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山雜詠五首
西北天低五頂高,茫茫松海露靈鰲。太行直上猶千里,井底殘山枉叫號。山上離宮魏故基,黃金佛閣到今疑。異時人讀清涼傳,應記諸孫賦《黍離》。一國春風帝子家,綠云晴雪間紅霞。香綿穩藉僧溪草,蜀錦驚看佛缽花。沈沈龍穴貯云煙,百草千花雨露偏。佛土休將人境比,誰家隨步得金蓮。靈蛇不與世相關,時復蜿蜒水石間。何處天瓢待霖雨?一龕香火梵仙山。
西北天低五頂高,茫茫松海露靈鰲。太行直上猶千里,井底殘山枉叫號。山上離宮魏故基,黃金佛閣到今疑。異時人讀清涼傳,應記諸孫賦《黍離》。一國春風帝子家,綠云晴雪間紅霞。香綿穩藉僧溪草,蜀錦驚看佛缽花。沈沈龍穴貯云煙,百草千花雨露偏。佛土休將人境比,誰家隨步得金蓮。靈蛇不與世相關,時復蜿蜒水石間。何處天瓢待霖雨?一龕香火梵仙山。
飯滿七綴缽,香凝百衲窗。
雨聲酣曉枕,燈燼落秋釭。
疾豎元知遁,天魔亦已降。
超然對兒子,未愧鹿門龐。
黃玉深深貯紫霞,美人將寄自天涯。應知陶令門前柳,好與閒人醉菊花。
河橋楊柳郁青青,折盡長條送遠行。剖得枯癭仍佐酒,陽關一曲一傷情。
臨水如無水,登山不在山。
誰人能識此,我意自空間。
酒向松間煮,詩從花下刪。
柴門何用閉,留待白云還。
一尺過江山,萬點長淮樹。
石上水潺潺,流入青溪去。
六月北風寒,落葉無朝暮。
度樾與穿云,林黑行人顧。
功名隨露電過,
文字與星斗垂。
吾評潞公五福,
何如放翁萬詩。
一夜雨聲遲,清寒生薄帷。
今朝庭院里,誰詠落花詩。
柳色青垂眼,山光淡掃眉。
殘春知已盡,攜酒聽黃鸝。
駐馬綠陰下,
離人正憶家。
可憐桃李樹,
猶有未開花。
久晴一雨滑新泥,
拾級隨人意自悽。
盡向兩峰覓紅葉,
大茅藏在白云西。
樹杪曲欄迥,檐底斜陽冷。裊娜春風欲上樓,吹得煙鬟醒。生小太癡憨,閑憾何曾省。手釧錚摐響一聲,笑捉楊花影。
辛苦為尋春,爭奈春歸速。流水盈盈不見人,煙雨封簾角。別緒總無聊,前夢真難續。芳草垂楊共一堤,各自傷心綠。
往古來今,如許英雄,鐘鼎旂常。盡飄風冷雨,馀聲銷滅,寒煙蔓草,陳跡蒼茫。
南顧昆明,東瞻閩越,二十年來一戰場。到今日,喜豐年多黍,兵氣銷光。
溪山老我何傷。且買醉、時探肘后囊。須我歌若舞,烏烏擊缶,倡予和汝,款款飛觴。
仆射不如,尚書不顧,羯鼓頻催不記行。才傾倒,早一輪紅日,涌上扶桑。
跨虎英風,雕龍華胄,西河代有雄才。楊烏奇字,得自蕊淵來。多少經綸心事,向寒塘、暫葺茅齋。梅花里、牙簽萬軸,長嘯獨登臺。
舒懷今古際,誰為管樂,誰是鄒枚。只孔家殘壁,不受秦灰。但得一編牛角,朗吟處、奔走風雷。功名事、青箱滿貯,玉樹況盈階。
石室宏開化二川,文場今歲不遺賢。
鶯憑暖律方遷木,鶴遇祥云必到天。
隨貢充庭知有路,乘風破浪去如船。
龍墀唱第程涂近,應在春馀數日前。
秋色平分日,開筵命月輪。云容休妒客,天意解隨人。平地鋪寒水,遙空絕點塵。素娥來入座,端不負良辰。
此夕非常夕,金波涌碧岑。一輪初散彩,八表盡傾心。永夜真同晝,浮云不蔽陰。主人澄靜性,萬古亦常今。
有句無句,
如藤倚樹。
眼睛定動,
失卻巴鼻。
張郎意氣薄層空,
手挽烏號二石弓。
然諾從來重相許,
愿隨仙客入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