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五日微雪三疊尖叉韻二首 其一
無數春蟲墮影纖,
睡馀微覺曉寒嚴。
飛花陌上垂垂老,
去燕巢端昔昔鹽。
天送珠塵入詩卷,
風持冰箸插堂檐。
門前未便深三尺,
才拂墻陰石笏尖。
無數春蟲墮影纖,
睡馀微覺曉寒嚴。
飛花陌上垂垂老,
去燕巢端昔昔鹽。
天送珠塵入詩卷,
風持冰箸插堂檐。
門前未便深三尺,
才拂墻陰石笏尖。
無數如春天蟲兒般的雪花,帶著纖細的影子飄落;睡醒后略微察覺清晨的寒意格外濃烈。飛落的雪花在小路上漸漸消融,離燕的巢邊,雪落如《昔昔鹽》中的綿密景象。上天送來珠玉般的雪塵落入詩卷,寒風夾著冰凌如箭插在堂前屋檐。門前的積雪還未深達三尺,僅剛剛覆蓋了墻陰處石笏的尖端。
春蟲:喻指雪花,形容其輕盈纖細如春日蟲蟻。
昔昔鹽:樂府詩題,多寫思婦之情,此處借指雪落細密的景象。
珠塵:喻雪,言其晶瑩細小如珠玉塵埃。
冰箸:即冰凌,冬季屋檐下凝結的冰柱。
石笏(hù):形狀如古代官員手板(笏)的石頭。
全詩圍繞“微雪”展開,以細膩筆觸刻畫雪落、凝結、覆蓋的過程,意象新穎,用典自然,展現了詩人對生活小景的敏銳捕捉與詩意表達,是一首典型的詠物抒情小詩。
拂榻香凝夜,清眠擁衲衣。
五更聞喚起,一路聽催歸。
山雨寒仍重,溪云濕不飛。
幽花短臨水,蜂蝶冷相依。
聞名渴見面,未合長相思。
紛紛數來人,誰契此心期。
識公恨不早,委刺方嫌遲。
正欲我輩人,共此一段奇。
良賈雖深藏,有寶人得知。
被褐既懷玉,脫囊可無錐。
聊將一縷麻,換此五色絲。
曲意相假借,仁衷恕嘲嗤。
子懷諒已伸,我慚亦自貽。
此道久凋喪,相從當在茲。
貳卿追綠野,一壑飽清泉。
詩到永嘉上,山如靈隠前。
生涯歸古寺,遺照對枯禪。
二百余年話,來同三月天。
文采於菟見一斑,舊知句法有淵源。
慇懃不廢琢磨力,圓熟幾無斧鑿痕。
明日風煙空有夢,何時樽酒得重論。
秋來景物皆佳句,寫寄銀鉤莫厭煩。
天公自厭雨,一夕開寒晴。
霜風浄曠野,鴻落有余聲。
饑鴉得林靜,霽月素窗生。
慰開睡眼色,一洗空花橫。
故人千里余,壺濁誰與傾。
遙知勸影杯,共此通夕情。
今冬有奇事,三見飛玉英。
明年溪上路,誰餉雨中耕。
利欲醺人心,濃如飲醇酎。沉湎死不休,寧論千日久。
豈知糟邱中,醒狂亦時有。天地育萬匯,亦各賦匹偶。
人情豈相遠,好惡隨妍丑。集之年方壯,濯濯春月柳。
性獨與人殊,無婦奉箕箒。丈室夸醉夢,作詩詔朋友。
古來醉夢人,亡羊孰先后。寒儒醉糟粕,酸澀寧可口。
莊生夢蝴蝶,幻境徒紛糾。富貴得志士,列屋羅螓首。
象床粲錦幄,疎綺深朱牖。酣寢喚不醒,鼻息春雷吼。
梅花霜雪姿,紙帳蔬荀臭。問君有何好,甘作老鰥叟。
窮狀徒累累,鴦債長負負。猶如荷旃人,難論純綿厚。
但問雪煎茶,何如羊羔酒。
白巾對紅艷,哀樂自不同。
緬彼古之人,拔去禮法中。
親喪至嘔血,悲涕固無從。
不哭即飲酒,陶然醉為鄉。
吾愛蒙莊子,鼓盆歌慨慷。
吾笑潘河陽,忍淚賦悼亡。
自古皆有死,生滅固其常。
生也根一氣,死焉歸渺茫。
鐘情雖我輩,達節圣所臧。
且日飲無何,久久永相忘。
歸耕食吾言,回首媿江水。
方爭揚子席,誰置穆生醴。
鄧侯傾蓋舊,小寢藝桃李。
走書約啗我,涎迸嚙唇齒。
朝來獨何事,怒色劇染指。
雖微射鴻游,顧有捩手鬼。
平生談天口,得酒便鋒起。
年來病不觴,但要謳貼耳。
真成畫蛇足,足就酒空矣。
樊川吐怨句,想見紫云美。
何時咄嗟辦,一醉吾亦擬。
噂沓聽群兒,口實爭笑鄙。
午庭風雨撼高槐,一洗城頭十丈埃。
老子坐間尋句去,故人門外寄詩來。
勁鋒久服穿楊妙,鈍思深慚擊缽催。
請佩左符君未可,要聽吟思發春雷。
仙山仙山鬰嵯峩,紫煙氤氳生綠波。
飛瓊玉樓不知處,雜佩丁珰隔煙語。
三青山鳥去不來,六龍落日只啣哀。
呼聲嗷嗷動天地,老蛟吹涎海波沸。
夜來雪積不可料,晨起壓盡庭前花。
道松俯僂若揖客,江竹離披如倒戈。
沙頭寒重鴈不起,門外日高人未過。
此時薪米不易得,晨突有煙能幾家。
香案前頭自乞歸,歸心先逐鴈西飛。
豈關松菊吾身重,偶托莼鱸此意微。
行樂不妨千騎擁,照人何必萬釘圍。
兒曹悵惜先生笑,付與醇醪定是非。
每到樓中憶沈郎,碑間文字爛生光。
四時山色藏煙雨,兩派波光下夕陽。
湛輩僅能登峴首,召南元自愛甘棠。
英游已遠空追想,附驥猶堪托短章。
翠巖森秀爽,蟠結混沌初。唐朝遇藻鑒,勝景方發舒。
飛泉注碧潭,流觴繞雙魚。煙霏足奇態,雅稱幽人居。
劉郎賦丹青,詩思尚有余。使其親拭目,發興當何如。
年來頗湮厄,亭館幾邱墟。寺僧殺風景,古木半剪除。
騷人罷登臨,過客徒欷歔。物理不終否,蓬藋新芟鋤。
松篁亦欣榮,垂條再扶疏。伊余事幽討,徙倚聊與娛。
寄傲引壺觴,招隠攜琴書。涓辰此卜筑,何羨諸葛廬。
吾性仍忍寒,不受秋暑悶。
既抱相如渴,復喘平叔汗。
疥疾亦相乘,爬搔擾軀干。
平生懶揮箑,況復蚊蚋亂。
忽聞隠雷聲,引頸若鵝鸛。
雨意竟蕭條,依然坐深爨。
安得天公仁,霜令從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