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鄉子 自題洞庭看月圖,敬用家大人韻
洗出水都新。魚地蟾天只一云。我料嫦娥居碧海,愁辛。來覓英皇話夜分。騷唱更微聞。萬古靈均欲返魂。悔把龍宮青玉笛,收存。吹得瀟湘月滿身。
洗出水都新。魚地蟾天只一云。我料嫦娥居碧海,愁辛。來覓英皇話夜分。騷唱更微聞。萬古靈均欲返魂。悔把龍宮青玉笛,收存。吹得瀟湘月滿身。
金山山月下,清夜洞門開。
說法林猿聽,焚香野鶴回。
欲尋蘇學士,更上妙高臺。
悵望情何極,難將客思裁。
中秋三五夜,明月在前軒。
臨觴忽不飲,憶我平生歡。
我有同心人,邈邈崔與錢。
我有忘形友,迢迢李與元。
或飛青云上,或落江湖間。
與我不相見,于今四五年。
我無縮地術,君非馭風仙。
安得明月下,四人來晤言。
良夜信難得,佳期杳無緣。
明月又不駐,漸下西南天。
豈無他時會,惜此清景前。
消磨白日渾無計。
算只有短眠長睡。
歸夢做來千萬次。
紙上重重牢記。
相思樣子都相類。
換不出思鄉新意。
懸知閨夢多佳事。
得個書兒題寄。
澹蕩江湖玉局隨,苦心作者調誰知?戶庭直欲包山海,義例頻煩托寓卮。窮盡異書多逸事,得來妙解折群疑。最憐樂善通懷處,嘗許門人贊一辭。
青螺一點故依然,草舍荒煙客可憐。萬里張騫曾鑿空,九州鄒衍欲談天。人從生死原輕散,筆到山川不易箋。惟有無情芳草綠,猶鋪書帶舊堂前。
踏紅重到碧山堂,嘆息音容未渺茫。佳句壁間枯落墨,小松階下慘成行。少孫敢附龍門末,后鄭常依馬帳旁。猶是舊游風月地,孤燈夜雨照凄涼。
帝遣銀潢一派來,
日長春老起風雷。
誰知年少貴公子,
儼若儒先老秀才。
共作師門湯餅客,
早期庭下綵衣萊。
明朝又上柯山去,
更問長生要術回。
暮春當三月,修禊值佳時。
湖水漾碧波,堤柳垂青絲。
西泠舊游地,永念良不怡。
陳生與柳子,聯社憶南枝。
盛游臨勝地,高會抒新詞。
天涯同冷落,悄悄中腸悲。
豈云行樂耳,聊以慰相思。
昔當勝國季,南都冠蓋馳。
名流相倡嘆,酣歌興淋漓。
深情必有托,斯文念在茲。
恨吾羈塵俗,不得相追隨。
寄語諸君子,毋忘黍離詩。
何處登臨好
城樓對萬山
新青上孤壘
遠黑落諸蠻
竹引風穿壁
苔隨雨上階
有時寧免俗
銀燭間金釵
大道有消長,哲人在乘時。
身心役于物,出處失其宜。
緬彼子房賢,悠然使我思。
博浪報韓仇,英聲震八陲。
密謀參帷幄,摧項如嬰兒。
成功以告退,愿與赤松隨。
從容儒者風,高蹤誰可追。
長源曠代合,白衣帝者師。
二京恢復策,千秋竹帛垂。
讜議寤人主,骨肉無猜疑。
遐情寄放達,山巔與水湄。
漢唐兩先生,令聞善保之。
托言養生術,羅網安所施。
神仙亦杳渺,功名不可羈。
遺編覽夏日,綠葉亞槐枝。
燃薪代秉燭,
煮茗當傳杯。
但恨朋儕少,
那知日月催。
衣裳任穿穴,
芋栗且燔煨。
不為殘年迫,
吾心久矣灰。
遠水長天浸落霞,隔溪鐘動促棲鴉。數聲牧笛歸來晚,煙草茫茫一徑斜。
曠野霜酣柿葉紅,疏林人靜戰西風。碧天極目雁歸盡,一抹青山夕照中。
貿易足魚米,
相逢話桑麻。
村墟人蟻紛,
日夕山氣佳。
酒賤醉瓷甌,
樵漁自生涯。
何處延明月
東城百尺樓
故人那得見
后夜是中秋
檢點紅缸,繚繞香鳧,翡翠里、不教花睡。非云非月非霞處,花與燈俱醉。
莫教東風容易崇。只數點、金枝絳萼,夜光相配。銀泥雙袖,障蘭膏一會。
西市多新鬼,
南天少故人。
與君同應詔,
此別太驚神。
國論浮云變,
封疆割肉勻。
寧關兒女意,
歧路淚沾巾。
久憂北隴翻騰笑
悲謝南云枉寄欽
五畝柴桑容嘯傲
三年裘氏舊呻吟
滄波久有橫流嘆
晏歲難為去國心
蹈海棲山差一間
春暉遠道思方深