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中書所見
鷺鶿如雪點煙林
又及吾歸作暝陰
眼看明霞半天赤
卻隨西日下遙岑
鷺鶿如雪點煙林
又及吾歸作暝陰
眼看明霞半天赤
卻隨西日下遙岑
鷺鷥像雪一樣點綴在煙霧繚繞的樹林間,又趕上我歸來時天色轉為昏暗。眼光明亮的云霞將半邊天空染成紅色,卻隨著西沉的太陽落向遠處的山峰。
點:點綴,此處指鷺鷥在煙林中的分布形態。
暝陰:黃昏時的昏暗天色。暝,天色將晚。
遙岑:遠處的山峰。岑,小而高的山。
輿中:車中,指詩人觀察景色的位置。
此詩應為詩人乘車(輿中)歸途中所作,記錄了黃昏時分偶遇的自然景色。具體創作時間與背景無明確史料記載,推測為詩人日常行旅中即興而作。
全詩聚焦歸途中的黃昏即景,通過鷺鷥、明霞等意象的生動刻畫,展現自然之美。語言簡潔明快,畫面層次分明,是一首典型的即興寫景小詩。
浮云漸盡尚模糊,慚說星眸戀若珠。
對面花如隔秘霧,推窗月似障紗幮。
難同阮藉論青白,好向維摩參寂無。
忽憶東堂狂飲夜,燈光爛燦醉呼盧。
峽口猿啼與鳥啼,
白云終日護希夷。
如今驢背無由墮,
正是先生熟睡時。
折取茱萸當柳條,
送君明日上蘭橈。
望鄉惜別分南北,
并作離魂一夕銷。
扁舟頗多幽趣,
孤月正照寒沙。
曲渚回塘深處,
青燈竹屋誰家。
去日不可追,來日猶可期。朝采六藝英,夕玩忘其疲。海是眾水積,圣亦途人為。挾冊自有得,焉用比皋夔。
明招山中人,高義無等倫。恨子弗見之,一去五百春。
我學如贅疣,未成先誤身。誤身身不淑,誤世心不仁。
大音在天地,浩浩空山河。作者推李杜,千古未足多。至哉風與雅,采之委巷歌。世人事雕琢,伐柯徒伐柯。
嚴霜十二月,雞鳴思遠道。遠道方迢迢,客行何草草。朅從汴水來,復鼓秦淮棹。秦淮梅柳樹,物色今年早。
客星熠熠滑稽雄,
愛著青衫自作窮。
澤國三年哭不死,
又拖長袖揖王公。
人人有此珠,萬古天地寶。法當潛厥光,蚌殼護其表。
能使華岳移,可叱峽流倒。未若床缺足,梓匠不自造。
脫華培深根,屏翳返內照。與辨以興戎,寧訥而出好。
恭惟羲皇心,豈有夜與曉。我眼徹地底,常見日皎皎。
爰自彖及系,纂述屢脫稿。仙游慕升飛,佛障怯煩惱。
九轉與八解,終不擺纏繞。彼豈知吾學,往來玩大小。
艮止體陰負,離明決陽抱。平生無所媚,不灶亦不奧。
突過子云玄,眇視老氏妙。慎察進退間,以為先師報。
宜耦長沮耕,遑待方朔詔。黑頭氣公旺,黃馘項吾槁。
一當蟄幽閒,一當翔穹昊。何以明其然,□□□衰老。
夜雨凄涼客思迷,
聞砧卻是夢回時。
人人解說悲秋事,
不似詩人徹底知。
同作天涯客,同吟棄婦辭。
前生疑骨肉,今夕共歡悲。
馬足太行月,猿聲巫峽詩。
昔曾攜手處,爪印又多時。
雕瓊刻玉斗玲瓏,
奇巧分明出化工。
都作連環鉤結相,
不教花片逐春風。
風壤連齊魯,河流匯衛漳。愁思斜日外,衰鬢驛亭傍。江鶩凌寒浴,饑烏下食將。頻來舟楫上,憂患飽經嘗。
甸服仍周典,溝渠自禹功。幽并千澗合,江漢萬方同。翠柳沿堤暗,雕楓積塢紅。誰家調錦瑟,清宴小樓中。
館矰津亭接,臨川市暨連。木綿隨處有,賈客半吳船。露脆秋梨白,霜含柿子鮮。山東饒地利,十二古來傳。
碣石銜天府,清漳解北流。星槎天上使,蕭鼓驛邊舟。岸柳紆行旆,州兵護彩旒。還聞元夕近,燈樣自南州。
普天同荷帝,四海久銷兵。夷虜終荒服,東南舊翰屏。甄陶真宰事,桑土腐儒情。近喜蠲祖詔,恩波及耨耕。
聞道張秋決,先朝慮獨深。為山名戊己,使者失辛壬。地控支祈鎖,天寒象罔沈。誰知神禹巧,疏鑿本無心。
捩柁憐三老,開船搗石尤。睨陽忽自炤,陰靄未全收。得食鴟鳶嘯,經時橘枳秋。孤舟且飄泊,吾道任悠悠。
清源一州耳,繁會二都間。北走邯鄲道,南開吳楚關。歌鐘連白屋,鳴跕儼朱顏??上g娛地,欺予兩鬢班。
多著襦裙少裹巾,
形容蒼槁意清真。
舊時論語都忘記,
難做深衣社里人。
芳草原頭一望空,
村南村北落花風。
可憐當日堆錢屋,
寂寂無人晚照中。
齊疆多海魯多山,風土中和是此間。濟汶黃河三水會,重扃不在穆陵關。
伏生親授濟南經,杜甫留題歷下亭。十里明湖成葦蕩,百年名士等晨星。
曾圖清濟貫洪河,一線縈紆十丈多。今日黃流全人濟,愁心誰會濯纓歌。
縹緲丹梯萬仞馀,風塵回首列仙居。
石樓積翠臨滄海,鐵柱飛泉落紫虛。
鸞鶴凌霞時自度,松苓滿地日堪鋤。
何當歸訪葛洪去,四百峰頭好結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