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鴻徵君別買小舟以詩見示戲答
扁舟穩坐瘦維摩,搖膝孤吟意若何。
自比襄陽泛書畫,真堪笠澤狎煙波。
片帆緩渡山容出,一榻涼收水氣多。
還有柁樓云鬢在,臥聽子夜發吳歌。
扁舟穩坐瘦維摩,搖膝孤吟意若何。
自比襄陽泛書畫,真堪笠澤狎煙波。
片帆緩渡山容出,一榻涼收水氣多。
還有柁樓云鬢在,臥聽子夜發吳歌。
你穩穩坐在小船上,清瘦如維摩詰,搖著膝蓋獨自吟詩,這是有什么心事?你自比襄陽米芾泛舟攜帶書畫,真可以與太湖的煙波親近為伴。船帆緩緩劃過,山色逐漸顯現;船榻清涼,濕潤的水汽彌漫。更有舵樓邊云鬢美人,躺著聽那子夜時分響起的吳地歌謠。
瘦維摩:維摩詰,佛教菩薩名,此處形容友人清瘦的模樣。
襄陽泛書畫:指宋代米芾(襄陽人)常乘舟載書畫游覽的雅事。
笠澤:太湖的別稱。
柁樓:船尾的樓艙。
子夜吳歌:吳地民歌,《子夜歌》屬吳聲歌曲,多寫男女情思。
此詩為作者回應太鴻徵君(或指清代文人厲鶚,號太鴻)購置小舟并以詩相示之作,當作于二人交游時,反映清代文人雅集酬唱的生活場景。
詩以戲答形式,描繪友人小舟生活的閑適雅致,用典貼切,畫面生動,既展現江南水鄉的靈秀,又流露出對文人雅致生活的欣羨,語言詼諧親切,是清代文人酬唱詩的典型之作。
雙眉黛鎖閉深宮,絺绤凄其轂寸衷。早識紅顏多薄命,肯將謔浪怨終風。
有樹枯來不記春,卻依虞仲冢為鄰。 山家相約休樵采,十哲人中第九人。
乞得夢中身,歸棲云水。始覺精神自家底。峭帆輕棹,時與白鷗游戲。畏途都不管,風波起。 光景如梭,人生浮脆。百歲何妨盡沉醉。臥龍多事,謾說三分奇計。算來爭似我,長昏睡。
幾日北風江海立。千車萬馬鏖聲急。短棹峭寒欺酒力。飛雨息。瓊花細細穿窗隙。 我本綠蓑青箬笠。浮家泛宅煙波逸。渚鷺沙鷗多舊識。行未得。高歌與爾相尋覓。
小桃微雨夜來香,朝入雞坊暮狗坊。 無賴楊花偏解妒,團風先占打球場。
云彩冰光似去年,去年人月兩嬋娟。 今宵不辨連明坐,拚醉抽身黑處眠。
云彩冰光似去年,云年人月兩嬋娟。 今宵不辨連明坐,拚醉抽身黑處眠。
秋色蕭蕭野水邊,茱萸時節菊花天。 明時未達青云晚,惆悵登高又一年。
拜門傳漏晚,寓直索居時。昔重安仁賦,今稱伯玉詩。 鴛池滿不溢,雞樹久逾滋。夙夜懷山甫,清風詠所思。
雨歇黃梅后,秋生麥熟前。 偶同金馬客,來訪玉龍泉。 竹葉一樽酒,榴花五月天。 不妨扶拄杖,行到白云邊。
任城臘五夜,雪勢浩方永。 擁裘深帷中,照見須眉影。 神馬挾馮夷,我馭何不騁。 遂登白玉樓,俯視方壺頂。 秋陽郁平林,下界亦井井。 有美樓居人,含毫發奇穎。 拍肩遂共歌,綺思一時冷。 談笑聞鄰鐘,冷然得深省。
圓如珠,赤如丹, 倘能擘破分喫了,爭不慚愧洞庭山。
月氏肉,碎如雪。 月氏顱,頸如鐵。 快劍一斫天柱折,留取胡盧飲生血。 冒頓老魅呼月精,夜酌葡萄隴月明。 鬼妻蹋地號我天,可汗天靈哮唬聲嘶酸。 於乎!顱兮顱兮汝勿悲,我今酌汝金留犁。 黔州都督有血頂,精魂夜夜溺中啼。
云幕垂垂不掩關,落鴻孤沒有無間。雪花欺鬢一年殘。 欲把小梅還斗雪,冷香嫌怕亂沈檀。惱人歸夢繞江干。
魚龍戲舞近幽宮。亂山中。似途窮。綠野堂深,門敝獸鋪銅。無限青瑤攢峭壁,花木老,映西東。 消磨萬事酒千鐘。一襟風。鬢霜蒙。憂國平生,堪笑已成翁。惟有經綸心事在,承密詔,看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