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天樂 重游滄浪亭
館梧霜葉秋飛盡,高城雁回初響。半潦通橋,層煙冠石,吟屐蕭蕭孤上。寒鐘又放。送天末潮音,替人悲壯。倚遍危闌,舊游誰共訴心賞。
文章流寓自古,水亭風詠地,空肅遺像。土木移形,衣冠換目,時事幾翻新樣。沈吟片晌。指吳會浮云,晚生千嶂。待語西施,越絲愁細網。
館梧霜葉秋飛盡,高城雁回初響。半潦通橋,層煙冠石,吟屐蕭蕭孤上。寒鐘又放。送天末潮音,替人悲壯。倚遍危闌,舊游誰共訴心賞。
文章流寓自古,水亭風詠地,空肅遺像。土木移形,衣冠換目,時事幾翻新樣。沈吟片晌。指吳會浮云,晚生千嶂。待語西施,越絲愁細網。
館前梧桐經霜,秋葉飛盡,高城上大雁歸來的叫聲初次響起。橋下積水半通,層疊云煙籠罩山石,我穿著木屐,獨自寂寞地登上滄浪亭。寒鐘又敲響,送來了天邊的潮聲,替人發出悲壯的聲響。我倚遍高高的欄桿,舊日同游的人,誰能一起訴說內心的欣賞?文人流落他鄉自古有之,這水亭風詠的地方,只空留肅穆的前人遺像。土木建筑改變了形狀,衣帽服飾換了模樣,時事又有多少新的變化。我沉吟片刻,手指吳地的浮云,晚照中群峰疊嶂。想對西施訴說,越地的絲縷像愁緒織成的細網。
館梧:滄浪亭內的梧桐樹。
半潦(lǎo):橋下積水,水勢不大。潦,雨后積水。
吟屐(jī):詩人行吟時穿的木屐,此代指詩人自己。
危闌:高而險的欄桿。
吳會(kuài):吳郡與會稽郡的合稱,泛指今江蘇、浙江一帶。
越絲:越地(今浙江一帶)的絲縷,此處隱喻細密的愁緒。
滄浪亭為蘇州名園,始建于北宋,歷代文人雅集之地。此詞為作者重游時所作,或正值社會動蕩、個人漂泊之際,面對舊景變遷、人事離散,觸發對歷史與人生的感慨。
全詞以重游滄浪亭為線索,通過秋景、遺像、浮云等意象,串聯起個人記憶與歷史滄桑,既寫舊游難再的孤獨,又嘆時事翻新的無奈,是一首融景、事、情于一體的懷舊傷時之作,語言含蓄深沉,意境厚重。
一片孤城山四圍,女墻崩久積苔衣。居人寥落荒涼甚,剩有茅檐映槿籬。
負郭人家野竹圍,水田當戶似僧衣。慣來鷗鷺饒閒意,浴罷梳翎傍短籬。
言尋朝陽巖,煙日初弄影。
清暉媚幽姿,散步得妙領。
連娟浮巖崿,遠目試一騁。
俯瞰瀟水流,含漪渺千頃。
探奇下幽窟,潛蛟舞浪井。
虛徐清風來,蕭灑俗緣屏。
林梢法華寺,斷夢凄以冷。
清音非弦匏,吟嘯坐日永。
梨花如雪柳如絲
正是蜂狂蝶亂時
席上每留將盡酒
階前常剩著殘棋
年時愁對月凄清,視此夢夢愜我生。
收影山河荒戰氣,捲簾兒女怯商聲。
也知皎潔情常在,便恐高寒夢不成。
撫事剩徵坡老說,直應萬里共陰晴。
圩田依澗水,
入夏未栽禾。
不是春耕晚,
山中寒氣多。
生世逢端午,齊頭五十番。一番須作一般看。又聽競船簫鼓、沸江干。
不用絲纏臂,休將艾插門。及時蒲黍漫登盤。只恐歲華催促、鬢毛斑。
二老相思又隔年,
僧窗閒坐復何緣。
吟翁最好鹽城住,
時把歌詩付酒船。
落葉紛紛十月時,今年霜比去年遲。
山猿引子飲幽澗,野鵲結巢爭墮枝。
嶺北片云生峭絕,橋東殘水漾淪漪。
病衰自怪詩情盡,造物撩人乃爾奇。
誰肯甘心薄幸名,
南艤北駕怨三生。
勞人只有空王諒,
那向如花辨得明?
種秫秋來甫入場
舉家為計一年糧
馀皆釀酒呼群輩
共罄平原十日觴
午院春深。玉樓微度,畫閣低侵。亂捲愁來,輕沾恨去,一片傷心。
飄零幽夢難尋。偏冷落、珠簾繡衾。燕子爭銜,羅衣暗惹,消息沉沉。
三秋三楚填淫荒,
誰能不斷憂思腸。
遙遙極浦浮云樹,
渺渺生洲迷荻蔣。
馬殷南國飛星白,
陸遜西壘落日涼。
咫尺千波杳向往,
孰為大壑恣埋藏。
蘿徑重重入,芝房曲曲棲。
酒拚金谷醉,路恐武陵迷。
有美蕙蘭畹,無言桃李蹊。
贈君多得句,好向竹間題。
別后重來未有期,且憑圖畫寄相思。秋風黃葉茅亭上,猶記逢君是此時。
目極天涯酒半醒,楓林斜帶遠山青。故人家在秋云外,百步洪邊水繞亭。
甚年年花底說春歸,今年倍傷情。倚闌干不語,水分新綠,天蹙遙青。點檢奚囊題句,剩得瘞花銘。消受清和意,簾額塵輕。
愁里漫聽鶗鴂,算天涯啼徹,都是離聲。悵故人不見,落日自高城。更休逐、孤云南望,但平林、如薺野煙生。家山遠、寫朱弦恨,誰吊湘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