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曲歌八十九首 其七十七
十期九不果,
常抱懷恨生。
然燈不下炷,
有油那得明。
十期九不果,
常抱懷恨生。
然燈不下炷,
有油那得明。
十次約會九次沒有結果,心中常懷著怨恨生活。點燃燈卻不放下燈芯,有油怎么能讓燈盞明亮?
期:約定,約會。
不果:沒有實現,沒有結果。
然:通'燃',點燃。
炷(zhù):燈芯。
那得:怎么能,哪能。
《讀曲歌》為南朝樂府民歌,主要收錄民間情歌。此詩應創作于南朝時期,反映了當時民間男女相戀卻因種種阻礙難以如約相聚的情感困境。
詩以女子口吻訴說約會常落空的怨恨,后兩句以'然燈無炷'的生活細節作喻,類比情感受阻的無奈,語言直白如話,情感真摯動人,是南朝樂府民歌中反映男女情怨的典型之作。
鋤盡世驕虛,
宜乎愛隱廬。
高風照千古,
此道卷還舒。
世久無淵明,黃花為誰好。
青女自凌威,寒香未容老。
秋來歸夢滿天涯,叢菊開時道路賒。倘遇君家章士雅,好尋古鎮問黃花。
軍都山隸軍都縣,盧植當年舊隱棲。正恐關城動秋感,號寒禽鳥一時啼。
元時郭氏穿渠沼,海淀西鄰太液波。浥注神京成底事,至今嗚咽大通河。
荒崖草樹晚霜凝,近代先朝感廢興。誰向石門澆麥飯,可憐明帝十三陵。
榆河近接白浮山,漢將防秋上谷閒。聞道邊烽新告急,羽書前夜入南關。
鞏華臺上漾朝暉,天壽山南望翠微。白馬吳閶看不得,鄉心秋雁一行歸。
塞外相違五千里,少從延慶賦蘭陔。使君舊治分明在,重見孤兒繞道來。
玉溪獺祭莫愁予,潦倒何曾結習除。珍重當年舊儕偶,北風惠我數行書。
數聞伏閣議,屢上薦賢書。
任重道空遠,名榮身反疏。
異鄉悲鵩鳥,清詔隔公車。
招隱真虛語,江湖萬里馀。
曲徑疏籬路欲迷
草堂歲晚浣花溪
槐柯倒影醒殘夢
竹汗留青滿舊題
暇日偶從南郭隱
好山多在小窗西
高人未用逃名跡
江上天空北斗低
百舌鳴高樹,
弄音無常則。
借問聲何煩,
末俗不尚嘿。
欲杭一葦近聲光,恨不先期燕子涼。舊學甘盤聊此日,倦游司馬尚他鄉。別從滄海山橫斗,來自岷峨水濫觴。不謂偶成三楚客,得為蘭杜附諸香。
麾節元戎祖席光,晚風吹雨借初涼。師傳問訊誰書院,石刻摩挲是道鄉。聞有先聲來召驲,想無后會到流觴。路朝正設橫經席,冊府重紬辟蠹香。
和雪翻營一夜行,
神旗凍定馬無聲。
遙看火號連營赤,
知是先鋒已上城。
雅有扶筇興,來尋紫竹幽。
遠聞孤磬出,疑是半空浮。
掃石窺僧榻,看山倚佛樓。
頓灰塵俗慮,應為白云留。
入夏園林長新綠,小庭疏雨黃梅熟。主賓雜坐觴數巡,清言玄論驅煩燠。
座中有客伯牙儔,起撫瑤琴弄寒玉。初彈秋意滿瀟湘,再彈忽唱陽關曲;揮弦捩軫轉繁音,往鶴來云節更促。
我聞三湘煙景自蒼涼,淚痕斑斑猶在竹;得君譜入龍門桐,無數離情紛相觸。況復驪歌纖指間,羈人聽之淚盈掬。
愿君翻作洞庭聲,莫怨孤鴻與寡鵠!君不見少文動操響眾山,又不見中散絕唱廣陵寒?寥寥同調千載難,今遇知音為一彈!
淮清橋畔雨花間,人至江南自不閒。負爾黃山兼白岳,秋來又掩水云關。
黃生洪仲吾知己,分手維揚已十年。黃在黃山洪白岳,洪今已沒有誰憐。
因君更自憶方舟,白首風霜苦竹秋。淚與飛花吹不盡,門前添作一溪流。
洪仲當年著述多,憑君收拾與詩歌。黃山此日多山鬼,泣抱遺書向女蘿。
少年負意氣,客游長千里。
八月秋風高,揚帆下江水。
江水復悠悠,送君臨清州。
臨清花月好,錦障帶珠樓。
誰家妖冶女,彈箏日歌舞。
忘卻湖南商,無復相思苦。
相思能幾時,還家定有期。
庭前芳桂樹,攀取最長枝。
鄰兒問野叟,椎牛勸美酒。
夜深起相視,君須近長否。
輾轉東原游,思君不可求。
魂夢一見之,多在石湖頭。
盛世須材杰,高名動圣明。
一麾淮海去,青旆擁千兵。
行不到處說不難,
說不到處行不難。
行說難到不難到,
拈卻門前大案山。
如皋憶,
記坐得全堂。
幾縷椒雞閑說餅,
半罌花露靜焚香。
弦索夜棖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