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絳唇 其二 贈別李唐卿
秋興連天,又還不分秋光老。
莼鱸猶好。莫落秋歸后。
有底從人,上馬皆東首。
君知否。陽關三奏。消黯情多少。
秋興連天,又還不分秋光老。
莼鱸猶好。莫落秋歸后。
有底從人,上馬皆東首。
君知否。陽關三奏。消黯情多少。
秋日的興致連天涌起,卻還未覺得秋光已漸老去。家鄉的莼菜和鱸魚依舊鮮美,不要在秋末才歸去。何必隨波逐流,大家都騎馬向東而去。你可知道,唱起《陽關三疊》時,心中該是多么黯然傷神。
秋興:秋日的興致、情懷。
莼鱸:指莼菜和鱸魚,典出張翰見秋風起,思念家鄉的莼羹鱸膾,遂辭官歸鄉,后常用來表示思鄉之情或歸隱之意。
有底:何必。
東首:向東。
陽關三奏:即《陽關三疊》,是根據唐代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譜寫的一首琴歌,后泛指送別之曲。
消黯:黯然傷神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詞的內容推測,應是在秋季,詞人送別友人李唐卿時所作。當時可能社會環境相對穩定,而詞人對友人的選擇有所看法,在送別時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勸誡。
這首詞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用典巧妙,情感表達細膩。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詞人在送別題材上的創作特色。
緗桃落盡又春回,雪白桃花最后開。
怪我此生新入眼,問君何處舊移栽。
枝頭已暖猶余雪,江上從今不數梅。
只有玉人宜玉樹,翠鬟應近小粧臺。
子猷愛竹者,起臥與竹俱。
未知有何好,不可一日無。
我亦澹少欲,鴻毛視金珠。
眇觀霄壤間,無一可與娛。
眷言此青士,平生有葭莩。
可憐杜中舎,羽林觀萬夫。
蕭晨按節齊房弭,冠蓋環趍垤爭蟻。
屐聲籍籍海上潮,人語喧喧日中市。
明朝途人踐芻狗,云散風休真夢爾。
不須強記刻舟痕,滿地蒼苔余屐齒。
仲容無雙天下士,草木自應殊臭味。嵇康似鶴在雞群,子陽如蛙真井底。
小巫神氣驚大巫,一見斂顏羞欲死。眼無皂白敢妍媸,口有雌黃誰??訾。
借令卷舌終自羞,吾顙峣然寧不泚。伯仁大腹號空洞,步兵醉語無臧否。
君方二子不啻過,視我當如發蒙耳。浪將五字比長城,要為庖丁作余地。
人言政似韓潮州,欲借新聲與侯喜。蒼顏槁項日摧頹,回雪流風更雄偉。
乃知愚知本相懸,何啻人間三十里。我詩頗似西臺書,時雖可喜終可鄙。
人言嫫毋不自憐,捧心成顰亦成恥。少年有意慕黃初,豈料永嘉聞正始。
詩壇新拜少陵侯,頗笑棘門兒子戲。勸君此語勿浪傳,俗物還來敗人意。
政成天地不相違,瑞應中臺贊萬幾。
夜浥垂珠濡綠葉,朝凝潤玉弄清輝。
仙盆云表秋難比,豐草宵零日未晞。
本自君臣俱會合,更嘉報上美能歸。
交游得二子,淡如秋空云。
長頭喜問事,坦腹意自真。
但飽北山蔬,固應嗤阿倫。
句法未得妙,畫品如入神。
豈茲一漫士,可并千載人。
良辰不浪出,坐久無誰言。閑攜老鈴去,旋覓登高樽。
悠然理孤策,徐行當華軒。步穿鼪鼯徑,來過雞犬村。
炊煙起茅廬,衍沃多平原。翳翳桑柘密,靄靄禾黍繁。
黃童與白叟,相攜負朝暄。我求方寸地,擬設常關門。
誰知南岡底,近有蘇家園。心知淳樸處,可避喧囂煩。
歸來得好語,高意誰當論。他年劉子驥,定覓桃花源。
出岫孤云自卷舒,平生心事付樵漁。
便抽手板還丞相,獨把鴟夷載后車。
掃軌更無云外轍,傳家尚有枕中書。
百年大夢行當覺,日月渾將一醉除。
江風獵獵吹紅旗,舟人結束夸水嬉。
短衣青帽錦半臂,橫波鼓鬛飛鯨鯢。
江潮漫漫江水闊,浪花擊碎千堆雪。
畫橈擘水挽不回,白羽離弦箭初脫。
巋來醉作踏浪歌,應笑吳兒拜浪婆。
朱樓相映綠陰里,兩岸人家歡樂多。
飯筒角黍纒五彩,楚俗至今猶未改。
日暮空歌何在斯,不見三閭憔悴時。
策策日干禾,蕭蕭風晚木。
秋容全未老,歲事十分熟。
寺古斷行跡,林幽聊稅足。
遙聞擊壤響,知是先年曲。
登臨思昔人,有意在山麓。
舉首瞻孤云,悵懷思宰木。
云亦初何心,意乃自感觸。
人生風木念,此念何由足。
忽忽不可留,悠悠空滿目。
愿言結斯廬,聊用慰幽獨。
旋步云綱上,天風颯爾吹。
飄裾凌斗柄,秉笏揖參箕。
獅子銜丹綬,騏驎導翠輜。
飛行周八極,幾見發椿枝。
大筆文章手,飛揚獨妙年。
判花森玉筍,視草對金蓮。
講肄聯重席,官花臥八磚。
他年?石室,妙絕冠遺編。
元和數才子,例指到元白。
香山詆中奄,進寸輒退尺。
元侯躐要涂,崔子實卵翼。
兩公賢與愚,何啻白與黑。
二武有直氣,詆評恣呵斥。
蒼蠅從何來,污我盤中食。
想像懷昔人,撫幾三嘆息。
今日天色佳,晴光與山秀。
道人邀我出,共訪山中舊。
馬首轉巖阿,佛屋露螭獸。
殘花趣春事,白水決崖溜。
山行亂人影,香火各奔輳。
禪師秋月空,遺像孤鶴瘦。
平生三昩句,高壓島與晝。
風吹水成紋,妙語本天就。
莫言鳩摩羅,臨死出神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