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烏鳶山下藤樹
一株老樹蔽荒林
下有藤懸巨蟒身
幾度日斜烏鳥散
山昏鬼哭斷行人
一株老樹蔽荒林
下有藤懸巨蟒身
幾度日斜烏鳥散
山昏鬼哭斷行人
一棵古老的樹木遮蔽著荒蕪的樹林,樹下藤蔓垂掛如同巨蟒的身軀。多次在夕陽西下烏鴉飛散時,山林昏暗似有鬼泣之聲,嚇退了行路的人。
蔽:遮蔽、遮蓋。
懸:垂掛。巨蟒身:將藤蔓比作巨蟒,形容其粗長、蜿蜒的形態。
烏鳥:烏鴉。
山昏:山林因光線昏暗而顯得陰沉。
斷行人:使行人畏懼而不敢前行,斷絕了路徑。
推測為詩人游歷烏鳶山時,見山下老樹與藤蔓纏繞的荒涼景象,結合日暮時分的空寂環境,觸景生情而作。具體創作時間、作者生平無考,但詩中景象反映了山野人跡罕至的狀態。
此詩以簡練筆觸描繪烏鳶山下藤樹的荒寂之景,通過詭異意象與陰森氛圍的渲染,展現了自然山野的原始與神秘,語言質樸而畫面感強,是一首典型的寫景抒懷小詩。
臨鏡朦朧懶卸釵。
無聊啼笑枉多才。
探看青鳥沈歡訊,
橫臥烏龍本妒媒。
笙字錯,
錦梭回。
肯將心力事妝臺。
不知下九還初七,
且疊紅箋寄恨來。
春風鸞鶴自成群,
灌木連村望不分。
花洞品泉蟲語細,
月林沽酒麝香熏。
謝家池館多青草,
宏景樓臺半白云。
何日看山尋石戶,
一枝筇竹叩斜曛。
海上有三山,瀛洲居其一。何年飛來神州赤縣東,其上至今猶有神仙宅。龐眉皓首方瞳翁,喬松羨門乃其匹。深衣大帶儒中仙,不讀黃庭讀周易。乾元用九獨探數之原,九九妙契乾策八十一。萬事萬物從此始,衍之又衍至于千百億。壽翁以金書玉箓長生符,不若壽翁以邵子先天周子一太極。梅邊生意浩無窮,坐閱人間蟠桃幾回實。
詩筒傳驛使,情勝隴頭梅。
金慣披沙揀,珠曾入選來。
掄元慳桂籍,作吏住蓬萊。
同是饑驅客,相憐磊落才。
漢江江上月,今夕去年看。尚憶峴山曲,秋城波色寒。故鄉仍節序,衰鬢且儒冠。桂子真誰種,天空落未乾。
輝輝眾星沒,宛宛孤輪高。萬古今宵月,青天首自搔。廣閨螢息照,懸樹鳥分毛。寂寞枚乘筆,空懷八月濤。
月冷闌干,冰冱衾裯,了無夢痕。盡愁煙恨雨,飄零金粉,落花流水,斷送青春。雨益風悽,晴添月怨,萬態迷茫環此身。傷情處,看游絲有意,罥樹無因。
銷魂。綺思殷勤。感芳草幽花心自親。記薰風池畔,荷香沁臆,流霞天際,桂影扶輪。秋晚堪娛,春回有信,人意還同酒味醇。斜陽好,奈懨懨小病,伴我黃昏。
欲說澄江好,丹青百雉樓。
山明新雨澤,潮涌亂云流。
賢守聲先至,疲民疾已瘳。
中興待良佐,千里未分憂。
析木城邊泊,
浮萍客里身。
夜深潮赴海,
巖色草迷津。
望闕欣天近,
推篷見月新。
勝游殊未倦,
況與故人親。
天空露爽火西流。籬下一叢秋。翠綃香澹黃花早,聽絡幃啾啾。隴水悲涼,衡鴻凄側,種種助人憂。
風清月冷旅窗幽。何處弄箜篌。如思似怨聲忉怛,卻難怪、宋玉多愁。腸斷王孫,魂消蝶夢,百憾在心頭。
烹金爐里脫胚腪,
妙斲初無斧鑿痕。
汝質自成瑚璉器,
我儂甘作破沙盆。
曾把楊岐破屋撐,
閑騎驢子弄蹄行。
犯寒踏月慈溪上,
冷笑梅兄太瘦生。
幽蘭懷春風,葭蓬亦芽茁。
同時不同調,物物自生活。
士窮不自食,苦學代耕獵。
文如六經非小伎,馀事不足置牙齒。
人言擲盧勝擲雉,我言函人不為矢。
寂寥村落水籬空,
吹落蓮花釣艇紅。
幾尺殘潮行瘦鶴,
半天疏雨見低虹。
吟成盡寫當窗葉,
酒醒長臨過海風。
不信思君雙淚眼,
夕陽江上看丹楓。
蘇州有,常州有。
月白風清,天長地久。
路著舊鄉關,金毛善哮吼。
父慈子孝少人知,回首面南看北斗。
只道粗才定品差,
幽蘭偏比別人家。
回瞋一笑思量著,
原是梅花第一花。
病疏酒盞傍茶甌,
一獨醒中起百憂。
七尺之軀三寸舌,
問渠小大若為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