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曲七首 其三
煙積蘭房郁作云,
積雪成雨濕羅衾。
無煩百寶兼千和,
香在佳人一片心。
煙積蘭房郁作云,
積雪成雨濕羅衾。
無煩百寶兼千和,
香在佳人一片心。
蘭房中的熏煙積聚,濃郁得化作云氣;積聚的云氣如降雨般打濕了羅制的被子。無需繁復的珍貴香料與千種調和,這香氣本就源自佳人的一片真心。
蘭房:芳香的居室,多指女子閨房。
郁:濃郁。
羅衾:絲羅制成的被子。
百寶:泛指各種珍貴香料。
千和:多種調和的香品。
佳人:此處指熏香的女子。
此詩為《焚香曲七首》組詩之一,具體創作時間與背景無明確史料記載。推測為作者觀察或想象古代女子熏香場景時所作,通過香事描寫表達對內在真心的重視。
詩以熏香為切入點,通過煙云、濕被等細節勾勒場景,對比外物香料與真心之香,突出‘香在人心’的核心,構思巧妙,情感真摯,展現了對內在美的推崇。
彩鳳辭籠恨未忘,
九天呼吁傳降王。
趙家若賞平南策,
第一功臣是五娘。
落葉下如雨,斯人不可攀。
紅藏前代寺,翠擁隔江山。
冠蓋同時集,琴尊盡日閑。
未能登絕頂,足力自嫌孱。
苡珠新釀郁金香,入口能裨歲算長。擬潔云壘薦清廟,化為甘雨壽多方。
苗疑蘆葦實疑珠,浥露涓涓秀有馀。不為蒼生惠嘉種,當年爭有載盈車。
過了衡陽雁北回,
鄉書迢遞托誰哉。
岳山石鼓皆辭去,
惟有湘江作伴來。
菩提元等平,
摩尼一顆明。
非色非非色,
了自本無名。
理數全無據,文章自不關。
頓令消意氣,偏解郁襟顏。
偃蹇仍非病,蕭條祗似閑。
幽人豈知此?隨意看秋山。
天寶詩人去卻回,
果曾北闕上書來。
若為耆舊無新語,
明主何嘗棄不才。
荔枝灘上留千騎,桃李陰繁。燕寢香殘。畫戟森森鎮八蠻。
永康又得風流守,管領江山。少訟多閑。煙靄樓臺舞翠鬟。
動身尚懶那堪事,
學古無成罷讀書。
枕上側眠聽語燕,
池邊小立看游魚。
風檐手君詩,
心跡已清絕。
何當更長吟,
坐對澄江雪。
長白蜿蜒走干龍,鼎湖億載奠幽宮。松楸儼扈千官肅,巖岫紛張萬旆雄。石馬有靈森寶鬣,玉衣宛在颯神風。蒼顏野老扶筇望,三度金輿酬酒同。
有邰家室肇開基,陸海神皋百產滋。故國東來過豐沛,高山西望識邠岐。爐煙夾道陳香案,歌吹闐闉漾畫旗。共慶京坻多黍稌,太平天子上陵時。
閒倚楓林看日斜,空山留得舊□華。
欲剸龍耳探靈洞,思合蓮丹坐古槎。
可奈彌天皆毒霧,不堪遍地是胡笳。
秋風老卻陶潛菊,雪里還開強項花。
徐行后長味深長,
此道誰能篤不忘。
我欲講行鄉飲酒,
大明上齒習斯堂。
秋氣頻侵袂,空宵獨掩扉。
愁來心易醉,客久夢難歸。
燈焰床頭短,蟲聲戶外微。
起看烏鵲影,三匝向南飛。
幾載懷山今晝游,老僧相見意綢繆。
獨迎翠竹云邊路,共聽寒松石上流。
柏子飄風來客坐,桂花分露入茶甌。
宦情未入道情減,袛使東林猿鶴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