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答新安黃黃生
淮清橋畔雨花間,人至江南自不閒。負爾黃山兼白岳,秋來又掩水云關。
黃生洪仲吾知己,分手維揚已十年。黃在黃山洪白岳,洪今已沒有誰憐。
因君更自憶方舟,白首風霜苦竹秋。淚與飛花吹不盡,門前添作一溪流。
洪仲當年著述多,憑君收拾與詩歌。黃山此日多山鬼,泣抱遺書向女蘿。
淮清橋畔雨花間,人至江南自不閒。負爾黃山兼白岳,秋來又掩水云關。
黃生洪仲吾知己,分手維揚已十年。黃在黃山洪白岳,洪今已沒有誰憐。
因君更自憶方舟,白首風霜苦竹秋。淚與飛花吹不盡,門前添作一溪流。
洪仲當年著述多,憑君收拾與詩歌。黃山此日多山鬼,泣抱遺書向女蘿。
在淮清橋邊的雨花之間,人到江南總是不得空閑。我辜負了你提及的黃山與白岳,秋意漸濃時又掩上了水云關。黃生洪仲是我的知己,自揚州分別已過十年。如今黃生在黃山,洪仲在白岳,可洪仲已離世,有誰來憐惜?因你我更想起方舟,白發如霜,苦竹在秋寒中蕭瑟。淚水與飛花飄灑不盡,門前匯聚成一條溪流。洪仲當年著述頗豐,拜托你整理他的詩文。如今黃山多有山鬼,哭著抱著遺書依偎在女蘿間。
淮清橋:南京秦淮河上的古橋,因靠近淮水(秦淮河)而得名。
白岳:即齊云山,位于安徽休寧,與黃山并稱,古稱白岳。
維揚:揚州的別稱,語本《尚書·禹貢》“淮海維揚州”。
沒:通“歿”,指去世。
女蘿:地衣類植物,常攀附樹木生長,古詩中多象征纏綿或孤寂。
山鬼:屈原《九歌》中意象,此處或指洪仲亡靈,含哀婉之意。
此詩為詩人回寄新安(今安徽黃山一帶)友人黃黃生之作。詩中提及與洪仲(另一知己)十年前于揚州(維揚)分別,如今洪仲已歿,黃生仍居黃山。詩人因黃黃生來信觸發回憶,寫下對舊友的追思及對洪仲遺作的托付,當創作于洪仲離世后、與黃黃生書信往來期間。
全詩圍繞“寄答”主題,由江南景致引出故友離散,通過回憶(分手十年)、現狀(洪仲已歿)、哀思(淚如溪流)、托付(收拾遺作)層層推進,主旨在于表達對舊友的深切懷念與對亡友的痛惜,情感脈絡清晰,是一首情真意切的懷人之作。
自笑膠膠擾擾身,十年匹馬走紅塵。何時雪滿平生屐,太華峰前約故人。抱琴沖雪又沖風,二老風流阿堵中。未似村翁眵抹眼,火爐頭上話年豐。
少年意氣欲橫秋,此日閑看東逝流。道路干戈憐阻絕,封書還慰客邊愁。
咄咄徒相訝,冥鴻已早知。欲臣老子耳,安用故人為。處士千秋氣,桐江一釣絲。翻嫌渭濱叟,偏與后車期。
縈紆石磴望中開,故跡蒼茫半草萊。興廢秪今雙樹在,登臨自昔幾人來。僧攜野果修晨供,鳥啄山花上石臺。車馬紛紛千里道,河流長帶夕陽回。
人事日益遠,秋居何颯然。苔隨墻半雨,葉放樹中天。擾擾終何得,蕭蕭亦自如。將求解牛道,要解斲輪書。
大埔多春興,尋春約勝游。一灣流水遠,三徑竹林幽。測景桑麻地,飛觴花萼樓。醉歸山路晚,還送碧溪頭。
了了空齋據海涯,結趺曾記坐忘時。不辭銅鼓聲驚夢,且看波羅子上枝。大艑高舸新望眼,疏松白月舊題詩。百年三萬六千日,孟浪紅塵幾脫羈。
華候熙春陽,客行夐已久。林驚囀月鶯,岸密稍云柳。徂心度停淵,蓬顏照光藪。幸采韻音多,歌風盡杯酒。
宣和負與國,復渝海上盟。一念不勝貪,宇宙遂佳兵。朱仙十三詔,竟分南北形。奕世言恢復,聊爾美其名。開禧大辱國,符離亦無成。孱然史越王,持重見譏評。貴壽復世延,毋乃當帝情。
葛令當年勾漏去,求仙卻娶鮑家姝。雙棲紅翠三花樹,對寫煙霞五岳圖。芙蓉自可為金液,蛺蝶何知在玉壺。將子羅浮明日返,人疑桂父與麻姑。
三三復兩兩,共償豐湖約。誰云無管弦,魚鳥皆成樂。
紅顏辭鞏洛,白首入轘轅。乘春行故里,徐步采芳蓀。徑毀悲求仲,林殘憶巨源。見桐猶識井,看柳尚知門。花落空難遍,鶯啼靜易諠。無人訪語默,何處敘寒溫。百年獨如此,傷心豈復論。
未報君恩未乞身,每看南雁重傷神。清溪亦是朝宗水,遙想臨流憶遠人。
九嶷何處是,玉輦幾時過。千秋悲帝子,竹上淚痕多。
菰蒲短短未出水,渺渺春湖如凍云。安得酒船三萬斛,棹歌長入白鷗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