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廟歌辭 五郊樂章 黃帝宮音 雍和
金縣夕肆,玉俎朝陳。
饗薦黃道,芬流紫宸。
乃誠乃敬,載享載禋。
崇薦斯在,惟皇是賓。
金縣夕肆,玉俎朝陳。
饗薦黃道,芬流紫宸。
乃誠乃敬,載享載禋。
崇薦斯在,惟皇是賓。
金屬鐘磬傍晚陳設停當,玉制祭器清晨陳列整齊。祭品獻于黃帝的祭祀正途,香氣飄入帝王的宮殿之中。心懷虔誠與崇敬之意,舉行祭祀與升煙之禮。隆重的獻祭在此進行,以黃帝為尊貴的賓客。
金縣(xuán):縣通“懸”,指懸掛的鐘磬等金屬樂器。
玉俎(zǔ):玉制的祭祀禮器,用于盛放祭品。
黃道:此處指祭祀黃帝的正途,或代指中央方位(黃帝屬五方中央,土德尚黃)。
紫宸(chén):帝王的宮殿,此指天帝居所或朝堂。
禋(yīn):古代祭天儀式,指升煙以通神明。
賓:以……為賓客,此處指尊奉黃帝為受祭的神靈。
此詩為唐代《五郊樂章》中祭祀中央黃帝的樂歌。唐代祭祀體系中,五郊指分祭五方天帝(東方青帝、南方赤帝、中央黃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此詩用于春季后戊日祭祀黃帝的儀式,反映唐代“敬天法祖”的禮制傳統及對五方神權的崇拜。
詩為唐代郊廟祭祀黃帝的樂歌,通過描述祭祀陳設、流程及心意,展現對黃帝的尊崇。語言莊重典雅,結構嚴謹,是研究唐代祭祀文化與郊廟樂歌的重要文本,體現古代“以禮治國”的思想。
碧落堂中夕眺余,一聲哀角裂晴虛。
滿城煙靄忽然合,隔水人家恰似無。
坐看荷山沉半脊,急歸道院了殘書。
意行花底尋燈處,失腳偏嗔小史扶。
花帽銖來重,綃裳水樣秋。
強行終較嬾,妍唱卻成羞。
鸚鵡棲蔥指,芙蕖載錦舟。
休看小兒社,只益老人愁。
新暑酒不宜,作熱妨夜睡。
不如看人飲,亦自有醉意。
彼飲吾為咽,所美過于味。
同舟笑吾癡,吾不羨渠醉。
安知醉與醒,誰似誰不似。
芒動長星帚,親揮卻日戈。
再令天有柱,一定海無波。
黃屋非堯樂,薰琴付舜歌。
祗書魏蕩字,誄語不須多。
鏡湖泮宮轉街曲,才隔清溪便無俗。
竹橋斜度透竹門,墻根一竿半竿竹。
恰思是間宜看梅,忽然一枝橫出來。
霜余皴裂臂來大,只著寒花三兩個。
隤照趣夕黯,孤燈啟宵明。
老夫倦欲睡,似醉復如醒。
寸心無寸恨,坦如江海清。
秋蛩何為者,四面作怨聲。
凄惻竟未已,抑揚殊不平。
切切百千語,遞遞三四更。
遶砌尋不得,靜坐復爭鳴。
有口汝自苦,我醉不汝聽。
天上麒麟地上行,掌中珠玉月中生。
瀾翻六籍吞諸子,聲動三公及九卿。
別有詩書真事業,不應童子是勛名。
長成來奏三千牘,桃李春風冠集英。
今代宗英政駿賢,同居江介更同年。
別來十載長相憶,新聽千詩喜欲顛。
爽似月華秋艷艷,韻如荷葉夏田田。
吹燈把翫舒還卷,老眼惺松夜不眠。
醉去昏然臥綠窗,醒來一枕好凄涼。
意中為許無佳況,夢里分明到故鄉。
淮水打船千浪雪,燕鴻叫月滿天霜。
山城更點元無準,偏到雞鳴分外長。
大江東西湖南北,鵠袍學子森如竹。何人開口不伊川,阿誰初道此水源。
清純先生劉夫子,冷笑俗儒鉆故紙。夢中親見大小程,為渠刺船入洙泗。
嗟我結發從先生,日日看子趨鯉庭。先生命子卻從我,小窗短檠共燈火。
陋巷柴扉共寒餓,安知頭上天幾大。子今行李寄大寧,翩然束書游帝城。
袖中一卷經濟策,天關九虎叫不應。朝來忽見毛生刺,看來看去驚且喜。
風花聚散三十年,何許飛墮老眼前。相逢幾日又相別,珍重兩字不忍說。
我有故山江之西,祗遣思歸不遣歸。贈行聊借退之詩,石頭城下一杯酒,便是此生長別離。
猛雨打萬荷,怒聲戰秋鼙。
水銀忽成泓,一寫無復遺。
不如微雨來,翠盤萬珠璣。
荷翻珠不落,細響密更稀。
清如雪觸窗,三更夢聞時。
語君君不信,對境當自知。
深著紅藍染暑裳,琢成紋玳敵秋霜。
半含笑里清冰齒,忽綻吟邊古錦囊。
霧縠作房珠作骨,水精為醴玉為漿。
劉郎不為文園渴,何苦星槎遠取將。
淡墨題名冠子衿,一星州縣嘆浮沈。
向來寄我南樓賦,不減古人東武吟。
幾閣文書聊韞玉,蘭臺筆札即?金。
李家兄弟鹓鸞侶,一日雙飛入上林。
一生兩事苦相關,從仕居貧并作難。
顧我雪穿行腳襪,羨君身作在家官。
曉分京兆月半璧,夕問南湖水幾竿。
桃李能言春滿坐,向人猶自訴霜寒。
霜何曾傍繡簾寒,酒不能令客臉丹。
勤向竹爐溫手腳,嬾尋銅鏡正衣冠。
無人孤坐月將落,擁鼻清吟夜向闌。
忽憶約齋詩債在,自吹燈火起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