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溫州揮使陳汝玉樸庵之孫
四世簪纓見祖孫
六朝鈇鉞衛將軍
清英不忝千金子
雅厚元從萬石君
劍蓄靈光徹牛斗
兵凝朝氣待風云
送君不盡懷人恨
目斷江東舊雁群
四世簪纓見祖孫
六朝鈇鉞衛將軍
清英不忝千金子
雅厚元從萬石君
劍蓄靈光徹牛斗
兵凝朝氣待風云
送君不盡懷人恨
目斷江東舊雁群
四代人皆簪纓顯貴,可見陳家祖孫的榮耀;六朝執掌軍權,皆是衛國的將軍。你清俊英武不愧是千金之子,溫雅厚重源自世代高門的傳承。劍中蓄藏的靈光直透牛斗星宿,軍容嚴整如朝氣待風云際會。送君時心中滿是懷人的愁緒,望斷江東那南歸的舊雁群。
簪纓:古代官吏的冠飾,代指高官顯宦。
鈇鉞(fū yuè):斧與鉞,古代軍法行刑的兵器,此處代指軍事權力。
忝(tiǎn):辱沒,有愧于。
萬石君:漢代石奮及其四子皆官至二千石,景帝號為萬石君,后泛指官高祿厚的家族。
牛斗:牛宿與斗宿,二十八宿中的二宿,代指星空或極高處。
目斷:望到看不見,形容望得專注久長。
此詩應為作者送陳汝玉赴任溫州揮使時所作。陳汝玉出身簪纓世家(樸庵之孫),家族累世執掌軍權('六朝鈇鉞'),作者通過詩中頌揚其家族與個人才略,表達對友人的期許與別情。具體創作時間或在明代中前期,與陳氏家族的軍事背景相關。
全詩以'頌'與'別'為核心,前半贊家族榮耀與陳汝玉品格,后半彰其軍事才略并抒離愁,結構嚴謹。語言典麗,用典貼合,既顯對將門的尊崇,又含友人離別的深情,是明代贈別詩中兼具史識與情致的作品。
二年海角寄東城,歲久移居亦有情。
去路山川嗟我遠,舊時風月為誰清。
一廛受地今難繼,三徑懷歸久欲耕。
何日山林有茅屋,百年無復問功名。
懶著青衫沉醉眠,近來沽酒困無錢。
常憂送乏鄰僧米,何啻寒無坐客氈。
直道漫憑詹尹卜,浮生已付祖師禪。
祇應居士無醒日,知有淵明種秫田。
日落擎明燭,一杯千里心。
驕兒驚醉舞,山仆怪悲吟。
谷冷水流急,天昏云起陰。
三更何處雁,急急尚哀音。
老去詩書倦討論
一樽相對尚殷勤
鍛爐放蕩狂中散
書閣蕭條老子云
要路交親嗟隔闊
他鄉耆舊飽知聞
衰知多病頭風甚
解寄新文獨有君
風卷塵沙白,云垂雪意凝。
夜山時叫虎,晚市早收燈。
園栗炮還美,村醪醉不能。
三年官況味,真是冷于冰。
原北荒城舊谷州,
文皇功業莽悠悠。
天戈揮去開東夏,
金甲歸來獻二囚。
想像英姿輝日月,
蒼茫故國委林丘。
山川慘慘空回首,
落日悲風蔓草秋。
青衫得祿苦不足,白發生頭頗有余。
賦就相如猶滌器,詩成賈島獨騎馿。
先生五斗不掛眼,漫郎一官聊讀書。
自古好賢慚好色,何人朝夕駕于株。
滿酌聊酬菊蕊黃,
登高仍在太山陽。
笑談佳節賓朋集,
詩酒清歡興味長。
倦客得閑聊欲飲,
老人雖醉不成狂。
先生莫嘆虀鹽久,
行見高才穎出囊。
淮上風高寒日西,
龜山嶺下白云歸。
游人苦憾日已晚,
青山自與云為期。
輕舟漁子犯煙去,
照水白鷗窺影飛。
人間不作逍遙客,
老去塵埃空滿衣。
曠野天垂地,川晴水見沙。
河回迷向背,岸斷忽桑麻。
水闊時浮鷺,陂寒乍集鴉。
年饑田濩落,歲晚客悲嗟。
新月排云水,西風送日斜。
孤舟何處宿,故國已天涯。
欲知老子居陳事,
古寺蕭條屋數楹。
幸免絕糧慚孔圣,
更無環堵羨淵明。
參差拙句何曾是,
寵辱浮云無可驚。
斷送光陰須美酒,
惟應此事費經營。
輝輝暖日弄游絲,風軟晴云緩緩飛。
殘雪暗隨冰筍滴,新春偷向柳梢歸。
可憐鬢發蹉跎老,每惜梅花取次稀。
何事都城輕薄子,買歡酤酒試春衣。
洛川北岸錦屏西,竹樹蕭蕭面翠微。
風月有情常似舊,山川信美不如歸。
文章送老甘無用,魚鳥從游久息機。
寄語長安倦游客,年來何事素書稀。
蕭蕭空谷隠山云,渡水人歸何處村。
樵逕雪迷唐苑路,鳥聲寒集漢祠門。
公堂吏散惟修竹,近嶺林疏見飲猿。
客坐無氈君莫笑,陶潛亦有酒盈樽。
陋巷柴門揜寂寥,一窗風雨晚蕭蕭。
清秋漸冷尤宜懶,閑日苦長無處消。
烏幾青筇扶病弱,素琴黃卷伴逍遙。
交朋南北音書隔,雖有芳樽誰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