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子顏 其三
鋤盡世驕虛,
宜乎愛隱廬。
高風照千古,
此道卷還舒。
鋤盡世驕虛,
宜乎愛隱廬。
高風照千古,
此道卷還舒。
鏟除了世間的傲慢與虛偽,自然更喜愛這隱居的草廬。高潔的風范照耀千古,這種處世之道可收可放。
鋤盡:徹底鏟除。
驕虛:傲慢虛偽。
宜乎:理所當然,應當。
隱廬:隱居的草廬,指遠離世俗的居所。
高風:高尚的品格風范。
此道:指隱逸或處世的準則。
卷還舒:可收斂可舒展,比喻靈活自適的生活態度。
此詩為和韻之作(次韻),或創作于與友人子顏交流時。詩人面對世俗中的傲慢虛偽,生發出對隱逸生活的向往,通過詩歌表達堅守高潔、超脫世俗的心境。
全詩主旨為推崇摒棄虛偽、堅守高潔的隱逸之道。語言質樸,情感真摯,以簡潔詩句傳達對理想生活狀態的追求,體現了傳統士大夫淡泊自守的精神品格。
柳煙分綠上眉頭,水皺山顰不自由。已是閒愁愁未了,又因風雨替花愁。
船下韶瀧日欲晡,四山云起景模糊。沙鷗沖雨頻來去,汀樹迷煙半有無。作客又驚三月暮,思家其柰一身孤。愁懷浩浩渾如醉,獨倚篷窗聽鷓鴣。
烽火照甘泉,刁斗出祁連。錦車沖鳥穴,翠毦度雞田。高柳分斜月,長榆合遠天。交河冰正結,心斷玉門前。
薰風如飴晝履霜,之子何役向河梁。哀鴻摧弦離披翔,有似游子不獲寧。往遘千緒結中腸,欲言未言以彷徨。浮云踟躕鑒我傷,誰言無情不見明。連城如山拉然崩,穿墉嘯莽伏豺狼。鬼車旦鳴獝猖狂,嗟嗟獨留殢高堂。黃河濁流限清湘,子今胡為厭故疆。
誰將七寶月,擊碎作玻瓈。絕勝菱花鏡,來從洋以西。
南郭迎天使,東郊詔隱人。
薊門紫玉李,懿此麝香名。本自芬馨似,不言蹊徑成。近秋得佳實,先夏蔭芳榮。洗謝玉泉軟,沉將寒水清。好我因投果,思君欲報瓊。
煉就靈丹歲月賒,藥爐丹灶旋成洼。庭空響落山松子,路遠香迷野草花。舊事誰能問□水,神仙今已在東華。田翁猶酹先生酒,亂紙飛錢噪暮鴉。
念汝得一官,壯心猶若失。卻問漢功曹,何煩曉經術。
商,西風只在垂楊外。
四海如清晏,曉天不染塵。大林聽鵩鳥,中夏夢新民。槁落自為主,恫瘝誰在身。休思遇羅克,將相繼家頻。
藥病須還考自知,和根新斷為人機。心隨身上門常閉,課罷苔封候夕暉。
崤函伊洛好家居,四十三年如覆盂。盡道蛾眉供一笑,安知傾國有胡雛。
竹批兩耳四蹄霜,冀北群空見一良。追電躡云方有志,肯眠芳草華山陽。
銅律與鳴琴,俱稱類君子。豈若江淮間,發葉超眾美。珍同自牧歸,茅因匯征起。豈獨邁秦蘅,方知蔑沅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