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景畫為朱天錫題 其二
山坳亭館野仙居,南面風來暑氣無。汲取寒泉入清漱,日長閒講漢西都。
山坳亭館野仙居,南面風來暑氣無。汲取寒泉入清漱,日長閒講漢西都。
華屋金狨座,雕鞍駟馬車。
才堪夸世俗,早已落丘墟。
此病久沈痼,無人解掃除。
千年子晁子,道院有遺書。
南云哭重華,水死悲二女。
天邊九點黛,白骨迷處所。
朦朧波上瑟,清夜降北渚。
萬古一雙魂,飄飄在煙雨。
封域依神保,遺哀記屬鏤。
荒庭垂白露,古屋換爰烏。
配食虛神果,除壇欠闔閭。
向來存二廟,猶得慰三吳。
福慶于人鮮比方,一生坦若履康莊。
好逑得偶天官胄,嗣子能傳月窟芳。
壽入九齡光寶箓,服膺三品燦金章。
始終可謂無遺憾,信矣榮歸死不亡。
仙霞何事名仙霞,巔末得之神仙家。此山南來絕高峻,上插云表參天涯。
群仙游宴絕頂上,不飲煙火湯與茶。朝餐赤霞吸其英,暮餐黃霞咀其華。
日傲煙霞為洞府,不踏塵寰寸泥沙。后躅躋攀不可得,危梯峻級頻咨嗟。
高人欲解行者疲,掇作好語清而嘉。故取仙霞起人慕,非以仙霞為世夸。
流傳歲月浸久遠,此意零落說又差。謂酌流霞固淺陋,謂著霞衣亦浮葩。
我來登陟動幽趣,愧無灑落清襟懷。聊寓數言代嶺記,未可例視為南華。
玄冥當語誰,餉我一簷雪。
吾廬本來靜,得此更清絕。
遙憐北海上,往往已盈尺。
嚙氈人在否,毋凌漢臣節。
育才為國寸心丹,修泮時聞鏘八鸞。
綠引滄溟循道入,青徘名第對門看。
宸鉤日煥龍蛇動,書閣云齊牛斗寒。
末學幸陪芹藻豆,詎耽秋菊夕英餐。
肯堂題扁自名公,表里須教實一同。
門閱不夸車馬大,家聲端藉禮詩隆。
熟仁便足膏粱味,殉義能傳清白風。
終始此生無忝處,精誠妙與古人通。
諸老紛紛去不留,之人也作翠微游。
要看綠字封蒼蘚,須趁黃花插滿頭。
秋水隔人猶有恨,春山得伴更何求。
九華樓上新風月,不學詩人賦隠憂。
哦風徑游衛山峬,溢耳謠言如春敷。猗猗青青發三嘆,熟察其調未免粗。
當年載歌淇水澳,區區但取枝葉綠。惡知中有至味存,爽人神思勝于玉。
料想厥種未為良,校之吾邦君視仆。吾邦此君最佳處,惟在根萌毓坤腹。
出塵妙質瑩無疑,徹骨不容疵纖厘。地靈精白氣所孕,圃師培壅工弗施。
火行用事正炎鬰,故遣特特清南垂。鉆泥苯?伸蟄龍,軋石朧腫亞臥獅。
蓄節正直已不拔,藏心塞實如無私。新班黃甲固脆潤,半露青簪猶珍奇。
雨余荷鋤試一訪,穎穎競脫毛囊錐。發封奏之金錯刀,片片逐刃滋瓊脂。
未數冰谷素龍肝,豈遜金墉白云芝。天然真味本自足,不待滑瀡甘以飴。
烹煎燔炙無不可,論材宜為百品師。疏腸滌胃掃煩穢,侑巵贊膳功誰知。
九饤槃中若得此,方貢諸羞特余子。簞瓢陋巷時相逢,炳腹瑯玕焰欲起。
從知種種山海腴,那有似此清中癯。吳莼楚荇儻埒美,恰類???擬醍醐。
貓舄班孫真徒胥,何復敢校榮與枯。信哉超越天地爐,君子之德他所無。
蒙蒙露氣白,耿耿東方明。
馬捉步猶碎,烏營食又鳴。
倏過黃峴嶺,遙見闔閭城。
欲問兒曹懶,前虞祿命輕。
三分光陰二早過,遲日江山麗。
靈臺一點不揩磨,春風花草香。
貪生逐日區區去,泥融飛燕子。
喚不回頭爭奈何,沙暖睡鴛鴦。
大漿陟降幾千層,積雪朝來錯去程。
溜石瓊花新琢就,平田玉鏡恰塵成。
不嫌凍氣侵肌栗,最愛清姿照膽明。
聊把杖頭敲擊處,那忘疲苶旅中情。
壯歲登科甲,淹遲暮始通。
閩中馳德政,灨上振儒風。
藥石王宮訓,權衡璧水功。
儼然遺躅在,誰不悼思公。
今朝九月初一,打板普請坐禪。
第一切忌瞎睡,直下猛烈為先。
忽然爆破漆桶,豁如云散秋天。
劈脊棒,迸胸拳,晝夜方才不可眠。
虛空消殞更消殞,透過威音未朕前。
咦,栗棘金圈恣交袞,凱歌高賀徹風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