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舊韻酬海寧李太守四首 其一
聞道先生近著書,
高懷雅興迥難如。
蘭栽九畹誰同采,
竹種千竿自可居。
溪水每從晴后釣,
山田多向雨中鋤。
殷勤遠道裁詩寄,
絕勝驪龍頷下珠。
聞道先生近著書,
高懷雅興迥難如。
蘭栽九畹誰同采,
竹種千竿自可居。
溪水每從晴后釣,
山田多向雨中鋤。
殷勤遠道裁詩寄,
絕勝驪龍頷下珠。
聽說先生最近在著書立說,您高尚的情懷和高雅的興致遠遠難以比擬。您栽培了九畹蘭花,有誰能一同采摘?種植千竿竹子,自然可以愜意居住。常在雨后晴好時溪邊垂釣,多在雨中耕作山田。您從遠方真誠地寫詩寄來,這比驪龍頷下的寶珠還要珍貴。
九畹:屈原《離騷》有“余既滋蘭之九畹兮”,畹為古代地積單位(十二畝為一畹),此處形容蘭草種植之多,象征高潔品格。
竹種千竿:化用蘇軾“不可居無竹”(《于潛僧綠筠軒》),竹為君子之喻,表現高雅志趣。
驪龍頷下珠:傳說驪龍頷下有寶珠(見《莊子·列御寇》),極珍貴,此處比喻李太守寄來的詩作價值非凡。
此詩為酬答之作,當是作者收到海寧李太守贈詩后,以“舊韻”(即原詩用韻)回贈。創作背景為清代文人交游場景,反映當時官員、文人之間以詩會友的雅集傳統,李太守的著書、種蘭竹等生活細節,或體現其退居或閑居時的雅致狀態。
全詩圍繞李太守的生活志趣展開,通過著書、種蘭竹、垂釣、耕作等細節,刻畫其高潔雅致的形象;以“驪珠”喻寄詩,凸顯對友人詩作的珍視。詩中既有對友人的贊賞,亦含文人相惜之意,是清代酬唱詩中典型的雅正之作。
田園恰恰值春忙,驅馬悠悠昆水陽。
古廟藤蘿穿戶牖,斷碑風雨碎文章。
真人寂寞神為社,堅壘委蛇女采桑。
拂帽村簾夸酒好,為君聊解一瓢嘗。
中叔風流映江左,當年桃李自光輝。
看成佛屋上云雨,不忍學宮荒蕨薇。
人物深藏青白眼,官聯曾近赭黃衣。
蛛絲柱后惠文暗,憔悴今乘別駕歸。
初日照屋山,好鳥哢簷角。卷簾吏卻掃,齋舍寒蕭索。
呼兒??春醪,期與夫子酌。簡書驅我出,沖雪凍兩腳。
莫行星輝輝,曉起雞喔喔。青煙過空村,商旅無遠橐。
豈不欲少留,王事苦敦薄。平生白眼人,今日折腰諾。
可憐五斗米,奪我一溪樂。公等何逍遙,睥睨寄講學。
談犀振清風,棋局落秋雹。云陰愁蒙鴻,山路險犖確。
慎無告歸軒,使我數日惡。羸驂逆歸心,旋濘蹶霜濼。
悲嘶惜鄣泥,短箠冷難捉。南征喜氣動,迎面蛛絲落。
買網鲙金橙,歸償炊黍約。
百遇毒而成醫,九折臂而信道。慈子而長人之幼,愛親而壽人之老。蓋嘗飲長桑之丸,而得耆域之草。此天地之仁氣也,而席子以游方之內。
知萬化之如今,忘一世之遺我。臨流濯足,脫帽箕坐。寄槁竹以孤唳,哂秋葉之驚墮。此天地之義氣也,而席子以游方之外。
觀壑若陵,對卿若兵。客或箴之曰:俯仰之間,禍之橐也。虎不可暴,河不可乘。席子笑而應之曰:此天地之強陽氣也,誰能以久生于是方。
噓竹莩,致膜眼。吟弄風月,使客忘返。吾但怪其多能不窮,不知去方朔之近遠。
樵入千巖靜,松含萬籟寒。
兒童給行李,藜??對衣冠。
小檻聊防虎,時來即解鞍。
阿翁吹笛罷,懷昔淚相看。
風力蕭蕭吹短衣,茅簷霜日淡暉暉。
天寒塞北雁行落,歲晚大梁書信稀。
湖稻初舂云子白,家雞正有藁頭肥。
割鮮炊黍尋前約,公事可來君不違。
故人邇在登封居,折腰從事意何如。
月明曾聽吹笙否,我亦未見緱山鳧。
棲苴世上風波惡,情知不似田園樂。
未知嵩陽禪老之一言,何似黃石仙翁之三略。
江漢滔滔,有楫有杭。
誰以濟此,中流且風。
嗟爾君子,時處時默。
微云反復,無傷爾足。
如來寶仗降魔相,慈悲威怒震十方。
毒龍帖耳收雷霆,逆鱗可摩若家狗。
我法未嘗惱眾生,不令肆毒生恐怖。
但以本來悲愿力,情與無情共一家。
眉山史應之,愛酒而滑稽。
對鄙不肖,醉眼一笑。
司馬德操,萬事但好。
東方戲嘲,驚動漢朝。
窮則德操,達則方朔。
天地一壺,不膠者卓。
應之老矣,似愚不愚。
江安食不足,江陽酒有余。
欲雕佳句累層巒,深愧揮斤斲鼻端。
作者七人俱老大,昂藏卻立古衣冠。
千年避世朝市改,萬籟入松溪澗寒。
我有號鐘鎖蛛網,何時對汝發清彈。
能狂直須狂,會意自不惡。蚤知筋力衰,此事屬先覺。
公詩應鐘律,豈異趙人鐸。我為折腰吏,王役政敦薄。
文移亂似麻,期會急如雹。賦斂及逋逃,十九被木索。
公思當此時,清興何由作。前日東山歸,花如萎莎落。
徑欲共公狂,知命知此樂。公家胡蜀葵,雖晚尚隠約。
晴明好天氣,??對亦愜適。妝恨朱粉輕,舞憐衫袖窄。
衣襦相補紉,天吳亂???。草茅多奇士,蓬蓽有秀色。
西施逐人眼,稱心最為得。食魚誠可口,何苦必魴鯽。
清狂力能否,人生天地客。不者尚能來,南窗理塵跡。
草玄續周書,揲策定漢歷。有意許見臨,為公酤一石。
暑軒無物洗煩蒸,百果凡材得我憎。
蘚井筠籠浸蒼玉,金盤碧筯薦寒冰。
田中誰問不納履,坐上適來何處蠅。
此理一杯分付與,我思明哲在東陵。
缺月欲崢嶸,鳴雞有期信。征人催夙駕,客夢未渠盡。
野荒多斷橋,河凍無裂璺。羸馬踏冰翻,疑狐觸林遁。
清風蕩初日,喬木囀幽韻。崧高忽在眼,岌峨臨數郡。
玄云默垂空,意有萬里潤。寒暗不成雨,卷懷就膚寸。
觀象思古人,動靜配天運。物來斯一時,無得乃至順。
涼暄但循環,用舍誰喜慍。安得忘言者,與講齊物論。
坑路羊腸繞,稻田棋局方。
林間塔余寸,風外竹斜行。
吠客犬反走,驚人鳥坌忙。
山形與祖印,岑絕兩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