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普濟堂成述懷七首 其一
人生依骨肉,胡乃有四窮。
百族自食力,其奈茲疲癃。
俯仰各相失,出入將焉從。
窺戶絕爨煙,四壁凄其風。
牛衣縱不暖,猶與妻孥同。
吁嗟兮煢獨,偃臥披蒿蓬。
人生依骨肉,胡乃有四窮。
百族自食力,其奈茲疲癃。
俯仰各相失,出入將焉從。
窺戶絕爨煙,四壁凄其風。
牛衣縱不暖,猶與妻孥同。
吁嗟兮煢獨,偃臥披蒿蓬。
人生本應依靠骨肉親人,為何會陷入如此困境?百姓本都自食其力,無奈這里多有老弱病殘。老幼上下無法相互依靠,進出不知該何去何從。窺見屋內沒有炊煙,四壁只有凄冷的寒風。牛衣縱使不能保暖,還能與妻兒共裹御寒。可嘆我如今孤獨無依,只能躺臥著披著蓬草。
四窮:泛指人生的多種困境,此處指生活極度困頓。
疲癃(lóng):老弱病殘之人。
俯仰:本指低頭抬頭,此處代指老幼上下的親屬關系。
爨(cuàn)煙:燒火做飯的炊煙。
牛衣:用牛毛編織的粗布,窮人用來御寒的物品。
妻孥(nú):妻子和兒女。
煢(qióng)獨:孤獨無依。
蒿蓬:蓬草,此處指簡陋的覆蓋物。
此詩為作者參與修筑普濟堂(慈善救濟場所)完成后所作。詩人目睹民間老弱病殘者無依無靠的慘狀,在建成救濟之所后,仍感現實困境之沉重,故以詩述懷,記錄所見所感。
全詩聚焦底層困頓群體的生存慘狀,通過具體生活場景的白描,深刻反映民生疾苦,既體現詩人對弱者的悲憫,也隱含對救濟之效的復雜感慨,是一首關注現實、情感真摯的紀實性詩作。
堂前清飔發,樹外赤日西。坐令天壤間,氣候忽不齊。解帶席嘉蔭,長哦壁間題。故應有神護,塵土不得迷。
前年款公門,鷤?亦已啼。今年復羈旅,庭莎欲鳴雞。
西游有底急,觸熱忘卑棲。似為饑所驅,不計轍與蹄。
綈袍意彌厚,盤餐洗羹藜。磊塊久不澆,醇醪代朝齏。
襄陽之新句,夜直難相攜。黃華非不佳,寒澹每見少。
蕭蕭亦無言,懷抱不自曉。深嫌小桃夭,欲伴霜松矯。
窺叢慰寂寞,時有南飛鳥。主人真賞奇,灌植勤便了。
徘徊傍東籬,高興在塵表。坐有白頭生,臨風百憂繞。
白蓮無語鷺寫照,
水草忽開魚聚行。
日暮琴臺心不動,
一鐘惟有漢陽清。
斜抱囊琴悄下帷。強行難遣玉腰肢。破鬟煙綹,風過不成絲。
鍵戶春多渾未省,安弦月上了無為。料應同夢,常避有花時。
坐斷天臺四五年
居山心跡兩超然
誰能更看紙上語
且守自家方寸田
扁舟穩坐瘦維摩,搖膝孤吟意若何。
自比襄陽泛書畫,真堪笠澤狎煙波。
片帆緩渡山容出,一榻涼收水氣多。
還有柁樓云鬢在,臥聽子夜發吳歌。
報道元辰歲已更,兒孫團拜喜盈盈。桂蘭挺秀饒春色,禮愿漫追向子平。爆竹聲喧大夢醒,裁兵廢督乞神靈。利民福國交相祝,實濟共和海宇寧。
管弦協奏賀新年,蠟矩高燒起瑞煙。一曲升平人盡樂,拈髭直欲散神仙。
伐鼓發東津,弭楫游西林。
渺看汀渚隔,迥入煙云深。
脩廡澗風涼,古殿山氣陰。
晨彩發稚竹,夏音轉幽禽。
寥寥放逐跡,落落羈旅吟。
奇翰動屋壁,高名照岡岑。
文精公侯小,道勝天人欽。
誠愿息世紛,儻期開士尋。
從之未可得,年鬢上愁侵。
玉燭調成一疏歸,
東山絲竹遂初衣。
青門容我投元禮,
黃閣惟公薦陸機。
便許觀棋開別墅,
還同把酒對漁磯。
此行躑躅千秋陌,
吐握于今魏相稀。
天涯竟夢游仙去。風雨傷心無數。此別竟成千古。痛定憑棺訴。
憐它稚子剛能語。忍聽喃喃索乳。令我更添酸楚。難把人留住。
海棠花底,亂蛩啼遍小闌干。
月陰云凈天寬。
立盡梧桐影里,深草露華寒。
聽哀音幾處,痛哭中元。
蒿燈細然。
蕩萬點、小金丸。
看到香消火滅,過眼浮煙。
秋風庭院,破塵夢、清磬一聲圓。
南窗下、剪燭更闌。
堂中首座人天眼,
漢語胡言大藏經。
七百衲僧吞佛祖,
靈山樂得做閑人。
仙客翩翩不可期,
幾回御鶴住芳陂。
云邊笑挹浮邱伯,
更與洪厓共舉卮。
掛席揚帆采亦疲,
石華海月總離奇。
那知鲙得銀絲鯽,
正坐風潭百頃時。
柏綠椒紅事事新,隔籬燈影賀年人。三茅鐘動西窗曉,詩鬢無端又一春。
慵對客,緩開門,梅花閑伴老來身。嬌兒學作人間字,郁壘神荼寫未真。
春霽橋西雨,商歌本不卑。
愁人尊酒盡,臥病一舟宜。
憶昨心猶壯,憐今路正岐。
杜陵那可作,心事草堂知。
春別琴書雅,新詩夢汝賢。
風塵驚滿眼,道誼喜同年。
奎照三山里,云橫五座前。
金陵渾在望,君去亦登仙。
涉世應多慮,逢君可自寬。
晴云看照戶,光景嘆驚湍。
日月孤臣疏,鸞凰國子官。
春江明發棹,百丈上平灘。
同年三百道相如,天地生人又一初。
閩水有情春送棹,塞鴻無恙夜來書。
詩成綵筆云連掃,紅滿膽瓶梅正舒。
賦罷遠游誰與和,煙波渺渺正愁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