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曹溪
招提不可到,樵徑一僧逢。
問詢前山路,翠微知幾重。
林光浮舍利,水香藏缽龍。
居然靈境隔,立馬聽遙鐘。
招提不可到,樵徑一僧逢。
問詢前山路,翠微知幾重。
林光浮舍利,水香藏缽龍。
居然靈境隔,立馬聽遙鐘。
寺廟所在之地無法到達,在打柴的小路上偶遇一位僧人。向他詢問前方山路的情況,青翠的山巒不知還有幾重。山林的光影中似有舍利子浮動,水面的香氣里仿佛藏著缽中的游龍。竟然與這靈境相隔,我勒住馬傾聽遠處傳來的鐘聲。
招提:梵語譯音,原指四方僧房,后泛指寺廟。
樵徑:打柴人走的小路。
翠微:青翠的山氣,此處代指青山。
舍利:佛骨或佛寶,此處形容林光閃爍如舍利般璀璨。
缽龍:傳說中僧人缽中所藏之龍,此處形容水香神秘,暗合曹溪佛地的靈異。
靈境:指曹溪的靈異之境,代指禪宗圣地。
此詩為初唐詩人宋之問貶謫嶺南途中所作。神龍元年(705年),宋之問因依附張易之被貶瀧州(今廣東羅定),途經曹溪(今廣東韶關,禪宗六祖惠能弘法之地)時,慕名前往寶林寺,卻因山路艱險未能抵達,遂寫下此詩,記錄望而不得的遺憾與對禪境的向往。
《望曹溪》以‘望’字貫穿全詩,通過問路、觀景、聽鐘等細節,勾勒出曹溪靈境的神秘與幽遠,既展現了詩人謫居途中對自然與佛理的感悟,也體現了初唐山水詩‘詩佛交融’的特點,語言凝練,意境深邃,是宋之問貶謫時期的代表作之一。
翰墨金聲遠,神情玉氣溫。節廉貧愈見,風義老彌惇。舊學資詳正,新儀屬討論。誰憐一麾出,終不反修門。
從軍王粲筆,記禮后蒼篇。謾有殘書在,能令好事傳。鵬來悲四月,鶴去遂千年。試想長橋路,昏昏隴隧煙。
社會追歡逸興頻,飲如河朔醉為真。
預酬令節登臺客,先笑王風落帽人。
竹杖扶行荒徑遠,菊花采插滿頭新。
鴉飛夕照歸舟促,月似銀鉤度海濱。
古樹小橋幽,江村賽社秋。
恒饑雙稚喜,多病一杯酬。
底事周人栗,貧時曲逆侯。
摐金人語歇,天外暮云流。
蟬鬢紅冠粉黛輕,
云和新教羽衣成。
月光如雪金階上,
迸卻頗梨義甲聲。
生男莫重,生女莫輕,忠貞或在巾幗。刬盡析津城郭,過閭為憑軾。
惜幺么,非闖賊。誤利匕、刺仇偏失。恁纖弱,俠烈如斯,一何雄特。
聞說寇深時,邂逅中官,頻問外消息。處死寸心堅決,誰能犯完璧。
從先后,歸毅魄。附傳尾、藉扶人極。舊門巷,正對宮墻,閱年三百。
夢警身慵,春融臂軟,懶去盤鴉。偏一生愛好,妝臺強設,同心學制,巧樣新誇。剔縷挑絲,撩云掠月,何事工夫著意加。天然處,又教人簪上,一兩枝花。
妝成自惜容華,悔負了,芳年未破瓜。把玉簪細綰,小鬟相伴,金釵暗卜,夫婿誰家。臨水還窺,扶欄略整,風送花香壓鬢斜。誰知道,有一雙蝴蝶,飛上窗紗。
月色明畫晝,溶溶照客窗。
弄花堪作伴,對影喜成雙。
壯志隨時易,雄心惜酒降。
所思千萬種,金數付滄江。
兩行對植接低圯,
弱質毋嫌費壅治。
十月綠陰猶滿徑,
也勝蒲柳望秋衰。
龍香可尋隔云爇,紅愁綠慘猶未歇。
著處晴煙裊碧蘿,盡日春風叫鶗鴂。
數株殘柳不勝情,野花斑斑照宮闕。
樂府新歌一字無,黃河流水一朝掘。
蛇老精靈引虺過,寒影荒地墮秋月。
跂烏肖翹叢薄間,
低頭塌翅人所憐。
既無三足相疑妒,
恐可夤緣到日邊。
蜜炬圍春簾不卷。依舊東風,款款飛雙燕。看煞羊車人婉孌,熟人卻是初相見。
入手翠尊休待勸。不道中年,爭信春宵短。疊鼓垂燈新句練,落梅天氣深深院。
惱亂春情空省記。不怕春來,只怕春歸易。遙夜烏啼驕未睡,香篝替護寒衾翠。
薄醉惺忪還問字。銀燭幽窗,暗識深深意。平日酒悲無遣計,為君強忍人前淚。
梁燕飛飛來又去。竹路荷風,記取相攜處。半臂微涼心最許,人生難得秋前雨。
棚底茶煙生細縷。下九初三,那有閒情緒。奈得短亭誰定誤,無端惱煞西園路。
攜手中園燈色晚。款語花前,尚惜花陰淺。明月不辭相送遠,望中貝闕清光滿。
街鼓涼聲人欲斷。易散難逢,最是秋宵短。偎近云鬟香霧亂,襪塵拼取明朝換。
霜葉枝頭吹漸盡。次第寒花,依舊香成陣。秋病春醒常是困,眉痕總帶年時恨。
鈿約釵盟休更問。慣諱相思,那寄青鸞信。月影穿窗珠寸寸,悠悠人遠蓬山近。
金卮濕花露,羅袖留春云。
冶容月同皎,微詞人莫聞。
條風動芳樹,素月流金波。
陽春宋玉和,子夜秦青歌。
成蹊瘦竹間寒梅,
巖畔幽軒晚尚開。
別有鐘聲清似水,
竟隨歸鶴入林來。
斗草人歸午漏徐,
宮簾不動玉窗虛。
旋開蕊笈尋仙典,
閑點松腴試法書。
天道未可測,人事未可知。豐歉數所定,施報庶無私。
山左逢兇歲,我正游不其。哀鴻鳴四野,窮黎日苦瘦。
有司勤撫恤,縉紳效驅馳。就食四萬口,開廠日午時。
畫地分男女,奔走俱淹遲。城東王氏婦,扶姑抱女兒。
冀得三人糧,聊以解朝饑。粟米未到囊,老母已傾欹。
側身援以手,幼孩復見遺。肝腸已痛絕,那堪踐踏隨。
勢如萬壑趨,兩肱難護持。輾轉人叢里,捐軀盡孝慈。
可憐三女子,頃刻無完尸。士民長太息,行路淚亦垂。
救荒無善策,古人曾言之。天乎彼何辜,所遭竟如斯。
此理殊不解,漫成《恨婦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