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關三疊
西風吹鬢,殘發早星星。嘆故國斜陽,斷橋流水,榮悴本無憑。但朝朝、才雨又晴。人生飄聚等浮萍。誰知桃葉,千古是離情。
正無奈、黯黯離情。渡頭煙暝,愁殺渡江人。傷情處,送君且待江頭月,人共月、千里難并。笳鼓發,戍云平。此夜思君,腸斷不禁。
盡思君送君。立盡江頭月,奈此去、君出陽關,縱有明月,無酒酌故人。奈此去、君出陽關,明朝無故人。
西風吹鬢,殘發早星星。嘆故國斜陽,斷橋流水,榮悴本無憑。但朝朝、才雨又晴。人生飄聚等浮萍。誰知桃葉,千古是離情。
正無奈、黯黯離情。渡頭煙暝,愁殺渡江人。傷情處,送君且待江頭月,人共月、千里難并。笳鼓發,戍云平。此夜思君,腸斷不禁。
盡思君送君。立盡江頭月,奈此去、君出陽關,縱有明月,無酒酌故人。奈此去、君出陽關,明朝無故人。
西風吹著鬢發,稀疏的頭發早已花白。感嘆故國如斜陽般衰落,斷橋下流水潺潺,繁華與衰敗本就沒有定數。只是每日里,才下過雨又放晴。人生聚散就像浮萍一樣漂泊不定。誰能知道桃葉渡的故事,千古以來都象征著離情別緒。正無可奈何,心中滿是黯淡的離情。渡口煙霧彌漫,讓渡江的人愁腸百結。傷心之處,送你且等待江頭的明月升起,人和月,難以同時共賞千里之景。胡笳鼓聲響起,戍樓上的云靄與地平線平齊。此夜思念你,肝腸寸斷難以抑制。滿心都是思念你、送別的情誼。在江頭站到月亮西沉,無奈你這一去出了陽關,縱然有明月相伴,卻沒有酒來與老友共飲。無奈你這一去出了陽關,明天就再難見到故人了。
星星:形容頭發花白稀疏。
榮悴:榮枯,指事物的興盛和衰敗。
桃葉:桃葉渡是南京秦淮河畔的一個古渡,相傳東晉王獻之曾在此送其愛妾桃葉,后常用來指代離別之地。
煙暝:煙霧昏暗。
笳鼓:胡笳與戰鼓,泛指軍樂。
戍云平:指戍樓上的云與地平線平齊,暗示邊境的景象。
陽關:古關名,在今甘肅敦煌西南,是出塞必經之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詞中對故國斜陽的描寫以及送友人出陽關的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一個動蕩的時代,國家局勢不穩定,詩人對國家命運有所感慨。而送友人出陽關,體現了當時可能存在人員的流動和離別,詩人借此表達自己的情感。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離情別緒和對故國興衰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用典自然,將情感融入到具體的景象和典故中。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知名,但它以細膩的情感和質樸的語言展現了傳統送別詩詞的魅力。
村落猶淳古,艱難假蔭宜。
醵錢春社日,散酒夕陽時。
耒耜謀鄰姥,衣幍報塾師。
朱方方帶甲,好與一丘期。
春光不肯留,風雨催將去。
紅逐故園塵,綠滿江南樹。
陰晴寒食天,寂寞西郊路。
