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席依韻奉和司徒侍中上巳會許公亭二首 其二
三春樂事揖蘭亭,
駐旆名園敞繡扃。
酒盞綠深須露白,
花梢紅少已多青。
賓裾特盛人間會,
公袞能忘物外形。
化筆暫歸詩句里,
清風一誦醉還醒。
三春樂事揖蘭亭,
駐旆名園敞繡扃。
酒盞綠深須露白,
花梢紅少已多青。
賓裾特盛人間會,
公袞能忘物外形。
化筆暫歸詩句里,
清風一誦醉還醒。
暮春的樂事可與蘭亭雅集媲美,車馬停駐名園,推開華麗的門扉。酒盞中深綠的酒液泛起白沫,花枝上紅花漸少,綠葉已繁密。賓客云集,堪稱人間盛會,您身居高官卻能超然物外。教化之筆暫且融入詩句,誦讀如清風拂過,讓醉意也清醒了幾分。
三春:暮春,春季的第三個月。
揖蘭亭:可與王羲之蘭亭雅集相媲美。揖,比、并。
駐旆(pèi):停車,旆本指旌旗,此代指車馬。
繡扃(jiōng):裝飾華美的門。扃,門閂,代指門。
酒盞綠深:指未過濾的濁酒呈深綠色,古人以“綠蟻”“綠醅”代指酒。
賓裾(jū):賓客的衣襟,代指賓客。裾,衣服的大襟。
公袞(gǔn):三公的禮服,代指司徒侍中(高官)。袞,古代帝王或三公的禮服。
物外形:超脫于世俗之外的狀態。
化筆:指具有教化作用的文筆。
清風:既指自然風,也形容詩風清新。
上巳節是古代文人雅集的傳統節日,此詩為作者參與司徒侍中于許公亭舉辦的上巳雅集時,即席依韻和作。詩中反映了宋代官員文人春日聚會、飲酒賦詩的文化風尚。
全詩緊扣上巳雅集主題,描繪宴飲之樂與園林春景,既贊盛會之盛,又頌主人之雅,體現了宋代文人詩酒酬唱的雅致,語言工整,意境和諧。
偶乘纖月落,都傍古簾旌。
葉底沾微露,墻陰弄小明。
避秋知夢短,近水斗身輕。
莫謂西風烈,明年草又生。
箬笠朝朝共頂天,憑高著眼見媸妍。始知西漢冥鴻翼,未結揚州老鶴緣。蜂背幽蘭真致主,馬銜秋草尚思邊。閑來萬事心灰盡,不信風吹燼又燃。
高談四座耳同傾,風味無如此曲生。懷抱自開還自放,秋光誰送又誰迎。衣冠敢謂非名教,草木何知也世情。聞說二裘開蔣徑,欣欣蘭菊向秋榮。
醉墨淋漓濕未乾,拂云雙玉倚秋看。別來嶰谷空林月,幾度凄涼篴里寒。
南山野老種瑯玕,錦籜初翻煙雨寒。盡是伶倫裁鳳管,蕓窗留得一枝看。
丹楹白扁照人開,
湖北封疆直面來。
入得界頭歡喜倒,
恰如身已到荊臺。
真妃夢破曉妝新,倦倚東風斗好春。燕子不來天又雨,幾回愁絕卷簾人。
幾枝點染竹籬新,一笑風前獨殿春。秉燭豈愁花睡去,微吟還有未眠人。
奇觀能生凈眼花,分明定里到君家。
大千一榻無離相,小別三春感物華。
密印伽陀驅癘魅,高樓海日隱朝霞。
希音可會稽生旨,商亂宮移一嘆嗟。
細雨窗紗,正夢里、風臺月榭。簾垂處、輕云淡抹,玉鉤不掛。吹去幾絲煙篆冷,飛來一幅瀟湘畫。染胭脂、微暈海棠花,陪幽雅。
頌鳳歷,恩波下。應告卻,鸞機假。算金風百廿,星橋雙駕。好會漫憐今夕占,離愁翻恨重黏惹。怪無端、烏鵲到人間,傳嘉話。
環海狼煙尚未休,江山半已付東流。
中華錦繡成灰燼,倭國錢財并化丘。
天意懲民皆失所,人心恩怨總沈浮。
劇憐戎首驅群士,尸骨如堆空去留。
竹葉垂黃雨露偏,
羞緣買賦費金錢。
有緣會有承恩日,
莫遣蛾眉減去年。
田野蕭條處處同,斷蓬枯草逐秋風。
愁聞富屋倉庚罄,忍見貧家杼軸空。
啜泣暵乾嗟莫及,熟籌拯救計安從。
逢人便說閭閻苦,惆悵長吟大小東。
簫韶有遺韻,流入武溪中。
綺席金盤膾鯉魚。繡簾朱檻玉人居。滿院繁花紅又紫。只是。風光不稱白髭須。
卻笑元龍豪氣在。狂態。每來花下得踟躕。與子更橫江海去。佳處。月明樓閣在空虛。
黑發辭家已白頭,江湖涉歷喜兼憂。子牟眷魏心何切,賈誼浮湘跡尚留。
韞玉底須求價售,操舟寧肯逐波流。高吟且復開懷抱,壯志凌云老未休。
中流失楫懼淪鋪,始信千金購一壺。已厭風霜摧羽翮,何由芒刺脫肌膚。
此心自許明如日,輿論誰言黑匪烏。但使操持終不易,圣情垂眷未應孤。
諸君齊上最高巔,
我不登臨意也牽。
莫怪攀援今獨后,
神游早在眾人先。
蝴蝶多情思,輕狂近落花。
貪飛頻曉露,沈夢向天涯。
齏麥荒原老,莓苔小徑斜。
春風容易過,為爾惜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