匋師招飲埽葉樓
落葉下如雨,斯人不可攀。
紅藏前代寺,翠擁隔江山。
冠蓋同時集,琴尊盡日閑。
未能登絕頂,足力自嫌孱。
落葉下如雨,斯人不可攀。
紅藏前代寺,翠擁隔江山。
冠蓋同時集,琴尊盡日閑。
未能登絕頂,足力自嫌孱。
落葉像雨一樣紛紛飄落,那賢德之人難以企及。紅色的景象藏著前代的古寺,翠綠的山巒簇擁著隔江的青山。達官貴人同時聚集在此,整日撫琴飲酒悠閑自在。可惜沒能登上山頂,只怪自己腿腳乏力身體孱弱。
斯人:指賢德之人。攀:企及。冠蓋:指達官貴人。琴尊:琴與酒,借指宴樂。孱:孱弱,瘦弱。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可能是詩人應匋師之邀到埽葉樓宴飲,當時正值秋季落葉時節,詩人觸景生情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此次宴飲經歷,既寫景又抒情。其特點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
水花剪剪墜同云,萬里橫陳似畫坤。不見銀杯兼縞帶,知誰肯訪席為門。
國子先生老宦游,十年學省一狐裘。饑雷有意鳴蟬腹,寒粟無端起玉樓。
江邊釣雪翁荷笠,道上行人馬度橋。說與兒童須愛惜,莫貪瓊屑撼長條。
萬玉妃來遣目迷,縞裙練帨顫鸞篦。令人卻憶桐川路,粉蕊垂垂照玉溪。
因循不自覺,慷慨一登臺。
身世成孤注,寒空但劫灰。
高原如待我,落日有馀哀。
此意無人見,江天入酒杯。
對坐茶甌日兩回,胸懷真率向人開。
茶甌對客如前度,不見先生杖屨來。
昏朝麟醢鳳遭烹,
鴻盍高飛入杳冥。
成佛生天俱妄想,
筑臺當日譯何經。
曉起辭逆旅,匆匆馬首東。
草枯看地闊,木落覺天空。
客路憐裘敝,民居望歲豐。
十年慚作吏,頭白已成翁。
仙府沈沈盡日開,
霓旌鶴駕幾徘徊。
青云有路容人到,
煮茗浮觴不忍回。
沉沉雨過宮槐綠,
寂寂春殘輦路香。
細想人間無此景,
夜來魂夢到昭陽。
藍溪新漲,看金塘幾曲、畫樓臨水。不卷湘簾人影動,水戲魚龍起。
朱果雕蒲,粉盤繡虎,長縷飄香細。云鬟著雨,更縈一川煙翠。
回想家在東吳,彩衣聯臂,今日人千里。有個憑欄凝望處,繭彩香囊誰寄。
草號宜男,花開夜合,都是傷心地。雙雙碧鴉,幾回驚起沙際。
寢殿清香霧不分,月移松桂翠氤氳。
三秋尚食中貂使,五夜傳呼細柳軍。
天作千峰橫馬鬣,云蒸九地結龍文。
詞臣想像遺弓處,鳳吹飄飄隔紫氛。
寂默無聞地,潮來忽有聲。
亦能駭視聽,終覺壯心情。
于世常存信,為人類不平。
廣陵空見說,何似此分明。
濃香透徹泥丸頂,
更惱詩腸卒未休。
安得此花長不老,
盡回四序作清秋。
覓食年年無定方,兒孫何處設衣裳。招魂縱有歸來日,其奈關山萬里長。
蛺蝶臨風不可尋,一盂麥飯薦松林。紙錢真偽誰知得,憑仗仁人孝子心。
一葉乘風去,青山兩岸分。
峰高微礙月,嶺斷澹連云。
亂竹鷗群路,平沙鳥跡文。
棲霞何處是,鐘磬半空聞。
風卷霜林葉葉飛。雁橫寒影一行低。淡煙衰草不勝詩。
白酒已篘浮蟻熟,黃雞未老藁頭肥。問儂不醉待何時。
異地逢人日,空齋滯客星。愁來雙鬢白,病起數峰青。
弱柳矜明媚,飛鴻去杳冥。途窮休下淚,身世等浮萍。
紫氣秦淮合,鐘陵杳靄間。?知逢七日,又是客三山。
柳色將春到,禽聲對酒閒。故園花漸發,惆悵未言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