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七夕即事 其六
秦箏彈罷月凄凄,一笑橫陳翠帳低。五夜黃姑同恨絕,天河傾向汝南雞。
秦箏彈罷月凄凄,一笑橫陳翠帳低。五夜黃姑同恨絕,天河傾向汝南雞。
太微西掖鳳池邊,阿閣凌空瓦起煙。
彩筆時批尺一詔,直廬深在九重天。
早朝螭陛爐香近,晝寢雞人漏唱傳。
只恐承明難久戀,長安桂玉苦相煎。
悵望青田碧草齊,帝鄉歸路阻丹梯。
露濃漢苑宵猶警,雪滿梁園晝乍迷。
瑞世鸞凰徒自許,繞枝烏鵲未成棲。
終年已結云羅恨,忍送西樓曉月低。
建溪曾共聽猿聲,十載文塲未策名。
流落只應孤劍在,窮愁已有二毛生。
荊州暫去依劉表,漢殿無由薦馬卿。
一路騷人舊山水,登臨且莫動歸情。
精神滿腹富青春,燒尾曾看上禹門。
獻賦多年梁苑客,謫仙重世武夷孫。
一同印綬光初命,幾驛桑麻接故園。
澤國歸程秋欲盡,丹楓黃菊動吟魂。
跡寄浮屠教,心將汗漫游。無眠長達曙,卻立動經秋。
秘訣神仙授,靈苖洞壑求。誅茅探虎穴,投杖涸龍湫。
丹熟爐應冷,禪余室更幽。登山不累息,入夏亦重裘。
名已標真籍,身猶隱沃洲。逍遙訪巖穴,迢遞別林丘。
徧覽縉云境,還浮一葉舟。三千功欲滿,鶴馭恐難留。
嘉栗旨酒,博腯牲牷。
神鍳孔昭,享茲吉蠲。
夙夜毖祀,孝以奉先。
永錫純嘏,功格于天。
官舍仙山里,全家去若歸。
江聲鼇背出,帆影斗邊飛。
宿館荷香接,吟亭島色圍。
前秋賞明月,況對謝玄暉。
橫木渡前溪,藤深路欲迷。
瘦筇諳亂石,老屐帶新泥。
盡日綠陰合,有時黃鳥啼。
多情雙蛺蝶,飛傍帽簷低。
拜章納祿便歸休,秘殿親辭十二旒。
閣筆罷批丹鳯尾,拂衣初下六鰲頭。
非緣荊渚依劉表,定欲箕山訪許由。
北闕子牟終眷戀,南朝安石本風流。
明庭顧遇違三接,別墅生涯治一邱。
身健寧煩策鳩杖,心閑無復夢刀州。
素風有子堪傳遺,禪論將誰共對酬。
白璧賜多應尚在,黃金散盡不須留。
人欽雅譽芝蘭馥,帝憶嘉言水石投。
祖帳特令開上苑,歸帆那肯待高秋。
幾程郵驛經濃暑,千里山川見舊游。
已是拋官玉堂署,尚思陪宴井干樓。
時裁奏牘猶規諫,旋冩丹經自校讎。
鄉里高門表陰德,國朝惇史紀嘉猷。
枌榆舊業須重葺,香火前緣莫廢修。
歲計將何資伏臘,龍陽千樹木奴洲。
再入蓬丘席未暖,飄飄又建隼旟行。
交朋莫惜河梁別,鄉曲初期晝錦榮。
竹箭波聲隨一棹,斧柯山色對雙旌。
子牟江海心應在,頻上高樓望帝京。
北斗城南太乙祠,羽人多著九霞衣。
竹宮肅穆珠旒拜,華表飄飖鶴馭歸。
遶殿步虛幢影密,登壇酌獻珮聲微。
質明禮畢還臺去,廐馬翩翩速似飛。
掃苔人跡外,漸老喜深藏。
路僻閑行遠,春晴晝睡長。
余花留暮蝶,幽草戀殘陽。
盡日空林下,孤禪念石霜。
何年出蜀訪南宗,深鎖閑房翠蘚重。
振錫忽聞游地肺,題門兼得謁人龍。
行吟一路高秋月,投宿斜陽遠寺鐘。
到日彌天清論罷,徧尋紫閣與圭峰。
卜隱林泉未有期,春田耕事欲憑誰。
一辭左掖鴛鸞侶,兩見南州橘柚垂。
酌醴不妨留客醉,飲冰長是畏人知。
頒條求瘼無他術,深恨期年報政遲。
孺亭洪井古南昌,曾是梅仙試吏鄉。
一邑弦歌榮制錦,幾程雞犬接維桑。
年深為客貂裘敝,秋晚還家菊徑荒。
平昔題橋今遂志,且斟壽酒獻高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