芳草織新愁,悵望人何處。
身似蝸牛粗有廬,卻緣無用得安居。
地爐封火欺寒雨,紙閣油窗見細書。
蕎熟山僧分馎饦,船來溪友餉薪樗。
閉門莫笑衰頹甚,讀易論詩亦未疏。
月色淡銀蟾。陣陣風聲到畫檐。應是晚來天欲雪,廉纖。細雨如絲凍不黏。
爐火閣中添。坐擁金貂下繡簾。滿室春溫寒不到,紅酣。數朵盆花映鏡奩。
彩鳳舞炎方,朝陽更夕陽。
蒼梧不可宿,韶石但相望。
本與麟龍并,如何羽翼傷。
長歌潔心志,芝草秀齋房。
東征籌筆調黃金,誤測蓬萊海淺深。樽俎思縻蕃館使,烽煙已逼漢城陰。防倭詔敕排閶下,橫海樓船伴釜沈。審敵未精和戰失,九州鑄錯亦何心。
大同江上陣云浮,元菟城邊角更愁。三島旌旃新照日,四陵風雨大防秋。禁中頗牧威持節,帳下兒郎健習流。海不效靈軍敗北,鯤鱗鯨甲散難收。
秦代長城漠代關,眼中未改舊河山。遷都競獻臨安議,被檄難爭督亢還。玉斧從容勞畫渡,黃金歡喜慶平蠻。書生伏闕成何事,天聽方高肉食頑。
人言魏絳是邊才,又見和戎使節回。赤手謝扶殘局住,蒼頭突起異軍來。推枰不管棋中劫,逃席先傾掌上杯。北戒山河自王氣,花枝又傍戰場開。
前峰昨夜雨初過,曉蹋芒鞋入翠蘿。
鳥語向山行客少,春陰垂澗落花多。
喧闐村社聞簫鼓,空闊煙陂放鴨鵝。
散淡不關塵世事,瓦盆沽就野人歌。
華夷中界浪掀豗,萬古鴻蒙一旦開。
自昔鯨鯢收海澨,至今烽火罷軍臺。
凄涼畫角三更戍,尊重牙旗百戰材。
猶有昭忠祠宇在,居人墮淚埽煤炱。
勝賞幾為雨罷休,霽光俄涌屋山頭。松根煙暖留飛屐,蓼岸波寒緩溯舟。
霧斂長江青眼對,雪消遠岫翠眉浮。郊原浩蕩春無價,漫索枯腸唱且酬。
山色撩人共一杯,夜堂淺酌不須催。醉吟兀兀驚頹玉,睡思齁齁易轉雷。
蠟炬烘殘三寸焰,水流潤浥一爐灰。西游歸趁桃紅暖,相約清尊陸續開。
輿夢冷。人初醒。駪駪月里征人影。月來時。夢回時。一似徂東,一似徂西。棲。棲。
雪彌望。雪相傍。月應又在霜之上。雪融時。月歸時。知是相攜,知是相離。疑。疑。
客從高麗回,詒我高麗刀,精鋼新淬吹發毛。
切玉剸犀未足貴,殺人飲血輕豪曹。
此刀名擅高麗鍔,高麗短兵非盡弱。
一夫善操,萬夫立卻。
邇來倭患危若絲,君臣拱手待我師。
惜哉有刀不能用,乃知世上不可一日無男兒。
插空突兀仰螺峰,八表溶溶淑氣沖。色映落霞丹穴并,頂懸孤月夜光同。高操星斗文章筆,妙合風云變動功。桃李春融沾化雨,可人紅白萬花叢。
振衣崔嵬千仞峰,大鵬直上九霄沖。蘇湖教鐸規模別,沂水春風樂事同。天地經常憑作主,棟梁榱桷看收功。名園萬紫千紅境,攜我同觀錦繡叢。
公庭日無事,民伍正蠶耕。
夏淺寒猶在,云濃雨易成。
圖書存遠古,詩酒有馀情。
傲吏居幽僻,其誰誚近名。
心目昨澄霽,望岳寧陽道。秾翠排空傾,萬象成卻掃。
纏綿夜夢深,閃倏山窗曉。趣裝入其麓,揚策渡叢蔦。
日高放云霏,群峰爭奇巧。嵐氣漾空濛,秋光遞清杳。
疏立巖松直,亂拂渚蒲繞。茅屋不成村,林壑自多窈。
沙澗既屢揭,磽岡亦重造。回旋盡日看,余暉澹尤好。
風動響飛籜,霞散送歸鳥。未曾凌絕頂,吾懷良已浩。
當時卞璧親持獻,未遇徒然更再三。
折葦渡江江上水,滔滔今古色如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