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二十一首 其十三
雙盲入暗路崎嶇,日落棲蘆暫得蘇。爭似石人眠半夜,免教舜讓守林居。須知花綻非干木,無腳行時早觸途。昨朝風起長安道,元是昆崙進國圖。
雙盲入暗路崎嶇,日落棲蘆暫得蘇。爭似石人眠半夜,免教舜讓守林居。須知花綻非干木,無腳行時早觸途。昨朝風起長安道,元是昆崙進國圖。
西近垂楊閱武堂,慣教走馬上圍場。
呼鷹壯士韝雙帣,聞雁征夫淚一行。
滿地刀砧閨月冷,接天風雨楚臺荒。
孤身去國四千里,珍重音書遠寄將。
君詩袞袞生蓍后,
吾事昭昭未畫前。
一笑相逢秋色里,
雙溪風月蜀溪邊。
自賦歸來,為問先生,何計忘貧。想行吟竹里,烹殘蟹眼,著書林下,倚遍龍鱗。
長著荷裳,閑拖芒屨,野老柴門正比鄰。難孤負,是賞心樂事,月夕花晨。
陶然自得天真。渾忘卻、春明舊日身。有石床小幾,新涼可襲,玉池秋水,芳草堪紉。
時對西風,徐揮方曲,何物元規塵污人。因傳語,倘扁舟來訪,許問迷津。
萋迷仍是舊蓬門,獨有寒螀擁露根。
已斷池塘春夜夢,空余野燒古原痕。
遙連紅樹千林色,猶藉黃花九日樽。
曾是昔游人醉處,不堪霜冷憶王孫。
天寶當全盛,猶記舊宜春。繁華最稱南國、花柳斗尖新。
歌舞六朝門巷,金粉千家煙雨,楚潤好精神。我始欲愁笑,何事近黃昏。
秋風起,人世改,換朱門。后庭一曲、不應恰向我時聞。
重見白頭遺老,細數新亭舊事,此際黯銷魂。仆本恨人耳,掩淚對青樽。
燕坐群魔伏,君心自晏然。神仙真可學,道術豈無緣。健比凌云鶴,清同飲露蟬。后天應不老,何必羨彭年。
萬形何苦役,兩曜不曾停。世事風中絮,人生水上萍。久能忘蟻慕,聊自學熊經。功滿他年后,虬龍定駕青。
自得無為理,行藏異世人。片云塵外侶,流水洞中賓。思慮何勞遣,形神已覺親。超然閱眾甫,陵谷幾回新。
孤帆斜日轉波心,
萬頃波光似躍金。
獨立船頭成怪望,
江東何處五云深。
綺窗開處畫堂西,紅綠相參數尺低。
種得青琳生寶焰,裁將丹錦護封題。
染因乘露皆鮮翠,舞為交竿少整齊。
惆悵夜來經暮雨,妝痕幾點帶嬌啼。
缺月盈梳柳漏金,曰歸忍此夜涼深。
受燈草地翻新紺,破寂蟲天出異音。
經世放懷俱有累,思賢去國兩難任。
三年衽席誰能會,卻遣人間議陸沉。
小鳥群飛獨木陰,
笑聲騷屑如鳴琴。
見人接翅卻飛去,
還入前村楓樹林。
一劍霜寒二十秋,
大王風急送歸舟。
雄心尚有潭邊樹,
夜夜龍光射斗牛。
高僧宴坐雪蒙頭,閑牧從來水牯牛。
深院陰陰四檐雨,高堂寂寂一簾秋。
光明本自無馀欠,夢幻何曾有去留。
我亦翛然五湖客,不妨相與試茶甌。
前者主人翁,我曾侍杖履。后者繼主人,雁行我兄弟。
滔滔大江流,前水復后水。一息不停留,百川互輸委。
翁昔笑倚欄,早識生滅理。蓬蓬馬鬣高,萬古藏于是。
一官甫歸來,乃無托足地。生當大亂時,忠賢或祈死。
人至以死祈,世事可知矣!嗟嗟我華種,受生即患始。
盡是無父人,呼天失怙恃。弱肉供強食,誰能保沒齒?
翁今順化去,萬事責可已。呼龍下大荒,倘作神游戲。
屋后《瘞鶴銘》,是翁記默示。價前紅杜鵑,是子所染淚。
鶴冢鵑巢間,乃我寄題字。揣翁垂愛心,萬一肯留視。
負墻一病叟,吞聲幾欲哭。居此三四世,手執茅衣屋。
作犬不守門,作猱不升木。坐令田荒蕪,萬事付手束。
自官教我耕,暫學種蔬蔌。橫縱濟盡通,方整帛有幅。
門前桑竹茶,坐我樹陰綠。攜兒哺雞雛,反盎有馀粥。
倘官遂設施,庶幾一年蓄。何期麥嘗新,不及今茲孰。
炭船溯湘來,篙工偶托足。稱官老陳米,意比兇年谷。
長沙露行客,肩挑笑歌逐。城中諸婁羅,莫敢侵半菽。
沈沈石墨緣,窮搜到地軸。家家易金歸,樂禍天雨粟。
人人他不知,只知小人腹。帝清愛下民,賴官錫民福。
官胡棄民歸?世亦嫌薄祿。江神夾海若,蹴我國日蹙。
無人救饑溺,聽我飽荼毒。社時操豚蹄,待向墓前祝。
淚滴何如江水深,江潮來去日相尋。亦知不是長離別,其奈朝朝暮暮心。
沼花惟有荷花紅,卿比荷花又不同。愛得花開將結子,再三珍重五更風。
鯨吞蠶蝕各紛爭,
未卜馀生見太平。
石爛海枯真有日,
生天成佛若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