船,我思與悠悠。
愛子剛毅資,不作繞指柔。愿子進問學,琢磨須自修。
居然知見廣,百病會有瘳。誰謂道云遠,行矣當深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