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惜身薄祜行
出身秦川,爰居伊洛。
出身秦川,爰居伊洛。
我出生于秦川之地,后來遷居到伊水、洛水之畔。
出身:出生,此處指出生地。
秦川:古地區名,指今陜西、甘肅秦嶺以北的平原地帶,因春秋、戰國時屬秦國而得名。
爰(yuán):文言助詞,相當于“于是”“乃”。
伊洛:伊水與洛水的合稱,均流經今河南洛陽一帶,代指洛陽地區。
此詩為樂府詩題,“自惜身薄祜”意為自憐福分淺薄。結合內容推測,或為詩人回顧早年經歷所作,背景可能與個人出身平凡、遷徙漂泊的生活境遇相關。具體創作時間、地點因史料有限,難以確考。
全詩僅兩句,以簡練筆觸概述詩人早年出生地及遷徙經歷,通過“出身”“爰居”的敘事,隱含自憐身世的情感基調,語言質樸平實,體現了樂府詩“感于哀樂,緣事而發”的特點。
奉使非君職,凄然念死生。旅魂迷舊國,嫠室寄孤城。梅雨南天迥,星河北極明。筆峰休戀住,預計簡書程。
觸暑臨官道,含情對別樽。吟懷緣病減,旅思及秋繁。負郭一犁少,遺孤滿眼存。知君心力盡,人紀古來敦。
自君之出矣,
鸞鏡不曾開。
思君如璧月,
皎皎照妝臺。
望望蒲塘路,維舟第二橋。
故人期隴晦,好會接云霄。
作合前時問,朋游隔日招。
惟應就芳草,百里未嫌遙。
我昔少年日,無事幸休居。佩弦戒性緩,每師董安于。
迨茲桑榆景,始悟失東隅。屢將孱弱軀,觸冒風波途。
嚴冬朔風急,夜絕高郵湖。豈不幸利涉,為計良已疏。
古人戒垂堂,況我疾病余。前途諒多險,欲悔將焉如。
仲冬度長淮,滉蕩迷所知。同行得佳侶,乃諧夙所期。
憶昨辭京國,與子適同時。參差各首路,不謂會在茲。
舉觴更相屬,滿飲不須辭。人生如浮萍,聚散安足疑。
千秋宮體溯皇娥,古艷如聞倚瑟歌。上下萬年彤史在,筆花開處五云多。
吟遍宮花字亦香,消磨九十好韶光。填胸百代興亡感,寫入新詞獨擅場。
燕瘦環肥筆底來,重翻古案隸新裁。玉鉤斜畔香魂笑,又費人間點鬼才。
體兼正變古風詩,胡帝胡天更見之。從此再開詩世界,五洲萬國著宮詞。
王謝堂前舊侶,年年偏向天涯。
重來消息待梨花。屈指明朝春社。
閑卻舊營巢處,傍誰門戶為家。
劇憐望眼已將賒。為爾湘簾不下。
陌上經過俠少年,邀予一飲錢十千。
醉來馬上揚鞭去,還向紅樓高處眠。
富盛俄遭變,艱難卻起家。
田園新活計,詩禮舊生涯。
仙桂應傳秀,庭蘭更茁芽。
真歸了無恨,超徹妙蓮華。
曉來風入萬花動,
零落滿頭飛下時。
無情常在有情先,
何用多情測未然。
月缺月圓原是月,
天晴天雨總由天。
匆匆事業了潮州,
竟認潮州作首丘。
哀泣一家新故鬼,
此邦與汝定何讎?
十日平原酒未醒,千回謔浪不曾停。
從他婁水能如眼,可似王家伯仲青。
縹緲樓前玉萬家,銀瓶美酒不須賒。
請看正月江南雪,爭似河南二月花。
略無一物將人意,
更逐行軒去似飛。
剩把清吟供惠遠,
聊將遠出當依歸。
急雨過窗紙,
新涼生簟藤。
蹣跚老鈴下,
來炷壁間燈。
自君之出矣,
羅幔月娟娟。
思君如絡緯,
輾轉一絲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