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哀詩三首 其二
荊蠻非我鄉,何為久滯淫。方舟溯大江,日暮愁我心。山岡有馀映,巖阿增重陰。狐貍馳赴穴,飛鳥翔故林。流波激清響,猴猿臨岸吟。迅風拂裳袂,白露沾衣襟。獨夜不能寐,攝衣起撫琴。絲桐感人情,為我發悲音。羈旅無終極,憂思壯難任。
荊蠻非我鄉,何為久滯淫。方舟溯大江,日暮愁我心。山岡有馀映,巖阿增重陰。狐貍馳赴穴,飛鳥翔故林。流波激清響,猴猿臨岸吟。迅風拂裳袂,白露沾衣襟。獨夜不能寐,攝衣起撫琴。絲桐感人情,為我發悲音。羈旅無終極,憂思壯難任。
生當益于人,為道固不同。
賜也乃結駟,回也乃屢空。
憶昔年少壯,未知理窮通。
收身百憂余,自置寂寞中。
??粥儻可繼,當為七十翁。
風光報答可無詩,漸喜春風熟燕泥。
客至甚思留竹隠,書來無奈趣巖棲。
幸同故國云雖暮,朗誦新吟日未西。
自愧續貂才不敏,徘徊月已在榱題。
山棲極造理,其北恰嵐壁。
下吞泉數斗,中有蒲數脊。
崖留未化雪,竹迸將崩石。
不為世所薰,直入玄之寂。
道人無一吝,近我如相識。
忽然問周易,再三說太極。
言清嚼冰雪,事奧通金碧。
吐納少滯咽,導引多精色。
陰火養陽鼎,黃云生寶鬲。
定是西母池,佳桃已中食。
霏霏小雨釀梅黃,結束琴書底用忙。
已幸一春鄰絳帳,祇今十日是端陽。
榴花照眼新篁翠,盧橘盈盤煮酒香。
天識主人留客意,故教歸路滑羊腸。
宇量諸公上,聲名一世宗。
平生無一愧,度外有兼容。
綆斷一尋井,蘿枯百尺松。
紛紛湖海士,末路更誰從。
夫子焉不學,高朕羅三賢。橫前一片石,教外皆別傳。
三虎誰最怒,未覺相后先。渠伊囊中方,貴在后者鞭。
我家一佛堂,盎背知廟堧。憶昨祠上丁,蕡燭初欲然。
諸生氣清明,人如出雩泉。洗爵俯象鼻,掩豆高豚肩。
朱弦張文王,繁聲斥師延。此時識方屨,綦滿青苔錢。
李公獨鳳儀,眾中得何堅。惜無補天手,轉之上細氈。
朝來食盤中,穉蕨初數拳。蒼蒼本難測,何由賾真筌。
自我得此士,可以一當千。如聞縫掖姿,欲重世所捐。
舂容吐握詩,法用春秋全。酬贈無玉案,三復緇衣篇。
千里江頭訪故人,事雖論舊道彌新。
懸知一味憂勤意,要活九州窮困民。
秋月洞明波底影,祥風潛有雪中春。
荒山僻嶠雪深處,無惜遄驅六轡均。
古人不可見,千卷留遺編。要非紙上語,至理實參前。
列圣精微心,舍此將何傳。根本會于一,枝葉數萬千。
博文可約禮,掘井志得泉。茲乃讀書旨,涵泳當忘年。
勿以急迫求,留神嘗靜專。亦勿事悠悠,歲月空推遷。
久而竟純熟,脫落不知然。眾理斯旁通,如海會百川。
又如庖丁刀,體解牛無全。超然得我心,枘鑿非方圓。
書在言語后,用起言語先。唐人資綴緝,漢儒拘訓箋。
記誦日益博,疇知心鑒昏。祗足騁馳騖,與道實天淵。
瑱山名亭意,難與世人言。方將屏俗慮,日夕親圣賢。
見聞豈足道,孰是入德門。隠幾無別事,真趣在窮研。
一旦忽冰釋,花柳春無邊。此時案上書,始可付蹄筌。
快讀新詩似見梅,昏昏醉眼為君開。
枝頭未見粉苞露,句里先傳春信來。
試問花神緣底晚,政須羯鼓為渠催。
前枝見說南枝早,合取彭溪溪上栽。
銀鉤鐵畫太師字,從人乞米亦可憐。
五倉空虛胃神哭,竟日悄悄無炊煙。
仙人留書說服氣,道士辟谷期引年。
人生不食浪自苦,獨不見子桑鼓琴十日雨。
善財平明白下床,供君一缽曹溪香。山中老盧致無恙,為我一洗醒而狂。
問君江行何所見,邂逅今朝識山面。群峰亦自不相知,漥者欲逃危欲獻。
漥逃危獻知奈何,小草遠志元同科。時來隨喜出云雨,不來抱藹休巖阿。
老人于山消底物,畢愿托身仍托骨。接頤孤撐看未已,萬馬崩騰過倏忽。
貴人祗聽宮門镮,何曾一葉吼冰灘。轉頭便下貞陽峽,嶺猿舉臂招入還。
歸來海上亦不惡,把酒持螯夸至樂。明朝遠碧望林巒,依舊朱欄照城郭。
來雁無消息,寒蟬久寂寥。
鬢毛隨日化,吾意得詩消。
樓影三更淡,天星幾夜搖。
眼中無長物,拄頰又明朝。
人生邂逅如岐路,南北東西忽離聚。
淵明本賦歸去來,保社乃今隨所寓。
讀書不雜囂塵聲,好在園林最幽處。
朱橋跨出林陰外,一水繞庭將綠護。
有時小立憑危欄,臨風不忍空歸去。
矧逢暑夕遠燈火,杖策月林時散步。
更深每與二三子,輟寐每為清景駐。
山高望望北斗低,花香拂拂南薰度。
擬將胸次滌河漢,不管衣巾濕風露。
清談未必真廢事,言下應當有微悟。
不妨俯仰更觀察,此意直須起訓詁。
郊墟次第新涼入,自可燈窗窮入暮。
凡人努力在年少,老大悲傷欲何訴。
嗟予學古雖有志,蹭蹬獨為一生誤。
鳶魚性分信機淺,風月情懷乃天賦。
歸哉要結園綺徒,清夜團欒繞庭樹。
麟經書雨意何如,可喜非常故可書。
膏澤未觀南畝遍,嫩涼且覺北窗虛。
采詩好入豐年頌,把酒聊娛化日舒。
懷抱一時寬畝??,微疴勿藥頓消除。
十載交游一日如,高情多謝不相疏。
分攜幸不隔江海,得便常須訪起居。
折柳正當三月暮,泛舟深約九秋余。
相期暇日吟哦外,只有公勤是薦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