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昆明池一物得織女石詩
隔河圖列宿,
清漢象昭回。
支機就鯨石,
拂鏡取池灰。
船疑海槎渡,
珠似客星來。
所恨雙蛾斂,
逢秋遂不開。
隔河圖列宿,
清漢象昭回。
支機就鯨石,
拂鏡取池灰。
船疑海槎渡,
珠似客星來。
所恨雙蛾斂,
逢秋遂不開。
隔著昆明池,星宿如河圖般排列;銀河的景象,星辰在天空流轉(zhuǎn)。支機石依傍著如鯨的巨石,仿佛擦拭鏡子取來昆明池的劫灰。池中船兒疑是乘槎渡天河的木筏,池邊珠玉好似從天而降的客星??蓢@織女石雙眉緊蹙,入秋以來始終未能舒展。
河圖列宿:星宿排列如河圖般有序,河圖為傳說中龍馬負出的祥瑞之圖。
清漢:指銀河。
昭回:星辰光輝流轉(zhuǎn),《詩經(jīng)》有‘倬彼云漢,昭回于天’。
支機:支機石,傳說張騫乘槎至天河,織女贈其織機石(見《博物志》)。
鯨石:形狀如鯨的巨石。
池灰:據(jù)《三輔黃圖》載,漢武帝鑿昆明池得黑灰,東方朔稱是‘劫燒之余灰’。
海槎:傳說中可通天河的木筏(見《博物志》)。
客星:古指忽現(xiàn)之星,此處喻奇異之星。
雙蛾:女子的雙眉,代指織女石的容貌。
斂:收斂,此處指皺眉。
昆明池為漢武帝所建,唐代仍為長安勝景,文人常在此雅集題詠。此詩為‘賦昆明池一物得織女石’的應題之作,詩人選取池中織女石為對象,結合神話與實景創(chuàng)作,當為唐代文人即景詠物之作。
全詩以織女石為中心,融合天文意象、神話典故與池苑實景,末句通過‘雙蛾斂’的細節(jié)賦予其人性愁思,含蓄傳情,體現(xiàn)唐代詠物詩‘不即不離’的藝術特點。
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里,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苔竹素所好,萍蓬無定居。遠游長兒子,幾地別林廬。
雜蘂紅相對,他時錦不如。具舟將出峽,巡圃念攜鋤。
正月喧鶯末,茲辰放鹢初。雪籬梅可折,風榭柳微舒。
托贈卿家有,因歌野興疎。殘生逗江漢,何處狎樵漁。
楚塞難為路,藍田莫滯留。
衣裳判白露,鞍馬信清秋。
滿峽重江水,開帆八月舟。
此時同一醉,應在仲宣樓。
更欲投何處,飄然去此都。
形骸元土木,舟檝復江湖。
社稷纏妖氣,干戈送老儒。
百年同棄物,萬國盡窮途。
雨洗平沙靜,天銜闊岸紆。
鳴螀隨泛梗,別燕赴秋菰。
棲托難高臥,饑寒迫向隅。
寂寥相喣沫,浩蕩報恩珠。
溟漲鯨波動,衡陽雁影徂。
南征問懸榻,東逝想乘桴。
濫竊商歌聽,時憂卞泣誅。
經(jīng)過憶鄭驛,斟酌旅情孤。
物色歲將晏,天隅人未歸。
朔風鳴淅淅,寒雨下霏霏。
多病久加飯,衰容新授衣。
時危覺凋喪,故舊短書稀。
短景難高臥,衰年強此身。
山家蒸栗暖,野飯射麋新。
世路知交薄,門庭畏客頻。
牧童斯在眼,田父實為鄰。
往別郇瑕地,于今四十年。
來簪御府筆,故泊洞庭船。
詩憶傷心處,春深把臂前。
南瞻按百越,黃帽待君偏。
好去張公子,通家別恨添。
兩行秦樹直,萬點蜀山尖。
御史新驄馬,參軍舊紫髯。
皇華吾善處,于汝定無嫌。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jù)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福移漢祚難恢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舊與蘇司業(yè),兼隨鄭廣文。
采花香泛泛,坐客醉紛紛。
野樹歌還倚,秋砧醒卻聞。
歡娛兩冥漠,西北有孤云。
禁臠去東床,趨庭赴北堂。
風波空遠涉,琴瑟幾虛張。
渥水出騏驥,昆山生鳳皇。
兩家誠款款,中道許蒼蒼。
頗謂秦晉匹,從來王謝郎。
青春動才調(diào),白首缺輝光。
玉潤終孤立,珠明得暗藏。
余寒折花卉,恨別滿江鄉(xiāng)。
衛(wèi)侯不易得,余病汝知之。
雅量涵高遠,清襟照等夷。
平生感意氣,少小愛文辭。
河海由來合,風云若有期。
形容勞宇宙,質(zhì)樸謝軒墀。
自古幽人泣,留年壯士悲。
水煙通徑草,秋露接園葵。
入邑豺狼鬬,傷弓鳥雀饑。
白頭供宴語,烏幾伴棲遲。
交態(tài)遭輕薄,今朝豁所思。
亂后嗟吾在,羇棲見汝難。
草黃騏驥病,沙晚鹡鸰寒。
楚設關城險,吳吞水府寬。
十年朝夕淚,衣袖不曾干。
楚雨石苔滋,京華消息遲。
山寒青兕呌,江晚白鷗饑。
神女花鈿落,鮫人織杼悲。
繁憂不自整,終日灑如絲。
落日放船好,輕風生浪遲。
竹深留客處,荷凈納涼時。
公子調(diào)冰水,佳人雪藕絲。
片云頭上黑,應是雨催詩。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