驀山溪
劉郎老矣,倦入繁華地。觸目愈傷情,念陳跡、人非物是。共誰攜手,落日步江村,臨遠水,對遙山,閑看煙云起。
買牛賣劍,便作兒孫計。朋舊自榮華,也憐我、無名無利。簞瓢鍾鼎,等是百年身,空妄作,枉迂回,貪愛從今止。
劉郎老矣,倦入繁華地。觸目愈傷情,念陳跡、人非物是。共誰攜手,落日步江村,臨遠水,對遙山,閑看煙云起。
買牛賣劍,便作兒孫計。朋舊自榮華,也憐我、無名無利。簞瓢鍾鼎,等是百年身,空妄作,枉迂回,貪愛從今止。
我已年老,厭倦進入繁華之地。目睹眼前景象愈發傷情,回憶往事,人已不同,只有物還依舊。能和誰攜手,在落日時分漫步江邊村落,面對遠水遙山,悠閑地看煙云涌起。我打算賣劍買牛,為兒孫謀劃生計。舊日朋友自然榮華富貴,也憐惜我無名無利。無論貧賤富貴,人都不過百年壽命。過去的空妄作為、迂回折騰,從現在起不再貪戀。
劉郎:作者自指,也暗用劉禹錫典故,有歷經滄桑之意。
買牛賣劍:指放下武器從事耕種,比喻改業務農。
簞瓢:指貧苦生活,出自《論語》中顏回“一簞食,一瓢飲”。
鍾鼎:指富貴生活,古代富貴人家用鍾鼎作食器。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詞中可推測作者歷經世事滄桑,人到暮年。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定的動蕩或變遷,作者厭倦了世俗的繁華,從而產生歸隱田園、為兒孫打算的想法。
這首詞主旨是表達作者看淡名利、回歸平淡的人生態度。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直抒胸臆。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名作,但反映了當時部分文人在經歷人生起伏后的心境。
惺惺寂寂是,
寂寂惺惺非。
棄卻甜桃樹,
沿山摘醋梨。
如是句中能會得,
從教人競覓玄微。
遺我佳篇字字珍,
更兼山骨琢磨新。
古賢最重瓊瑤意,
持報曾同硯席人。
云南鐘秀,間生人望。底事未成美況。當知大器大成時,更莫嘆、賢關難上。
前程分定,算來無妄。命達時終不放。且須寄語甲科人,斷不下、一籌中榜。
青女翻空一笑開,
天花散盡更徘徊。
嫦娥相與有瓜葛,
也向讀書窗下來。
岳云三尺雪一尺,爛木枯根焰不生。曾記凍僵雙足重,諸師許我入山深。
屢逢虎跡如牛掌,晴日鳴風森晚潭。自喜林敲山石碎,百靈能識我無慚。
燒盡山中貓竹籜,特教瘦土發龍材??蓱z春雨騰青削,曾此蕭蕭風雨哀。
麋晨鶻夜晝鵂鹠,足覆寒蓑聽未休。此自答恩還圣代,山僧莫只話驚鷗。
有土不容雙足入,冤親寂寞得山僧。若為一衲寒鐘底,卻解人閒劍俠能。
兩杖攜歸意暗交,鏗然岳石許晴敲。時艱未靖羞神力,風雨何當補一巢。
螺縈萬疊青難已,縷縷云來森自平。中有人煨山芋熟,破煙卻喜杖來輕。
饑將覓食無方向,飽我山中瓜果根。一片寒香入骨里,直令清絕是師恩。
新詞好,婉轉耐清吟。莫種情根貽別恨,還參靜理養禪心。鐘磬合元音。
秋氣足,天氣怯簾陰。江遠川長魚信杳,花時盼望到如今。鎮日擱瑤琴。
得路青云,丹墀獨對,醉歸春滿瓊林?;h天曹,黃堂五馬,清政化到如今。鴛湖此別,意應與、湖水同深。行瞻鳳闕,立待金門,宮漏沉沉。
龍樓瑞旭才臨,瑤階奏績,榮振朝簪。猶記當時,御爐香里,曾聽臚唱綸音。九重云表,重瞻戀、頃刻千金。三呼華祝,咫尺天顏,一片丹心。
出云復歸山,茲懷諒靡執。守道恥諧俗,嗟子久獨立。方仰澄清勛,遽返滄浪楫。玄運無定涂,一雨夏寒及。彼哉豈予搆,順受茲賢習。飏飏北去帆,咫尺渺莫即。屢承沙鴻音,空憶云鸞集。且作鹿門耕,仍甘玉芝食。龍德貴存身,淵潛慎出入。
且說羅浮,自從石洞,水簾以還。是向時景泰,初來卓錫,舊家勾漏,曾此修丹。藥院空存,鐵橋如故,上更有朱仙朝斗壇。飛云頂,在石橋高處,杳靄之間。
山前。拾得清閑。也分我煙霞數畝寬。自竹橋人去,青蓮馥郁,柴門閉了,綠柳回環。白酒初篘,清風徐至,有桃李時新饤幾盤。仙家好,這許多快活,做甚時官。
余香已倦,微冷暗催,盡日芳菲無主。多少金玲,難護春愁,一縷傳語。倩東風、扶上青天云。莫又被、流鶯早覺,窗前捎損紅雨。
寂寞憑誰侶。只舞閣游絲,畫橋飛絮。相伴依依,一樣銷魂情緒。延佇望、斜陽轉遍無尋處。君不見、天涯芳草,盡是春歸路。
有鳥有鳥毛羽黃,雄者為鴛雌者鴦。
主人并養七十二,羅列雕籠開洞房。
雄鳴一聲雌鼓翼,夜不得棲朝不食。
氣息榻然雙翅垂,猶入籠中就顏色。
淚沿紅粉濕羅巾,
爭奈君恩別處新。
惆悵近來消瘦盡,
隔簾教喚婦醫人。
同來息心石,不避舍身臺。
洞里煙云出,窗中日月開。
孤僧絕頂住,游客半空回。
不盡登高興,無人送酒來。
散帶家居首任蓬
閉關窮巷避雌風
官非言責如馀裕
流在儒家覺少功
慢態已成書幾積
黠姿無半畫廚空
此生信有天年樂
堪置蒙莊大社中
天章銀漢夜的爍,亙漢祥光耀南極。個中原有老人星,丈人子孫相對明。
幾元幾會幾運世,歷數綿延渾莫計。帝庭有命下南陬,安南郁翠山川綢。
憲皇乙未升平日,稅駕轅門系麟紱。箓中瑞慶懸?;。昴甓露?。
春和景媚暄長天,當歌對酒花正妍。嫦娥仙樂虛空下,朱顏粉黛總當前。
王母桃,安期棗,龍羞雜薦蓬壺島。鹿鳴鶴舞天風和,長伴仙真同不老。
膝下有子為李官,不論小,不論尊。斑衣晝錦都成歡,況有善養兼賢孫。
今年八十四,明年八十五,百歲千秋從此數。洋洋海屋時添籌,南山常蒼日常午。
從教彩鳳銜丹圖,希夷穩臥空山廬。但祝明皇萬萬祀,康平四海皆無虞。
行握杖,倦枕書,靜觀日月澄太虛。擲卻瓠瓢無聒耳,康衢里巷亦得聞都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