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日赴史漕賞月二首
秋色平分日,開筵命月輪。云容休妒客,天意解隨人。平地鋪寒水,遙空絕點塵。素娥來入座,端不負良辰。
此夕非常夕,金波涌碧岑。一輪初散彩,八表盡傾心。永夜真同晝,浮云不蔽陰。主人澄靜性,萬古亦常今。
秋色平分日,開筵命月輪。云容休妒客,天意解隨人。平地鋪寒水,遙空絕點塵。素娥來入座,端不負良辰。
此夕非常夕,金波涌碧岑。一輪初散彩,八表盡傾心。永夜真同晝,浮云不蔽陰。主人澄靜性,萬古亦常今。
在秋色平分的日子里,擺開筵席邀請月亮。云兒不要嫉妒客人,上天之意會順遂人心。月光如寒水般平鋪滿地面,遙遠的天空沒有一點塵埃。嫦娥仿佛來到席間,確實沒有辜負這美好時光。這個夜晚不同尋常,金色的月光從碧綠的山峰涌起。月亮剛灑下光彩,四面八方都為之傾心。漫漫長夜真如白晝,浮云也無法遮蔽月光。主人有澄澈寧靜的性情,古往今來都是如此。
秋色平分日:指秋分,此時晝夜平分,秋色正濃。
月輪:月亮。
云容:云的樣子。
解:懂得。
金波:指月光。
碧岑:青山。
八表:八方之外,指極遠的地方。
永夜:長夜。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題可知是中秋日參加史漕舉辦的賞月活動所作。當時可能正值中秋佳節,社會相對安定,詩人在這樣的氛圍中與友人相聚賞月,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兩首詩以中秋賞月為主題,描繪了中秋月夜的美景,展現出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珍惜。詩歌意境優美,情感真摯,在藝術上有一定特色,體現了當時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審美追求。
璧月寒生暈,銀河凍欲冰。
檐花穿霧凇,窗紙戰風棱。
桂火噓難焰,蘭膏坐自凝。
新梅如姹女,妝束待晨興。
蕭灑宣城掾,仙源似布韋。
欲疏伊洛正,不與父兄違。
霧隱雖如晦,胎仙弗愿肥。
暮云無限思,金溜一竿微。
三十幾年興與亡,
人間正道是滄桑。
別來無恙諸君子,
憶否誰曾共一堂。
君子居之何陋有,
清虛冷澹最深幽。
春風歸在鞭頭了,
早晚龍孫又出頭。
三春不見一花開,
獨有城頭散落梅。
卻憶江南晴日好,
屐聲齊上鳳凰臺。
沛宮歌風云,威德加四海。
雄詞照千古,編簡亦光彩。
惟皇與同符,興寄秋序改。
宸章振遠響,寂寞喑眾籟。
有如涼飆來,殘暑去安在。
愿言掃氛曀,廓廓天宇大。
列缺長空忽剪裁,聲聞風雨渡江來。
猿啼巫峽家何在,虎嘯巴山事莫猜。
賦自窮文煩五鬼,歌誰大任位三臺。
闌憑滾滾淘沙浪,扼腕蒼茫究可哀。
睡起湖亭坐,
乾坤意自深。
青天無一滓,
明月在波心。
新捧龍函出建章,皇華歌里馬蹄忙。
仙槎暫離蓬山遠,玉節遙臨漢水長。
夢繞飛云仍望斗,身如征雁更隨陽。
錦帆正得東風便,戲彩高堂倍有光。
梓人一笑白云鄉,杞桂森森遇豫章。聞道周公繩墨在,天庭誰此遇明堂。
有客藍田得意歸,溪光冉冉白虹蜺。玉人豈忍言環佩,留取天王尺二圭。
鏗鏗千古嶧山桐,金石聲來造化中。誰道元和無復致,為君堂上起薰風。
嶺上英英向日開,帝鄉情態自徘徊。如何一施陽春雨,依舊無心歸去來。
南來猶見存吾道,清白關西有祖風。
問學淵源曾立雪,談詩格調欲凌虹。
興亡共與書生責,陶鑄思參造化功。
弦誦一堂珍國粹,莫因頭腦笑冬烘。
循發視所親,終焉墨而止。
正以無言詞,彌復有情理。
蒼黃隨所染,榮辱一彈指。
天人將何由,唯當盡在己。
漢相家人尚苦疑,
不言溫室樹何枝。
君今坦坦無猜忌,
夸說皇居盡入詩。
曠達不世士,性本愛丘山。
一為利祿縻,役役簿領間。
田園已將荒,不歸誠厚顏。
斂裳中宵逝,遙遙駕舟還。
矯首睇孤鴻,高舉謝塵樊。
十里平堤古柳中。
朝朝暮暮有陰濃。
牽約艇,趁西東。
隨處荷花面面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