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六年端午帖子詞 皇后閤五首 其三
斗草人歸午漏徐,
宮簾不動玉窗虛。
旋開蕊笈尋仙典,
閑點松腴試法書。
斗草人歸午漏徐,
宮簾不動玉窗虛。
旋開蕊笈尋仙典,
閑點松腴試法書。
斗草的人散去,午時的漏刻緩緩流逝,宮中的簾子靜止不動,玉窗前一片空寂。隨即打開道經秘籍尋找仙典,悠閑地點上松煙墨汁來試寫書法。
斗草:古代民間游戲,端午有斗草之俗。
午漏徐:午時的漏刻緩緩流逝,漏指漏壺,古代計時工具。
蕊笈:道教經籍。
松腴:松煙墨。
法書:指有一定書法藝術價值的字
淳熙是宋孝宗趙昚的年號,淳熙六年即公元1179年。端午帖子詞是唐宋時臣僚于端午節日獻給宮廷的詩詞,內容多為歌功頌德、祈福等。此詩為作者為皇后所寫,描繪了端午日皇后宮中的生活場景。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皇后端午午后的閑適生活。其特點是語言典雅,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宮廷端午的文化習俗和生活風貌。
巽嶺直下梅家店,
福祿難過丑年春。
二五相逢路再迷,
西天四七,唐土二三。
天下老和尚,的的相承,不容眨眼,
老德山因甚拆卻佛殿。
湘簾一片秋聲碎。殘月窺人人不寐。心兒似你最無情,此時也合頻垂淚。
寒風搖曳孤燈背。落落星光如欲墜。思量還是影多情,夜夜伴儂愁里睡。
高城迢遞暝煙收
廬阜周遭翠欲流
孔雀南飛兒女恨
大江東去古今愁
疏鐘云度松陰晚
遠牧風回槲葉秋
何處月明村笛起
此行不為聽吳謳
忽帶青云去,
惟將逸韻留。
剡舟知待雪,
陶徑已辭秋。
風足高山水,
光原燦斗牛。
瑤華承寄問,
多病獲新瘳。
俯掬清泉漱齒牙
仰看白日照山花
山中閒趣誰能會
更過僧房話午茶
條風輕蕩漾,
弱柳不勝春。
會見成陰日,
能忘種柳人。
曉鶯眠未穩,
淺黛雨初勻。
且喜垂新綠,
盈盈不染塵。
嬴秦世德自飛兼,
八百岐周地總兼。
直以富強成帝業,
豈知豪杰在閭閻。
美玉不受制,韜奇完太璞。混沌鑿未施,真機葆深蓄。離俗清道心,亦藉煙霞沐。化跡留空山,神悴知者孰。
會心豈在遠,靈景生坦腹。充然養天和,誰能量盈縮。少小破塵見,結宇山之麓。扶杖占天時,但愿桑麻足。
比閭釋猜嫌,犬貓互收育。時復邀鄰叟,田家酒初熟。雞黍列盤餐,兒童工戲局。歸臥衡茅下,農經恒夜讀。
翁年今八十,貌古發未白。朝看原上山,暮看松間鶴。泉石茹清貞,林巒資盤礴。雖有歲功營,未能免力作。
即事多好懷,兼之忘城郭。漢陰有淳風,于焉老棲托。余久滯泥涂,心契巖棲樂。世務不攖衷,龐眉友鸞鶴。
令子通殷勤,探奇有夙約。望云結遙想,此意成離索。豁見冰雪姿,駐塵聊稱酌。終當入深林,相隨看丘壑。
大祀恭傳帝命先,兩人聯宿省堂年。浮葭淑氣初回琯,燔璧榮光遠燭天。檻近靜移蒼檜月,亭空寒浸碧池泉。連宵促席聞佳話,茗碗蔬盤得共傳。
蕭蕭林葉墜高庭,寂寂窗燈隱幕青。畫省竹松仍坐漏,紫壇冠佩盡沖星。圣明禮樂追三代,薄劣遭逢起一經。清廟告成當有頌,黃虞致化本無形。
四載行都尹
當朝第一人
中和宣上德
樂易本天真
論撰疏新寵
論思徯舊臣
履聲勤帝想
竟阻上星辰
蘭亭拓本得遺法
字體變化人莫窺
梭飛壁間勢屈矯
劍出獄底光陸離
可憐闕齧侵點畫
鐵網買斷珊瑚枝
八旗讀書人,假藉詞林授。然以染漢習,率多忘世舊。問以弓馬事,曰我讀書秀。及至問文章,曰我旗人胄。
兩歧失進退,故鮮大成就。自開國至今,任事奏績茂。若輩一二耳,其余率貿貿。
繼善為巨擘,亦賴訓迪誘。八年至總督,異數誰能遘。政事既明練,情性復溫厚。所至皆妥貼,自是福量輳。
能詩略如白,倡和亦頗富。獨愛馳驛喻,知寓意不留。
筱壁含煙澹,椒花滴露稀。風吹細雨曉云低。十二碧峰迷。
神女祠前淚,清猿峽里啼。瞿塘新水曲塵微。行客自依依。
九陌千疇稼似煙,都緣數月雨連綿。諺云此是開門笑,成熟方為大有年。
好雨知時歷數旬,大田催得稼如云。人人皆設豐年想,直道秋收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