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戚世英發解
桂花消息月中傳
遠客初聞喜欲顛
鳴世文章真不忝
橫秋雕鶚任高騫
朱陳況是曾同學
韋杜從來不乏賢
昨夜金門早朝夢
分明聯佩五云邊
桂花消息月中傳
遠客初聞喜欲顛
鳴世文章真不忝
橫秋雕鶚任高騫
朱陳況是曾同學
韋杜從來不乏賢
昨夜金門早朝夢
分明聯佩五云邊
月宮中傳來了桂花般的中舉喜訊,我這遠客剛聽到時高興得幾乎要發瘋。能聞名于世的文章你確實當之無愧,如秋空矯健的雕鶚可任意高翔。何況我們曾像朱陳兩姓一樣同窗學習,名門世家從來不乏賢能之才。昨夜我夢到在金門早朝,分明看見我們佩戴著玉佩并肩站在五云邊上。
發解:宋明時期科舉考試中,鄉試中舉稱為‘發解’。
桂花消息:代指科舉中舉的喜訊,因‘折桂’常喻指科舉及第。
鳴世:聞名于世間。
橫秋雕鶚:橫空掠過秋空的雕鶚(猛禽),比喻才俊之士。
朱陳:源自白居易《朱陳村》詩,代指世交或同窗。
韋杜:唐代長安的世家大族(韋氏、杜氏),此處代指名門望族。
金門:漢代宮門有金馬門,后代指朝廷。
聯佩:官員上朝時佩戴玉佩,聯佩指同僚并列。
五云邊:指皇帝所在的祥瑞之地,五云即五色祥云。
此詩當為作者聽聞友人戚世英鄉試中舉(發解)后所作。二人曾為同窗(‘朱陳同學’),作者彼時或客居異地(‘遠客’),聞訊后欣喜若狂,遂賦詩祝賀,既贊其才學,又寄望未來共仕朝堂,反映明代科舉背景下文人的交游與理想。
全詩以‘聞喜’為核心,通過慶賀友人中舉,展現了明代文人對科舉成功的重視、同窗間的深厚情誼及對仕途的向往。語言凝練,用典貼切,情感真摯,是一首典型的科舉賀喜詩。
丁玲未返雪峰窮,
半壁街人獨老翁。
不老不窮京里住,
諸般優越只黃忠。
意存言外,道在機前。
求人思搭對,見面懶寒暄。
古劍長埋匣,閒弓不上弦。
窗里夕熏殘。窗外寒山。沈郎不耐客衣單。多病伴愁愁伴我,我病相攙。
窗外雨聲潺。窗里憑攔。才看春去又秋還。還去都歸天上也,留恨人間。
髯高江漢歸,化作木石妖。
槁樹怪槎蘗,俱趁毫端朝。
蒼蘚并砌泣,老棘傷秋彫。
筱簜霜不蕃,蘭茝春方饒。
抵死蘭茝傍,不肯著艾蕭。
坡陁數片石,仙袂拂不消。
定知何處見,五老前山椒。
雞嶼洋邊桃李秾,岸沙遮海暮云重。
乘槎我自犯牛斗,掘獄誰何藏劍鋒。
世路肯遵前覆轍,交游誰識后凋松。
此生但得長相見,一笑能輕祿萬鐘。
記浣紅薇序玉臺。
紋窗網戶舊曾來。
一彎眉月似秦淮。
寶瑟清弦離恨譜,
輕羅小扇合歡裁。
錯疑飛夢到天臺。
秋興連天,又還不分秋光老。
莼鱸猶好。莫落秋歸后。
有底從人,上馬皆東首。
君知否。陽關三奏。消黯情多少。
鐵城焰里熱忙身,幾人能擲頭上巾。
題將百八金剛子,辭卻東家老圣人。
少年意氣非等閒,精悍之色在眉間。
镕取魚腸一匣水,鑄作胡僧雙耳環。
往年湖上逢開士,藻月規煙說文煒。
但知北海是大兒,誰識南宗印真子。
海內學士聞行履,半說顛狂半驚死。
東方先生代解嘲,秀字何妨豎卻尾。
瘦巖百尺突寒松,冰谷千年貯古水。
落花紅洗入溪瀾,請看風吹起不起。
漚珠萬點忽臨池,亭榭憑欄薄暮時。
引領已嗔鳧化舄,纏身猶責繭抽絲。
雨聲急促隨秦柱,燈影昏幽動楚思。
記得梅溪明月夜,風前折取第三枝。
之子蘊英猷,夙齡在仙錄。峜苑采?琈,天閑得驊騄。
曳裾青瑣闈,焚草明光燭。止戈義驟陳,諫獵書曾讀。
虎旅昔屯邅,龍鱗幾嬰觸。邇載逢休明,冱寒回氳熇。
羽儀遂高騫,離照開四矚。坐見皇風移,欻受恩波浴。
厭直下承明,經略盡郊鄏。露網馳文軒,金銙耀朱襮。
豈謂嚶鳴群,翻成驪駒曲。回腸繞車輪,暌目謬丹綠。
祖席臨折梅,勞歌聽采菉。笛喝引飛鴻,弦音催別鵠。
分曹理毫素,同聲覆杯醁。霽宇澄皎霙,陽林凈黅旭。
煙霜異節驚,山川別岐促。良會將無疏,思君如美玉。
山深秋靜氣蕭森,
石上流泉一曲琴。
動操眾山皆作響,
蠻花犵鳥盡知音。
油燈已暗忽微明,石鼎將乾尚有聲。衲被蒙頭籠兩袖,藜床無地著功名。
五更風竹鬧軒窗,聽作江船浪隱床。枕上翻身尋斷夢,故人待漏滿靴霜。
粥魚吼罷鼓逢逢,臥聽饑鼯上曉釭。一點斜光明紙帳,悟知檐雀已穿窗。
跏趺合眼是無何,靜里惟聞鳥雀多。俗客叩門稱問字,又煩居士起穿靴。
剛風挾雨猛于雷,地卷喧天故故豗。
萬騎驟馳排陣入,百川翻立擁潮回。
簸揚可是箕星好,消息還從巽卦來。
我欲訟之何所作,一函封事九重開。
芙蓉秋水與詩清,
御史平生極有情。
若道此花真個好,
老夫還折贈先生。
無罪還應出塞來,
石頭舊社長蒿萊。
會稽禹穴饒探遍,
不到天山眼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